核桃仁

目录

1 拼音

hé táo rén

2 英文参考

semen juglandis[朗道英汉字典]

English walnut see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men Jugland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men Juglandis(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nglish walnut see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核桃仁

核桃仁为中药名,是《本草纲目》所载胡桃仁的别名。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nglans regi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emen Juglandi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English walnut seed(《中医药学名词(2004)》)

Walnut Seed

6 别名

胡桃仁。

胡桃肉、胡桃仁[2]

7 来源

核桃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nglans regi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2]

核桃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种仁[2]

核桃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种子。

8 原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对生,卵形、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6~15cm,宽3~6cm,先端尖,全缘。花单性同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荑花序下垂,花密生,雄蕊6~30;雌花序簇生,直立,生于幼枝的顶端,有花1~3,子房下位,密被毛。核果近球形,外果皮肉质,绿色;内果皮骨质,坚硬,有不规则的浅沟。花期5月,果期10月。

生于较湿润的肥沃肥沃土壤中,多栽培于平地或丘陵地带。

9 产地

核桃仁主产河北、山西、山东。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2]

核桃仁主产河北、北京、山西、山东。

10 采收与初加工

9~10月采收果实,除去肉质果皮,敲破果壳取出种子。

11 生药性状

完整种子类球表,由两片呈脑状的子叶构成,直径1~3cm,凹凸不平,表面淡棕色或深棕色,种皮菲薄,有深色脉纹,一端有三角状突起的胚根,大多破碎成 规则块状,乳白色或黄白色,富油质。味微香甜;种皮微涩。

12 性味归经

核桃仁性温,味甘。

核桃仁味甘,性温;入肺、肾经[2]

13 核桃仁的功效与主治

核桃仁具有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的功效,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

核桃仁具有温补肺肾,纳气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治肾虚喘咳,腰痛脚弱,阳痿,遗精,耳鸣,须发早白,小便频数,石淋,带下,大便燥结[2]

内服9~15g,研碎,开水冲服;或入煎剂[2]

14 核桃仁的化学成分

核桃仁含脂肪油,主成分为亚油酸、油酸、亚麻酸的甘油酯;另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α-及γ-维生素E、维生素B2

核桃仁含脂肪油(58%~74%)、油中主成分为亚油酸甘油酯,亦含β-谷甾醇、磷脂酰胆碱等。还含蛋白质、糖类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2[2]

15 核桃仁的药理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核桃仁有平喘、镇咳作用[2]

用含胡桃油的混合脂肪饲犬,可使体重增长较对照组快,血清白蛋白增加,而血胆甾醇水平升高则较慢[2]

16 核桃仁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核桃仁

Hetaoren

JUGLANDIS SEMEN

16.2 来源

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果皮,晒干,再除去核壳和木质隔膜。

16.3 性状

本品多破碎,为不规则的块状,有皱曲的沟槽,大小不一;完整者类球形,直径2~3cm。种皮淡黄色或黄褐色,膜状,维管束脉纹深棕色。子叶类白色。质脆,富油性。气微,味甘;种皮味涩、微苦。

16.4 鉴别

本品粉末黄白色或淡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淡棕色至棕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直径14~50μm,细胞壁平直,有的略呈连珠状增厚,细胞内含黄棕色物。气孔多见,扁圆形,直径42~68μm,有的保卫细胞不等大,副卫细胞3~8个。

16.5 检查

16.5.1 水分

不得过7.0%(附录Ⅸ H第一法)。

16.5.2 酸败度

照酸败度测定法(附录Ⅸ P)测定。

16.5.3 酸值

不得过10.0。

16.5.4 羰基值

不得过10.0。

16.5.5 过氧化值

不得过0.10。

16.6 性味与归经

甘,温。归肾、肺、大肠经。

16.7 功能与主治

补肾,温肺,润肠。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寒喘嗽,肠燥便秘。

16.8 用法与用量

6~9g。

16.9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16.10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0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