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出处
本品以“黑芝”之名始载于《本经》。《别录》云:“黑芝生常山。”而《新修本草》对五芝产地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因此,单从产地不足以为考证依据。叉按《采芝图》云:“黑云芝生山谷之阴,黑盖赤理,黑茎。”据考证此种黑芝可能是多孔菌科假芝属种类,尤以假芝最为相似,且此种植物在现代医药文献中亦有药用记载。
3 拼音名
Hēi Zhī
4 黑芝的别名
玄芝、黑云芝、假灵芝
5 来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uroderma ruda(Berk.)Pat.;Amauroderma rugosum(Bl.et Nees)Bres.[Polyporus rugosus Bl.et Nees]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去掉泥沙,晒干,备用。
6 原形态
1.皱盖乌芝 子实体一年生,有柄。菌盖圆形至近圆形,有时不规则形,宽3-10(-13)cm;盖面具不明显的皮壳,淡褐色、黑褐色至黑色,被微绒毛,具辐射状皱纹;边缘整齐或波状。管口面白色,伤时变红色或紫红色,后变为黑色;管口角形,每1mm间4-6个;菌管单层,短,色暗。菌柄中生、偏生至近侧生,常扭曲,灰褐色至近黑色,(3.5-8)cm×(0.5-1)cm。菌肉黄白色,伤时变为红紫色,后变为黑色。菌丝系统为三体型,生殖菌丝无色,有锁状联合。孢子广椭圆形至近球形,双层壁,外壁光滑无色,内壁微粗糙至有小疣,淡褐色,(8-10)μm×(6-7)μm。
2.乌芝 菌盖肾形,具侧生柄,有时圆形而具中生柄。硬木栓质,扁半球形,有微细绒毛或光滑,暗青褐色或深棕灰色至暗灰色或灰黑色,具有同心环带及不显着的辐射状皱纹,宽2-15cm,厚5-10mm;边缘锐或平截,波浪状。菌肉淡色,厚1.5-6mm。菌管长2-6mm,色较菌肉深,管口近白色,受伤后立即变为血红色,圆形,平均每毫米间6个。柄圆柱形,往往弯曲,与菌盖同色,有细微绒毛或光滑,长5-40cm,粗2-14mm,有假根,有时分叉。孢子近球形,淡黄色,(8.5-11)μm×(8-9)μm。
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林中地上或地下埋木上。
2.生于地上,附着于土中的腐木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2.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8 性状
性状鉴别 (1)皱盖乌芝 菌盖肾形或类圆形,直径3-10cm,厚5-7m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细微绒毛,并有放射状深皱纹和不明显的环纹,边缘锐,波状,多瓣裂。管口面类白色或黑褐色。纵剖面可见菌管单层。菌柄偏生,圆柱形,弯曲,长4-12cm,直径3-10mm,下部有假根,与菌盖同色,有细微绒毛。木栓质。气微,味淡。
(2)乌芝 菌盖直径2-15cm,厚5-10mm,表面青褐色、深棕灰色或灰黑色,具细微绒毛或光滑,有同心环纹及不明显的放射状皱纹。管口面暗褐色。菌柄光滑,有假根。硬木栓质。气微,味淡。
9 性味
淡;平
10 功能主治
11 黑芝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12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黑芝的方剂
- 黑芝麻粥
拼音:hēizhīmázhōu处方:黑芝麻25克大米适量制法:将黑芝麻捣碎,大米淘净,加水适量煮粥...
- 芝麻粥
拼音:zhīmázhōu处方: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制法:先将黑芝麻晒干后炒熟研碎。再与粳米...
- 桑麻丸
号:WS3-B-1015-91处方:桑叶800g黑芝麻(炒)200g制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
- 滋营养液膏
:方名:滋营养液膏组成:女贞子、旱莲草、霜桑叶、黑芝麻、黄甘菊、枸杞子、当归身、白芍药、熟地黄、黑...
- 清燥润肺合剂
杏仁和黑芝麻分别压榨脂肪油,取苦杏仁油12.4和黑芝麻油,加热至160℃备用;苦杏仁渣加水蒸馏制取苦...
- 更多用到中药黑芝的方剂
用到中药黑芝的中成药
- 桑麻丸
号:WS3-B-1015-91处方:桑叶800g黑芝麻(炒)200g制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
- 炙甘草合剂
黄295g桂枝88.5g阿胶59g麦冬88.5g黑芝麻88.5g大枣118g制法:以上九味,黑芝麻...
- 清燥润肺合剂
杏仁和黑芝麻分别压榨脂肪油,取苦杏仁油12.4和黑芝麻油,加热至160℃备用;苦杏仁渣加水蒸馏制取苦...
- 延寿片
g杜仲8g女贞子8g桑叶8g忍冬藤4g桑椹16g黑芝麻16g地黄4g金樱子16g墨旱莲16g黑豆1...
- 首乌丸
椹浸膏、女贞子(酒制)、墨旱莲浸膏、桑叶(制)、黑芝麻、菟丝子(酒蒸)、金樱子、补骨脂(盐炒)、豨...
- 更多用到中药黑芝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黑芝
- 《银海指南》:[卷四]治验存参
羞明。桑白皮地骨皮米仁甘草梢生地木通归尾赤芍连翘黑山栀竹叶荷叶蒂又黑逍遥散合杞菊,加蝉衣。吴(左)...
- 《石室秘录》:[卷二(乐集)]上治法
细末。每日擦牙者七七,擦左右各如数,一月之间,即黑如漆。(〔批〕骨碎补即破故纸)。盖桑椹专能补阴黑...
- 《三家医案合刻》:卷二
枳实皮木香汁砂仁鸡内金炒归身沉香汁红曲陈皮茯苓炒芝麻食不足,则气滞而支,两胁胀斯作矣。议两调之。旋...
- 《校注医醇剩义》:[卷四诸痛]头痛
二钱)蝉衣(一钱)蔓荆子(一钱五分)桔梗(一钱)黑芝麻(三钱)本方以白芷、防风、桔梗升清阳而去风邪...
- 《丁甘仁医案》:[卷三内伤杂病案]附∶头痛眩晕案
(八分)羚羊片(先煎汁冲服,三分)连翘壳(三钱)黑山栀(二钱)京赤芍(一钱五分)生甘草(五分)苍耳...
- 更多古籍中的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