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黑疸为病证名[1]。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所列五疸之一[1][2]。黑疸可见于多种阻塞性黄疸疾病晚期[1]。
4 黑疸的病因病机
黑疸多因酒疸、女劳疸等日久不愈,肝肾虚衰,瘀浊内阻所致[1]。
5 黑疸的症状
黑疸症见身黄不泽,目青,面额色黑,心中懊𢙐,肤燥,爪甲不仁,大便黑,膀胱急,足下热,脉浮弱;甚则腹胀,如有水状,面浮,脊痛不能正立等[1]。
6 黑疸的治疗
黑疸治宜扶正补肝肾为主,攻邪化瘀浊为辅[1]。可用硝石矾石散等方[1]。《杂病源流犀烛》用黑疸方合滋补肝肾药[1]。
7 关于黄疸
黄疸(jaundice[3][4])为病名[5]。是指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3][4]。古代亦称黄瘅[6][5]。目睛黄染尤为黄疸的主要特征[7]。主要由脾湿胃热、熏蒸肝胆、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所致[6]。黄疸有属阴属阳,在脏在腑之分[5]。《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6][5]。历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等分类法[5]。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黄疸病应早发现,早治疗。《金匮要略·黄疸病》提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这说明黄疸病经过妥善治疗,一般在短期内,黄疸即可消退。如果正不胜邪,病情反而加剧者,则较为难治。
针灸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有显著效果[8]。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较好;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针灸可作配合治疗。
黄疸可见于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及溶血性黄疸等[5]。
胆源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等均属“黄疸”范畴。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等疾病,伴有黄疸证候者,可参照治疗[8]。
详见黄疸条。
8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24.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2.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5.
-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9.
- ^ [7]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2-186.
- ^ [8] 石学敏主编. 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1-73.
治疗黑疸的穴位
- 命关
,乃冷物伤脾所致,灸右命关一百壮,忌服凉药,若兼黑疸及房劳伤肾,再灸命门三百壮。反胃食已即吐,乃饮食...
- 食窦
,乃冷物伤脾所致,灸右命关一百壮,忌服凉药,若兼黑疸及房劳伤肾,再灸命门三百壮。反胃食已即吐,乃饮食...
- 一光
īguāng英文:概述:一光为经外奇穴名。出自《黑龙江医刊》。标准定位:一光穴位于项部正中线,第五...
- 肩
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耳穴名·肩:肩(jiānSF4、5shou...
- 阴癍
伴手足逆冷,口不甚渴,下利清谷,舌苔白滑或舌胖苔黑滑,脉虚大或沉微等症。治疗:治宜温阳散寒。选用附...
- 更多治疗黑疸的穴位
治疗黑疸的方剂
- 麦石汤
寒,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用法用量:水煎,空...
- 小茵陈丸
,当归3分,川椒3分,大黄3分,甘遂1分。主治:黑疸,身体间黑,小便赤色。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
- 葛术汤
克功能主治:治酒疸,脾经肉疸,癖疸,劳役疸,肾经黑疸。用法用量:水煎服。热甚者,去桂、术,加山栀3克...
- 黑疸汤
捣汁,取6合)。制法:上冲和,顿服之。功能主治:黑疸。用法用量:必有黄水自小便中下,如不下再服。摘录...
- 茵陈蒿丸
焙)半两,干姜(炮)半两,甘遂(炮)1分。主治:黑疸,身体暗黑,小便涩。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米...
- 更多治疗黑疸的方剂
治疗黑疸的中成药
- 党参固本丸
75%乙醇泛丸,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棕黑色至黑褐色的水丸;气微,味甘。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
- 黑锡丹
Dan标准编号:WS3-B-1852-94处方:黑锡60g硫黄60g川楝子30g胡芦巴30g木香3...
- 黑虎散
1时辰热酒调下,临发时再进1服,即愈。炒药须见焦黑,生即令人泻。制备方法:将上三药锉如巴豆大,一处...
- 安魂定魄丹
拼音:ānhúndìngpòdān处方黑铅2两,水银1两,硫黄(细研)1两。制法上先销铅成水,次下...
- 鸬鹚涎丸
,泛丸,制成1392粒,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苦。检查:应符合丸剂项...
- 更多治疗黑疸的中成药
黑疸相关药物
- 胶体酒石酸铋胶囊
功能不全者禁用。【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若出现黑褐色无光泽大便但无其他不适,为正常现象。停药后1...
- 健脾生血片
不良反应】1.服药期间,部分患儿可出现牙齿颜色变黑,停药后可逐渐消失。2.可排黑便,因铁与肠内硫化...
- 健脾生血颗粒
不良反应】1.服药期间,部分患儿可出现牙齿颜色变黑,停药后可逐渐消失。2.可排黑便,因铁与肠内硫化...
- 健脾生血片
不良反应】1.服药期间,部分患儿可出现牙齿颜色变黑,停药后可逐渐消失。2.可排黑便,因铁与肠内硫化...
- 维A酸软膏
淡黄色软膏。【药理毒理】药理学表皮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都是维A酸作用重要的靶细...
- 更多黑疸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黑疸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四黄胆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论二首、脉证十四条、方七首
亦欲吐。病属上焦。故一吐之可愈。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齑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
- 《研经言》:[卷一]女劳疸黑疸同治论
文,皆以硝矾散症为女劳疸。而《近效》云女劳疸疗与黑疸同。《病源》则曰女劳疸之状,身目皆黄,发热恶寒,...
- 《杂病广要》:[内因类]黄瘅
道中,则眼黄鼻雍种种不同。故方论中,酒疸外有肉疸黑疸癖疸劳役乃至令人恍惚失常等数证不同。(《三因》)...
- 《圣济总录》:[卷第六十黄胆门]黑疸
论曰诸黄胆酒疸女劳疸久不已,皆变为黑疸。其状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反黑。足下热。大便黑是也。黄本脾病...
-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六黄疸门]黑疸(附论)
论曰。诸疸。黄胆、酒疸、女劳疸。久不愈皆变为黑疸。其状小腹满身体尽黄。额上黑。足其经足少阴。其色黑。...
- 更多古籍中的黑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