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豪刺即毫针。豪:通毫;刺:通箴、针。《黄帝内经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豪刺,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1]
毫针为针具名。古代九针之一,为临床所常用。大凡能刺灸的腧穴,均可使用毫针进行针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七日毫针,长三寸六分(《针灸甲乙经》作‘一寸六分’,与《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一致)。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因毫针针身微细,不伤正气,治疗寒热痛痹各证,应用最广。[2]
毫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