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哮

目录

1 拼音

hán xiào

2 英文参考

cold wheezi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冷哮(cold wheezing[1])为病证名[2]。是指感受寒邪,引动伏痰,痰气相搏,以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呼吸紧迫感,喉痒,鼻痒或身痒,鼻流清涕如水样;继则喘促加剧,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咳吐清稀,不得平卧,胸膈满闷如窒,面色苍白或青灰,背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为常见症的哮病证候[2]

《类证治裁》卷二:“遇风寒而发者为冷哮。”

4 冷哮的病因病机

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3]

冷哮多由感受风寒,邪入肺腧,寒饮内停,痰阻气道而成[3]。亦可由表寒内热,肺气失宣所致[3]

因寒邪水饮而致哮吼[3]

5 冷哮的症状

冷哮症见呼吸气急,喉中有哮鸣声,咳吐清稀黏痰,苔白滑,脉弦紧等[3]

寒哮者,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或有恶寒发热、头身痛,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4][5]

6 冷哮的治疗

治疗冷哮宜温肺以劫寒痰,如亦可采用灸法,并以三建膏护肺俞穴[5]。或选用定喘汤、夺命丹、三白丸等方[5]

6.1 治法

温肺散寒,化痰平喘[5]

治宜温肺以劫寒痰[5]

6.2 寒哮/冷哮的方药治疗

《证治准绳·喘》:“哮喘遇冷则发者,有二证。其一属中外皆寒,治法乃东垣参苏温肺汤、调中益气加茱萸汤及紫金丹劫寒痰者是也。其二,属寒包热,治法乃仲景、丹溪用越婢加半夏汤等。”

寒哮/冷哮可用温肺汤、钟乳丸、冷哮丸等治疗[5]。或选用定喘汤、夺命丹、三白丸等方[5]

寒哮/冷哮可用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方论》)[备注]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方论》):射干、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生姜、大枣治疗。药用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痰利咽;干姜、细辛、半夏温肺蠲饮降逆;紫菀、款冬甘草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大枣和中。痰涌喘逆不得卧,加葶苈子泻肺涤痰,若表寒里饮,寒象较甚者,可用小青龙汤[备注]小青龙汤(《伤寒论》):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酌配杏仁、苏子、白前、橘皮等化痰利气。[5]

哮证剧甚者,可考虑在密切观察下服用紫金丹[备注]紫金丹(《普济本事方》):砒、豆豉以劫痰定喘。每服米粒大5~10丸(不超过150毫克),临卧冷茶下,忌饮酒,连服5~7日,服药期间应慎加密切观察有无反应,如需续服,宜停药数日后再用。[5]

若病久,阴盛阳虚,发作频繁,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苔淡白,脉沉细者,当标本同治,温阳补虚,降气化痰,用苏子降气汤[备注]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苏子、橘皮、半夏、当归、前胡、厚朴、肉桂、甘草、生姜。酌配党参、胡桃肉、坎脐、紫石英、沉香、诃子之类;阳虚明显者,伍以附子、补骨脂、钟乳石等。[5]

6.3 针灸治疗寒哮

[5]

治法:温肺散寒,豁痰利窍。

取穴:以手太阴肺经、任脉穴为主。取列缺、尺泽、风门、肺俞、天突。

随证配穴:头痛身痛者,加温溜。寒热者,加外关。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背部穴位加灸。

方义:肺俞、列缺、尺泽宣肃手太阴经经气。风门疏风宣肺。天突化痰止哮。

6.4 推拿按摩治疗寒哮

[6]

选穴:风池、肩井、天突、中脘、天枢、定喘、大椎、桥弓、背部膀胱经。

操作方法:先推一侧桥弓穴,自上而下20~30遍,再推另一侧桥弓穴。自额至下颌用分推法向左右两侧操作,往返2~3遍。然后在一侧头部胆经循行区域,自前上方向后下方用抹法操作10佘次,然后再在另一侧治疗。从头顶部至枕部用五指拿法,自枕部到项部转为三指拿法,重复3~4遍。拿揉风池、肩井穴。以一指禅推法或按揉法在定喘、大椎等穴操作,以酸胀得气为度。患者卧位,从肩背部开始到腰骶部横擦,往返2~3遍。

6.5 艾灸治疗寒哮

[7]

6.5.1 方一

选穴:定喘、膻中、百会、肾俞、大椎

灸法:艾炷隔姜灸,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片,然后在生姜片上扎出10个以上分布均匀的小孔,上置如黄豆大小艾炷,点燃艾炷,待其将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穴5~7壮,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6.5.2 方二

选穴:至阳、定喘、命门、肺俞、膻中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皮肤红晕温热即可,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长期间隔施灸。

6.6 寒哮的食疗

6.6.1 推荐食材

紫苏子、杏仁、白果、白胡椒、生姜、芥菜等[7]

6.6.2 推荐食疗方

[7]

1.砂锅杏仁豆腐(《膳食保健》):豆腐120g,杏仁15g,麻黄3g,精盐、味精、香油各适量。先将杏仁、麻黄洗净,共装入纱布袋,将口扎紧。然后将豆腐切成2cm方块和药袋一起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先用旺火烧开,后改文火,共煮半小时,最后捞出药袋,加入精盐、味精、香油调味而成。食豆腐、喝汤,每日分两次食用,3日为一疗程。

2.干姜甘草饮(《伤寒论》):干姜5g,甘草10g,水煎去渣,代茶饮,温服。

7 关于寒包热哮

寒包热哮指肺素有热,寒气外束所致的哮吼[8]

7.1 病因病机

《医略六书·杂病证治·哮病》:“皮毛为肺之合,肺素有火,毫窍常疏,风寒易入,谓之寒包热。”

7.2 症状

《类证治裁·哮症论治》:“症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初失表散,邪留肺络,宿根积久,随感辄发……胶痰与阳气并于膈中,不得洩越,热壅气逆,故声粗为哮。”

7.3 治疗

治宜散寒以解郁热,如麻黄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8]

8 关于哮病

哮病(asthma[9]、wheezing[9])为病名[10]。见《医学正传·哮喘》。又称“哮喘”[10][10]。是指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0][10][10]

哮病由痰火内郁,风寒外束所致。《医宗必读》卷九:“别有哮证,似喘而非,呼吸有声,呀呷不已,良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于外,或因坐卧寒湿,或因酸咸过食,或因积火熏蒸,病根深久,难以卒除。”《症因脉治》卷二:“哮喘之症,短息倚肩,不能仰卧,伛偻伏坐,每发六七日,轻则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则旧病复发。”其证喘急而喉中有痰如拉锯声,重证可见张口抬肩,目胀睛突,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汗出似脱。反复发作,可致脏气虚衰,真元耗损。治宜培补脾肾。发作时宜祛邪,宣降肺气,涤痰平喘。虚实挟杂,扶正与祛邪并用。根据致病原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冷哮、热哮、痰哮、食哮、肾哮等。参见喘鸣、喘喝、呷嗽、喘呼、哮吼条。

内经虽无哮证之名,但有“喘鸣”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别论篇》说“……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即指哮病发作时的证治。《痰饮咳嗽病》篇从病理角度,将其归属于痰饮病范畴,称为“伏饮”证,指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𥆧剧,必有伏饮。”描述了哮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此后还有“呷嗽”、“哮吼”、“齁䶎”等形象性的病名。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明代虞摶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而简名哮病。[10]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为特征。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因痰伏于肺,遇感诱发。发时痰阻气道,肺气失于肃降,表现邪实之证;如反复久发,气阴耗损,肺、脾、肾渐虚,则在平时表现正虚的情况。当大发作时可见正虚与邪实相互错杂。辨治原则根据已发、未发,分虚实施治。发时以邪实为主,当攻邪治标,分别寒热,予以温化宣肺或清化肃肺,病久发时虚实夹杂者,又当兼顾。平时以正虚为主,当扶正治本,审察阴阳,分别脏器,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10]

临证必须注意寒热的相兼、转化,寒包热证,寒痰化热,热证转从寒化等情况。了解邪实与正虚的错杂为患,一般病史不长者,发作时以邪实为主;久病可兼虚象,平时则表现正虚为主。治当根据病的新久,发作与否,区别邪正缓急、虚实主次,加以处理。重视平时治本的措施,区别肺、脾、肾的主次,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因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其中尤以补肾为要着,精气充足则根本得固。[10]

针灸对哮病的疗效较好[10]

采用推拿治疗,对轻、中型哮喘疗效较好,可以达到平喘化痰、利肺之效,对重型哮喘合并感染,应该综合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10]

有条件者夏日三伏天与冬季三九天时可去中医院进行敷贴治疗和预防[10]

此外,割治、埋线等疗法,对本病也有一定的效果,可综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详见哮病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8.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30-33.
  4. ^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9-64.
  5. ^ [5]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6-48.
  6. ^ [6] 柴铁劬主编.推拿疗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7. ^ [7] 柴铁劬主编.灸法速成图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9.
  9. ^ [9]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2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