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淋

目录

1 拼音

hán lín

2 英文参考

cold strangur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寒淋为病证名[1]

4 淋证之一·寒淋

①淋证之一[1]。亦称冷淋[1]。《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寒淋者,其病状先寒战然后尿是也。由肾气虚弱,下焦受于冷气,入胞与正气交争,寒气胜则战寒而成淋,正气胜战寒解,故得小便也。”

②小儿诸淋之一[1]。因风寒之邪入侵膀胱,致下焦受冷,失去正常的气化功能而成[1]。症见小便闭塞,胀痛难忍,并牵引少腹作痛,或小便淋沥不畅[1]。治宜温阳散寒,止痛利水,用五苓散加肉桂、小茴香[1]

4.1 关于淋证

淋证(stranguria[2][3])为病名[4][5]。是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5][5]。又称淋沥[5]

淋证的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亦可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其临床症状有二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的特征。应与淋证进行鉴别的病证有癃闭、尿血、尿浊等。[6]

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不同,淋证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与劳淋六种类型,在辨证时,除要辨明不同淋证的特征外,还要审察证候的虚实。初起湿热蕴结,以致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宜清热利湿通淋,佐以行气。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宜培补脾肾。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配以排石,或佐以泄浊等。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缓解疼痛。对尿路中、下段结石,针刺后排石效果较好,而尿路上段和肾盂、肾盏部位的结石则应采取综合疗法。若淋证并发严重感染,肾功能受损,或查知结石体积较大,针灸难以奏效,则采用其他疗法。患膏淋、劳淋而气血虚衰者,应适当配合中药以补气养血。[7][7]

各种淋证之间,彼此又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转归上,一是虚实的相互转化,在不同淋证之间和同一淋证的本身都存在这种情况。二是各种淋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可二种淋证或虚实同时并见。认识这种转化,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7]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有类似六淋证候者,可参考淋证施治[7]

详见淋证条。

5 胞痹的别称·寒淋

寒淋为胞痹的别称[7]。《医学入门·小便不通》:“胞痹即寒淋,小便痛引脐腹,上有清涕,肾着汤;热者,泻肾汤。”胞痹又名膀胱痹[8]。因风寒湿邪久客膀胱,使膀胱虚寒,气化失常所致[8]。症见小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艰涩不利,鼻流清涕等[8]。《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治宜温通,选用肾着汤、巴戟丸、金匮肾气丸等方[8]。亦有因湿热蕴结膀胱而致者,治宜清利,用肾沥汤或八正散等方[8]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6.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7.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4.
  6.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3-238.
  7. ^ [7]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3.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