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螵蛸

目录

1 拼音

hǎi piāo xiāo

2 英文参考

cuttle-bone[朗道汉英字典]

ossa sepiae[朗道汉英字典]

sepium[朗道汉英字典]

cuttebon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os sepia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pium[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PIAE ENDOCONCH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Os Sepiellae seu Sepi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uttlebon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海螵蛸为中药名,出《本草纲目》。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 的干燥内壳[1]。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金乌贼长13~23cm,宽约6.5cm。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

海螵蛸味咸、涩,性温[2]。归脾、肾经[2]。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的功能[2]。海螵蛸生品临床常用,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等作用[2]。常用于崩漏出血,梦遗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吐酸[2]。炒后敛湿作用增强,温涩作用也略胜于生品[2]。可用于疮疡湿疹,创伤出血[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Os Sepiellae seu Sep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cuttlebone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乌鲗骨、乌贼鱼骨、墨鱼盖[3]

7 海螵蛸的处方用名

海螵蛸、乌贼骨、炒海螵蛸、炒乌贼骨[3]

8 来源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 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 的干燥内壳[3]

海螵蛸为乌贼科动物金乌贼Sepiaesculenta Hoyle.或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de Rochebrune等的骨状内壳[3]

9 产地

海螵蛸主产浙江、福建、广东、山东、江苏、辽宁沿海地区[3]

10 采收与初加工

收集乌贼鱼的骨状内壳,洗净,干燥[3]

11 生药性状

11.1 无针乌贼

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1.2 金乌贼

长13~23cm,宽约6.5cm。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2 海螵蛸的炮制

南北朝刘宋时期有卤制(《雷公炮炙论》)[3]

唐代有烧成屑(《备急千金药方》)、炙令黄(《食疗本草》)[3]

宋代有炒法(《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3]

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蜜炙(《普济方》)、纸裹煨(《医宗粹言》)、三黄汤制、槐花汁制(《一草亭目科全书》)等[3]

清代增加了鱼骨卤制(《本草求真》)、童便制、醋炙(《类证治裁》)等[3]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清炒等[3]

12.1 海螵蛸的炮制方法

12.1.1 海螵蛸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清水洗净,干燥,砸成小块[3]

12.1.2 炒海螵蛸

取净海螵蛸小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晾凉[3]

12.2 成品性状

海螵蛸为不规则小块,表面灰白色[3]。体轻,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具吸水性[3]。气微腥,味微咸[3]

炒海螵蛸表面微黄色,略有焦斑[3]

12.3 炮制作用

海螵蛸生品临床常用,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等作用[3]。常用于崩漏出血,梦遗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吐酸[3]。如治妇女血崩的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妇女赤白带下的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胃痛泛酸的乌贝散(《实用中药学》)[3]

炒后敛湿作用增强,温涩作用也略胜于生品[3]。可用于疮疡湿疹,创伤出血[3]。如治阴囊湿疹,与蒲黄共研末扑之(《医宗三法》);治下肢溃疡,同制炉甘石、赤石脂、煅石膏共研细末外用;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敷之(《仁斋直指方》)[3]。若生品所治之病症需温涩者,亦可用炒品[3]

12.4 炮制研究

海螵蛸主要含碳酸钙约87.3%~91.7%[3]

分别测定了海螵蛸的坚壳质、全海螵蛸、去坚壳的海螵蛸的制酸力和总钙溶出度,结果都非常接近[3]。所以认为海螵蛸入药可不去坚壳,粉碎适宜即可[3]

12.5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3]

13 性味归经

海螵蛸味咸、涩,温。归脾、肾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海螵蛸味咸,涩,性微温;入肝、肾经[3]

14 海螵蛸的功效与主治

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的功能[3]。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海螵蛸生品临床常用,有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等作用[3]。常用于崩漏出血,梦遗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吐酸[3]。如治妇女血崩的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妇女赤白带下的清带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胃痛泛酸的乌贝散(《实用中药学》)[3]

炒后敛湿作用增强,温涩作用也略胜于生品[3]。可用于疮疡湿疹,创伤出血[3]。如治阴囊湿疹,与蒲黄共研末扑之(《医宗三法》);治下肢溃疡,同制炉甘石、赤石脂、煅石膏共研细末外用;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敷之(《仁斋直指方》)[3]。若生品所治之病症需温涩者,亦可用炒品[3]

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的功效[3]

海螵蛸治崩漏,吐血,衄血,便血,遗精,带下,久虚泻痢,胃痛泛酸,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瘿瘤:煎服,4.5~9g[3]

海螵蛸治创伤出血,聤耳,湿疹,疮疡久不收口:研末撒[3]

海螵蛸治目中浮翳:研极细末,和蜜点之[3]

15 海螵蛸的化学成分

海螵蛸含碳酸钙(80%~85%)、壳角质、黏液质和少量氯化钠、磷酸钙、镁盐等。含多种氨基酸[3]

16 海螵蛸的药理作用

海螵蛸有骨缺损修复作用,还能抗肿瘤、抗溃疡等[3]

海螵蛸水煎剂具有抗辐射作用[3]

17 海螵蛸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海螵蛸

Haipiaoxiao

SEPIAE ENDOCONCHA

17.2 来源

本品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Roehebrune或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的干燥内壳。收集乌贼鱼的骨状内壳,洗净,干燥。

17.3 性状

17.3.1 无针乌贼

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17.3.2 金乌贼

长13~23cm,宽约6.5cm。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

17.4 鉴别

(1)本品粉末类白色。多数为不规则透明薄片,有的具细条纹。不规则碎块,表面显网状或点状纹理。

(2)取本品粉末,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

17.5 海螵蛸饮片

17.5.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砸成小块。

本品多为不规则形或类方形小块,类白色或微黄色,味淡。

17.5.2 鉴别

同药材。

17.5.3 性味与归经

咸、涩,温。归脾、肾经。

17.5.4 功能与主治

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湿疹湿疮,溃疡不敛。

17.5.5 用法与用量

5~10g。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

17.5.6 贮藏

置干燥处。

17.6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龚千锋主编.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5-106.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