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骨针系
摘要:骨针系是指骨科是独立于中医科系之外,与针灸结合在一起,名之骨针系。参见针灸系:针灸系是指高等中医院校中专事培养针灸人才的教学行政单位。1958年上海中医学院率先开设。后更名为针推学院。目前,国内中医院校都设置针灸系,或针灸(推拿)学院。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5/6/22 10:19:58 118字 ]
相关词条:
- 大骨针
拼音:dàgǔzhēn英文:macrosclere,megasclere同一种海绵动物的骨针大致可分为大、小2种,分别称为大骨针、小骨针。大骨针在体内呈有规则的排列,构成身体的主要骨架;小骨针散在大骨针之间或皮层内,起加固作用。...
- 骨针系
拼音:gǔzhēnxì英文:骨针系是指骨科是独立于中医科系之外,与针灸结合在一起,名之骨针系。参见针灸系:针灸系是指高等中医院校中专事培养针灸人才的教学行政单位。1958年上海中医学院率先开设。后更名为针推学院。目前,国内中医院校都设置针灸系,或针灸(推拿)学院。...
- 骨针
拼音:gǔzhēn英文:Bonepin;bonespicule骨针为古针具名。以兽骨制成。1933年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现骨针,用石刀削制而成。据考证距今约十万年左右,说明该时已能制造骨针并应用于医疗治病。...
- 紫梢花
拼音:zǐshāohuā《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梢花:拼音名:ZǐShāoHuā别名:紫霄花、淡水海绵来源:淡水海绵科动物脆弱骨针淡水海绵SpongillafragilisLecidy或刻盘淡水海绵Ephydatiamuellerivar.japonica(Hilgendorf),以干燥群体入药。9~12月间采收,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助阳。用于阳痿遗精,小便失禁,白带。用法用量...
- 多孔动物门
细胞可摄食。但是多数多孔动物的胃层是由扁平细胞构成,而领细胞只分布在鞭毛室的四壁。皮层和胃层细胞间为一层薄厚不等的非细胞结构,称中胶。中胶内散布有各种机能不同的细胞,有的可分泌形成骨针(spicule),以支持身体。骨针为多孔动物所特有,其成分为钙质、硅质、角质等,形状有单轴、三轴、四轴、六放,双盘等;还有一种角质纤维状的海绵丝(spongin)。多孔动物从皮层到胃层间贯穿着一系列管道,是水进出...
- 第二掌骨侧针法
拼音:dìèrzhǎnggǔcèzhēnfǎ英文:概述:第二掌骨侧针法为针灸治疗方法。指在第二掌骨侧穴位上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其穴位同经穴定位异。第二掌骨侧针法是生物全息律在第二掌骨侧的具体运用。具有与传统体针疗法相似的功效和适应症。第二掌骨有穴位群: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第二掌骨节肢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胃穴。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
- 麻虫膏
拼音:máchónggāo处方:麻虫1条(捣烂)。制法:用好江茶和作饼子,如钱眼大。功能主治:疔疮。用法用量:以羊角骨针挑疮头,按药在上。醋糊纸贴之,膏药亦可。其毒出为效。摘录:《准绳·疡医》卷二《准绳·疡医》卷二:方名:麻虫膏组成:麻虫1条(捣烂)。主治:疔疮。用法用量:以羊角骨针挑疮头,按药在上。醋糊纸贴之,膏药亦可。其毒出为效。制备方法:用好江茶和作饼子,如钱眼大。...
- 胜金锭
拼音:shèngjīndìng《疮疡经验全书》卷四:方名:胜金锭组成:人言、雄黄、硇砂、轻粉、麝香。主治:火疔,气疔。用法用量:用羊骨针拨开疮口,放药在内,用膏药贴之,仍用蟾酥丸。制备方法:上为末,用黄蜡熔化,和药成膏子,水浸少时取出,同时捏饼子,如钱眼大。...
- 骨圆针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斯氏针内固定术别名:骨圆针内固定术;施氏针内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多针固定术ICD编码:79.3507概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多针内固定治疗的报道并不多,近10年来国外的多针内固定主要用于股骨颈骨折,用于粗隆间骨折的仅有Ender针,国内则除Ender针外,主要有4枚经矩斯氏针内固定,3枚螺丝针内固定及双针起重机式内固定等。Den-H...
- 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针固定术
随着内固定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骨折后功能恢复时间及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开放复位内固定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胫骨干骨折的影像表现见下图(图3.5.9.4-0-5~3.5.9.4-0-7)。交锁髓内针(又称插销髓内针、加压髓内针)用于治疗胫骨干、股骨干骨折是近二十年来开展的一种比较新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控制骨折部位的旋转剪力及纵向加压等,有利于骨折愈合,软组织剥离少于钢板内固定。但操作要求较高...
- 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针固定术
随着内固定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骨折后功能恢复时间及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开放复位内固定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胫骨干骨折的影像表现见下图(图3.5.9.4-0-5~3.5.9.4-0-7)。交锁髓内针(又称插销髓内针、加压髓内针)用于治疗胫骨干、股骨干骨折是近二十年来开展的一种比较新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控制骨折部位的旋转剪力及纵向加压等,有利于骨折愈合,软组织剥离少于钢板内固定。但操作要求较高...
- 海底柏
采捞,捞取后,用淡水浸泡数小时,洗净粘液和泥沙,晾干。原形态:1.赭色海底柏,群体形似扁柏,呈深经色。多回分枝,枝节呈长筒形或扁球形,分枝从枝节上产生,小枝在一扇面上。主枝与分枝的截面呈椭圆形。皮层骨针为多疣状纺锤形,红色和黄色。生活时水螅体伸展,犹如盛开的梨花。2.鳞海底柏,群体形似灌木状,主干与分枝截面呈圆形。两歧分枝,枝节呈球形。小螅体分布于主干、分枝的正面和两侧,黄色,两侧多而明显,为红色...
- 新编人体部位骨度针灸经穴研考集
拼音:xīnbiānréntǐbùwèigǔdùzhēnjiǔjīngxuéyánkǎojí英文:《新编人体部位骨度针灸经穴研考集》为书名。陆善仲编。刊于1953年。主要介绍经脉循行、穴位位置和刺灸方法等。...
- 尺、桡骨干骨折闭合穿针术
ǔgàngǔzhébìhéchuānzhēnshù英文:elasticnailstechniquesforfractureofshaftsfoulmaandradius手术名称:尺、桡骨干骨折闭合穿针术别名: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分类:小儿外科/上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尺、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术ICD编码:79.12概述:尺、桡骨干骨折闭合穿针术用于尺、桡骨干骨折的治疗。根据Bloun...
-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
手术名称:尺、桡骨干骨折闭合穿针术别名: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分类:小儿外科/上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尺、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术ICD编码:79.12概述:尺、桡骨干骨折闭合穿针术用于尺、桡骨干骨折的治疗。根据Blount统计结果,75%的尺、桡骨干骨折发生在远端1/3,18%发生在中1/3,7%发生在近端1/3。骨折后儿童具有再塑形的能力,病儿年龄越小、越靠近远侧干骺端,塑形的能力就...
- 加压髓内针
骨折内固定/加压内固定的应用ICD编码:79.3004概述:加压髓内针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项骨折内固定技术。它实际上是一种髓腔内加压钢板,可使骨折两端紧密相嵌,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种类髓内针的显著特点。髓内针的横截面呈四边形,两侧壁有若干个直径4.5mm的横孔,允许直径4.5mm螺纹钉通过。针顶部有4个略粗的斜孔,允许直径6.5mm的加压螺钉通过。各横孔和斜孔之间的距离为15mm。髓内...
- 龟头皮裹
拼音:guītóupíguǒ龟头皮裹病证名。阴茎包皮过长之病证。系由先天因素所成,每因包皮包裹龟头,致小便淋涩,或因包皮所裹而藏污纳垢,引起感染而肿痛。治宜手术剪开或切除。《医门补要》卷中:“以骨针插孔(由包皮包裹所形成之外口)内,逐渐撑大,若皮口稍大,用剪刀将马口(即外尿道口)旁皮用钳子钳起,量意剪开,速止其血;或用细针穿药线,在马口旁皮上穿过,约阔数分,后将药线打一抽结,逐渐收紧,七日皮自豁,...
- 髓内针固定、植骨术和电刺激治疗
、zhígǔshùhédiàncìjīzhìliáo英文:intramedullarynail,bonegraftingandelectricalstimulation手术名称:髓内针固定、植骨术和电刺激治疗分类:骨科/先天性畸形手术/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8.0705概述:髓内针固定、植骨术和电刺激治疗用于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手术治疗。髓内针固定和植骨术为Sofield、Cha...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别名: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closedreductionofhumeralsupracondylarfractureandpercutaneouspinning分类:小儿外科/上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ICD编码:79.11概述: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用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肘关节附近的骨折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
-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
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别名: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closedreductionofhumeralsupracondylarfractureandpercutaneouspinning分类:小儿外科/上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ICD编码:79.11概述: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用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肘关节附近的骨折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
- 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名称: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别名: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分类:小儿外科/上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ICD编码:79.11概述: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并不常见,不到儿童骨折的5%,最常见于婴儿和青少年,其中1.9%~6.7%为骨骺骨折。5岁以前的儿童多为Sal...
- 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
nning手术名称: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别名: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分类:小儿外科/上肢骨折与脱位的手术/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ICD编码:79.11概述:肱骨近端骨折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术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并不常见,不到儿童骨折的5%,最常见于婴儿和青少年,其中1.9%~6.7%为骨骺骨折。5岁以前的儿童...
- 简要针灸正骨
拼音:jiǎnyàozhēnjiǔzhènggǔ英文:《简要针灸正骨》为书名。马继兴、萨仁山合编。1952年北京健康书局铅印。195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述针灸治疗之生理作用与应用范围,针刺前的准备与针刺手术的实施等。...
- 披针骨牌蕨
拼音:pīzhēngǔpáijué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拼音名:PīZhēnGǔPáiJué英文名:DiverseLepidogrammitis别名:万年青、克氏骨牌蕨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骨牌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ogrammitischristenseniiChi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植株高6-10cm。根茎细长,横生,...
- 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和钢针轴位固定术
zhēnzhóuwèigùdìngshù英文:closedreductionandaxialfixationoffractureofcalcaneus手术名称: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和钢针轴位固定术分类:骨科/足部手术/足部骨折与脱位的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1701概述:跟骨骨折手法复位和钢针轴位固定术用于跟骨骨折的治疗。跟骨为足部内外侧纵弓的共同后臂,其形态和位置对足弓的形成...
- 斯氏针内固定术
tion手术名称:斯氏针内固定术别名:骨圆针内固定术;施氏针内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多针固定术ICD编码:79.3507概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多针内固定治疗的报道并不多,近10年来国外的多针内固定主要用于股骨颈骨折,用于粗隆间骨折的仅有Ender针,国内则除Ender针外,主要有4枚经矩斯氏针内固定,3枚螺丝针内固定及双针起重机式内固定等。D...
- 施氏针内固定术
手术名称:斯氏针内固定术别名:骨圆针内固定术;施氏针内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多针固定术ICD编码:79.3507概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多针内固定治疗的报道并不多,近10年来国外的多针内固定主要用于股骨颈骨折,用于粗隆间骨折的仅有Ender针,国内则除Ender针外,主要有4枚经矩斯氏针内固定,3枚螺丝针内固定及双针起重机式内固定等。Den-H...
- 自血针针法
拼音:zìxuèzhēnzhēnfǎ英文:自血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将从患者静脉抽出的血液,重新注入其腧穴中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 空心针针法
拼音:kōngxīnzhēnzhēnfǎ英文:空心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用特制的空心针具,将药物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 山顶洞人
为距今约1.8万年。人类化石共八个个体,既有婴儿,也有少年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体质特徵已接近现代人,脑量也达到1300-1500毫升,与现代人相一致。石器有砍斫器,加工方法与北京人相同。但骨角器中的骨针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缝纫工具。有的骨针直径只有3.3毫米,上面钻出细孔,技术已相当先进。此外,山顶洞人还出现了墓葬。在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周围,发现有散布的赤铁矿粉末和一些随葬品。这些...
- 髓内针内固定术
拼音:suǐnèizhēnnèigùdìngshù英文:intramedullarypinningfixation手术名称:髓内针内固定术别名:髓内针固定术分类:骨科/骨折不愈合、骨缺损及骨折畸形愈合手术/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长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8.4501概述:髓内针内固定多用于长管骨(如股、肱、尺、胫、桡骨等)骨干骨折。其优点是:髓内针本身比较...
- 克氏针或斯氏针颅颌固定术
手术名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别名:克氏针或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颌骨骨折手术/上颌骨骨折固定术/颅颌固定术ICD编码:93.5902概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用于上颌骨骨折的治疗。骨骼牵引针有两种:①克氏针,是一种细的钢针,它的直径是1.5mm,长度或是30cm,或是27.5cm,一端呈三角形尖端,用以钻入骨内,贯穿骨后,用紧针钩将其紧张后才能加以牵引。②斯...
- 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
laryfixationwithkirschnerpin/sternmannpin手术名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别名:克氏针或斯氏针颅颌固定术分类:口腔科/口腔颌面部损伤手术/颌骨骨折手术/上颌骨骨折固定术/颅颌固定术ICD编码:93.5902概述:克氏针/斯氏针颅颌固定术用于上颌骨骨折的治疗。骨骼牵引针有两种:①克氏针,是一种细的钢针,它的直径是1.5mm,长度或是30cm,或是27.5c...
- 螺纹针内固定术
拼音:luówénzhēnnèigùdìngshù英文:screwpinsfixation手术名称:螺纹针内固定术分类:骨科/下肢骨折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多针固定术ICD编码:79.3508概述: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多针内固定治疗的报道并不多,近10年来国外的多针内固定主要用于股骨颈骨折,用于粗隆间骨折的仅有Ender针,国内则除Ender针外,主要有4枚经矩斯氏针内固...
- 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
拼音:zǐbìzhēnqímǔ,mǔbìzhēnqízǐ英文:“子闭针其母,母闭针其子”为子午流注术语。遇闭穴时间虽可通过“夫妻互用”取其合日的开穴,但仍有24个闭穴的时辰不能开穴。这些闭穴可应用子母补泻法进行开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不实不虚或所属时间已过,取病经的本穴和原穴治疗。...
- 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
拼音:zhēnjiǔliùjué:shénjīngbìngzhēnjiǔxiàndàifāngfǎ英文:《针灸六绝:神经病针灸现代方法》为书名。高维滨著。2007年4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介绍了神经解剖,神经病检查法、定位诊断方法及神经病常用针灸、中药治疗规律及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神经病常见症状及120余种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法。...
- 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
拼音:zhōngguózhēnjiǔhuìcuì·xiàncúnzhēnjiǔyījí英文:《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为书名。郭霭春主编。1985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大型针灸工具书——《中国针灸荟萃》的第二分册。主要介绍和评述现存针灸医籍,共收书303种。...
- 胸针针法
拼音:xiōngzhēnzhēnfǎ英文:胸针针法为针刺方法术语。指在胸部的一些特殊穴区,进行针刺或指压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针灸术研究法
拼音:zhēnjiǔshùyánjiūfǎ英文:《针灸术研究法》为书名。撰人不详。1936年由宁波东方针灸书局发行。...
- 针灸针麻题目索引(1971~1978)
拼音:zhēnjiǔzhēnmátímùsuǒyǐn(1971~1978)英文:《针灸针麻题目索引(1971~1978)》为书名。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编。本书分国内与国外两大部分。国内部分区分为针灸、针刺麻醉及针灸治病与机理三大类;国外部分则按地区和国家排列,以供了解近年来有关国家针灸发展情况。...
- 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
拼音:zhōngfēngbìngyǔxǐngnǎokāiqiàozhēncìfǎ英文:《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书名。石学敏主编。1998年5月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基础、临床、研究三方面,系统阐述了石学敏院士始创“醒脑开窍”针刺法之学术思想体系。...
- 长银针针法
拼音:chángyínzhēnzhēnfǎ英文:长银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金属银制成的长针刺激腧穴,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针灸经
拼音:zhēnjiǔjīng英文:《针灸经》为书名。不著撰人。一卷。书佚。见《隋书·经籍志》。...
- 蟒针针法
拼音:mǎngzhēnzhēnfǎ英文:蟒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采用特制的粗长针具透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针刺方法。...
- 进针器进针法
拼音:jìnzhēnqìjìnzhēnfǎ英文:进针器进针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指应用特制的圆珠笔式或玩具手枪式进针器,将长短合适的平柄或管柄毫针,装入进针器内,下口置于腧穴的皮肤上,用手指拉扣弹簧,使针尖迅速弹入皮下,然后将进针器抽出的进针法。...
- 针灸法
则肿疡未成者易于消散,既成者易于溃脓,既溃者易于生肌收口。针灸法的适应证:针刺适用于瘰疬、乳痈、乳癖、湿疮、瘾疹、蛇串疮、脱疽、内痔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灸法适用于肿疡初起坚肿,特别是阴寒毒邪凝滞筋骨,而正气虚弱,难以起发,不能托毒外达者;或溃疡久不愈合,脓水稀薄,肌肉僵化,新肉生长迟缓者。用法:针刺的用法,一般采取病变远隔部位取穴,手法大多应用泻法,不同疾病取穴各异,详见各论。灸的方法虽多,但...
- 针鼹科
拼音:zhēnyǎnkē英文:针鼹科是单孔目的1科,通称针鼹,又名刺食蚁兽。背部和体侧覆以硬刺,刺下有毛;腹面无刺而被毛,中央有一少毛区域,雌兽的育儿袋即在此处形成;靠近尾的基部有单一的泄殖腔孔。共2属5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针鼹吻细长,鼻孔和口位于吻端;口小,无牙,舌细长;眼小;具外耳壳,部分隐于毛中;四肢短,均为5趾;雄性后肢踝部有毒距;尾短,下面裸露。适应食蚁生活,栖息...
- 针灸感传现象
拼音:zhēnjiǔgǎnchuánxiànxiàng针灸感传现象针灸时,被针灸者的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反映。见经络感传现象条。...
- 针灸针麻研究
拼音:zhēnjiǔzhēnmáyánjiū英文:《针灸针麻研究》为书名。张香桐、季钟朴、黄家驷主编。198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为1979年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的节选本。内容包括针灸针麻原理的研究、经络与穴位研究、针灸疗法的临床应用、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等。...
- 电揿针针法
拼音:diànqìnzhēnzhēnfǎ英文:电揿针针法为针刺方法之一。指在揿针上接通电针仪器,刺激腧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