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固有鼻腔
摘要:
鼻腔(nasal cavity)借鼻阈(nasal limen)分为鼻前庭(nasal vestibule)和固有鼻腔两部分。固有鼻腔(nasal cavity proper)是指鼻阈以后的部分,后借鼻后孔(choanae)通咽。固有鼻腔的形态与骨性鼻腔基本一致,由骨和软骨覆以粘膜而成。每侧鼻腔有上、下、内、外四个壁。上壁(顶)较狭窄,与颅前窝相邻,由鼻骨、额骨、筛骨筛板和蝶骨构成,筛板的筛孔有嗅神经穿过,下壁(底)即口腔顶,由硬腭构成。
固有鼻腔上壁为筛板,邻颅前窝,下壁借硬腭与口腔相隔,内侧壁为鼻中隔,外侧壁自上而下有上、中、下三个鼻甲。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9/1/25 12:47:51 1192字 ]
相关词条:
- 固有鼻腔
拼音:gùyǒubíqiāng英文:nasalpropercavity;cavumnasiproprium概述:鼻腔(nasalcavity)借鼻阈(nasallimen)分为鼻前庭(nasalvestibule)和固有鼻腔两部分。固有鼻腔(nasalcavityproper)是指鼻阈以后的部分,后借鼻后孔(choanae)通咽。固有鼻腔的形态与骨性鼻腔基本一致,由骨和软骨覆以粘膜而成。每侧鼻腔有
- 鼻腔
y概述:鼻腔(nasalcavity)是呼吸道的起始部,顶部窄,底部宽,为前后狭长的腔隙。中医称鼻腔为鼻道(见《医学入门》)、鼻遂。鼻腔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而构成。鼻腔内衬黏膜并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向前借鼻孔(nostril)通外界,向后借鼻后孔(choanae)通鼻咽部。每侧鼻腔又借鼻阈(nasallimen)分为鼻前庭(nasalvestibule)和固有鼻腔(nas
- 鼻隧
拼音:bísuì英文:passageofthenose;nasalcavity;概述:鼻隧为人体解剖部位名称。出《黄帝内经灵枢·师传》。指鼻孔内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内通道。古人认为观察鼻隧的长度,可测候大肠的情况。《黄帝内经灵枢·师传》:“鼻隧以长,以候大肠。”鼻腔(nasalcavity)是呼吸道的起始部,顶部窄,底部宽,为前后狭长的腔隙。鼻腔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而构成。鼻腔
- 鼻道
拼音:bídào英文:nasalcavity;概述:鼻道(nasalcavity)为人体解剖部位名称。见《医学入门》。又称鼻隧。鼻道是呼吸出入之通道,即鼻腔。鼻隧为鼻孔内的鼻前庭部分及鼻腔内通道。古人认为观察鼻隧的长度,可测候大肠的情况。《黄帝内经灵枢·师传》:“鼻隧以长,以候大肠。”鼻腔(nasalcavity)是呼吸道的起始部,顶部窄,底部宽,为前后狭长的腔隙。鼻腔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
- 干性前鼻炎
r),简称干性鼻炎,是一种较常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过去认为本病不属独立疾病,只是萎缩性鼻炎的早期表现,但临床上的确常见到一些有典型表现的病例,故目前认为它是与萎缩性鼻炎不同的另一类疾病。其典型表现是鼻腔前分黏膜干燥、充血,表面有黏稠分泌物或覆有薄痂,但无鼻腔后分的黏膜和鼻甲萎缩。患者有鼻干、少量鼻出血,但无恶臭味,且嗅觉仍多正常。干燥性鼻炎可引发化脓性鼻窦炎,病变侵入咽鼓管则产生分泌性中耳炎,发生
- 鼻阈
拼音:bíyù英文:limennasi;thresholdofnose概述:鼻阈(nasallimen)位于鼻腔(nasalcavity),为鼻前庭上方的弧形隆起,是皮肤和黏膜的交界处。鼻阈将鼻腔分为鼻前庭(nasalvestibule)和固有鼻腔(nasalcavityproper)两部分。鼻阈鼻前庭由皮肤覆盖,鼻前庭富有皮脂腺和汗腺生有鼻毛,有滤过和净化空气的功能。固有鼻腔是指鼻前庭以后的部分
- 干性鼻炎
r),简称干性鼻炎,是一种较常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过去认为本病不属独立疾病,只是萎缩性鼻炎的早期表现,但临床上的确常见到一些有典型表现的病例,故目前认为它是与萎缩性鼻炎不同的另一类疾病。其典型表现是鼻腔前分黏膜干燥、充血,表面有黏稠分泌物或覆有薄痂,但无鼻腔后分的黏膜和鼻甲萎缩。患者有鼻干、少量鼻出血,但无恶臭味,且嗅觉仍多正常。干燥性鼻炎可引发化脓性鼻窦炎,病变侵入咽鼓管则产生分泌性中耳炎,发生
- 干燥性鼻炎
r),简称干性鼻炎,是一种较常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过去认为本病不属独立疾病,只是萎缩性鼻炎的早期表现,但临床上的确常见到一些有典型表现的病例,故目前认为它是与萎缩性鼻炎不同的另一类疾病。其典型表现是鼻腔前分黏膜干燥、充血,表面有黏稠分泌物或覆有薄痂,但无鼻腔后分的黏膜和鼻甲萎缩。患者有鼻干、少量鼻出血,但无恶臭味,且嗅觉仍多正常。干燥性鼻炎可引发化脓性鼻窦炎,病变侵入咽鼓管则产生分泌性中耳炎,发生
- 鼻衄的手术
起,亦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出血处多位于鼻中隔的前下部(Little区),因此处有黏膜下血管吻合网,易受外伤出血。下鼻道后部,近下鼻甲后端有一静脉从(Woodruff静脉丛),为鼻后部易出血处,此外供应鼻腔外侧壁前上部及后上部的筛前、筛后动脉,静脉亦为好发区。下鼻道后部及筛前后血管出血多为手术或老年血管硬化而发生。鼻出血一般属于急症,应进行局部检查,查清出血部位,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止血。应注意全身性致病
- 胆脂性鼻炎
症状是单侧鼻塞,流脓性或血脓性涕,伴有恶臭的块状物且呈进行性加重。临床上一般将其分成早、中、晚三期。1.早期一侧阻塞持续性进行性发展,伴有恶臭的脓性或血脓性分泌物,偶有头痛或全身轻微不适。检查发现鼻前庭和上唇皮肤常有溃烂、剥脱,鼻黏膜充血肿胀,常可见到息肉样肉芽组织和干酪样堆积物。2.中期由于炎症加重,恶臭的分泌物增多,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间有流泪、眼灼感。检查可见病侧鼻腔充满大量脓性分泌物及黄
- 干酪性鼻炎
症状是单侧鼻塞,流脓性或血脓性涕,伴有恶臭的块状物且呈进行性加重。临床上一般将其分成早、中、晚三期。1.早期一侧阻塞持续性进行性发展,伴有恶臭的脓性或血脓性分泌物,偶有头痛或全身轻微不适。检查发现鼻前庭和上唇皮肤常有溃烂、剥脱,鼻黏膜充血肿胀,常可见到息肉样肉芽组织和干酪样堆积物。2.中期由于炎症加重,恶臭的分泌物增多,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间有流泪、眼灼感。检查可见病侧鼻腔充满大量脓性分泌物及黄
- 鼻腔及鼻窦异物
中隔之间。而对于病史不清、为时已久、非生物类异物,一时难以确诊。故凡遇幼儿有一侧性鼻塞,伴脓血涕有臭味者,应想到鼻腔异物的可能,须耐心细致地检查鼻腔,以免漏诊、误诊。鼻腔异物存留时间过久,常会引起鼻前庭红肿,鼻腔内充满脓血性分泌物,清除后,常可发现异物。长期的异物可使其失去本色,加上盐类沉着,表面不光滑或被肉芽所包裹,不易分辨。可用血管收缩剂收缩鼻腔黏膜后,用钝头探针探查,借以了解异物性质、大小
- 鼻
粘膜和皮肤而构成。鼻腔内衬黏膜并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向前借鼻孔(nostril)通外界,向后借鼻后孔(choanae)通鼻咽部。每侧鼻腔又借鼻阈(nasallimen)分为鼻前庭(nasalvestibule)和固有鼻腔(nasalcavityproper)。鼻阈为鼻前庭上方的弧形隆起,是皮肤和黏膜的交界处。鼻前庭:鼻前庭(nasalvestibule)位于鼻腔内,是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
- 经鼻鼻腔泪囊造口术
拼音:jīngbíbíqiānglèinángzàokǒushù英文:endoscopicintranasaldacryocystorhinostomy手术名称:经鼻鼻腔泪囊造口术别名: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眼相关手术ICD编码:09.5901概述:1904年Toti首次介绍经面部切口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成为眼科医师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
- 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
手术名称:经鼻鼻腔泪囊造口术别名: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眼相关手术ICD编码:09.5901概述:1904年Toti首次介绍经面部切口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成为眼科医师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传统手术,并沿用至今。1921年美国耳鼻喉科医师Mosher创用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经不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因视野受限,观察困难,未能取代
- 鼻前庭
拼音:bíqiántíng英文:vestibulumnasi鼻前庭的位置和组织结构:鼻前庭(nasalvestibule)位于鼻腔内,是由鼻翼所围成的扩大的空间。鼻前庭前端为鼻孔(nostril),与外界相通。鼻腔(nasalcavity)借鼻阈(nasallimen)分为鼻前庭(nasalvestibule)和固有鼻腔(nasalcavityproper)两部分。鼻前庭由皮肤覆盖,鼻前庭富有皮
- 鼻侧切开术
0硫汞酊及乙醇消毒。手术步骤:1.切口上界不超过内眦与鼻背中间上方0.5cm处,沿鼻上颌沟内侧向下直达鼻根部(图9.4.5.1-4A),如肿瘤大,可将切口向上延至眉弓内端,向下经鼻孔下转向内方,在鼻前庭边缘切开鼻孔(图9.4.5.1-4B)。2.切口应垂直向下深达骨膜,暴露骨部后,将骨膜连同软组织一起推向左右,尽可能保持骨膜的完整性(图9.4.5.1-5)。3.暴露鼻骨、泪骨、上颌骨鼻额突、鼻额
- 鼻出血的手术
起,亦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出血处多位于鼻中隔的前下部(Little区),因此处有黏膜下血管吻合网,易受外伤出血。下鼻道后部,近下鼻甲后端有一静脉从(Woodruff静脉丛),为鼻后部易出血处,此外供应鼻腔外侧壁前上部及后上部的筛前、筛后动脉,静脉亦为好发区。下鼻道后部及筛前后血管出血多为手术或老年血管硬化而发生。鼻出血一般属于急症,应进行局部检查,查清出血部位,选用适当方法进行止血。应注意全身性致病
- 腭裂
垂直方向生长,形成左右各一腭突,称侧腭突。胚胎发育至第8周以后,两侧的侧腭突由垂直向改变为水平向生长,先在中线与前颌骨相融合,形成完整的牙槽嵴。以后又在中线上方与鼻中隔相融合,形成完整的硬腭,口腔与鼻腔完全分开。胚胎第12周时,两侧的侧腭突在中线融合,形成完整的软腭,口咽腔与鼻咽腔完全分开。因此,胚胎在7~12周发育过程中,因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前腭突和侧腭突的正常发育及相互融合受到阻挠,若在一侧或
- 鼻中隔穿孔
ionofthenasalseptum概述:鼻中隔穿孔(perforationofnasalseptum)系鼻中隔软骨部或骨部因外伤、感染、化学药物刺激或其他原因使之穿破,形成大小不等的穿孔,使两侧鼻腔相通,造成自觉有头疼、鼻塞、鼻出血、鼻腔干燥、呼吸时哨音等症状。多是鼻中隔手术损伤的结果,也可为某些疾病的症状或后遗症,例如梅毒、麻风等特种感染的鼻部症状;鼻中隔肿瘤治愈后的后遗症;鼻腔后部的穿孔症
- 鼻胆脂瘤
症状是单侧鼻塞,流脓性或血脓性涕,伴有恶臭的块状物且呈进行性加重。临床上一般将其分成早、中、晚三期。1.早期一侧阻塞持续性进行性发展,伴有恶臭的脓性或血脓性分泌物,偶有头痛或全身轻微不适。检查发现鼻前庭和上唇皮肤常有溃烂、剥脱,鼻黏膜充血肿胀,常可见到息肉样肉芽组织和干酪样堆积物。2.中期由于炎症加重,恶臭的分泌物增多,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间有流泪、眼灼感。检查可见病侧鼻腔充满大量脓性分泌物及黄
- 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
手术名称:经鼻鼻腔泪囊造口术别名: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眼相关手术ICD编码:09.5901概述:1904年Toti首次介绍经面部切口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成为眼科医师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传统手术,并沿用至今。1921年美国耳鼻喉科医师Mosher创用鼻内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经不断改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因视野受限,观察困难,未能取代
- 萎缩性鼻炎鼻腔粘膜下填充术
拼音:wěisuōxìngbíyánbíqiāngzhānmóxiàtiánchōngshù萎缩性鼻炎鼻腔粘膜下填充术手术图解图1唇龈沟切口图2剥离鼻底粘膜图3于鼻腔粘膜下放入塑料短棒图4鼻内切口适应证萎缩性鼻炎经长期药物治疗,症状未能改善者。手术器械同于上颌窦根治术的手术器械。术前准备1.修剪鼻毛,清洁鼻腔内痂皮。2.准备填充材料常选用聚乙烯、聚氯乙烯或甲基丙烯酸醋等制成的填充物。麻醉1.表面麻
-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拼音:bíqiāngjíbídòuèxìngzhǒngliú英文:nasalandsinuscarcinoma概述:鼻窦的恶性肿瘤较原发于鼻腔者为多见,在鼻窦恶性肿瘤中尤以上额窦恶性肿瘤最为多见,甚至可高达60%~80%,并且有1/3上颌窦癌患者伴有筛窦癌。筛窦恶性肿瘤次之,约占3.8%。原发于额窦者仅占2.5%,蝶窦恶性肿瘤则属罕见。肿瘤早期可局限于鼻腔或鼻窦某一解剖部位;待到晚期,肿瘤发展,累
- 鼻中隔弯曲
iationofnasalseptum)系由于鼻中隔在发育过程中受某些因素影响所致的结构上的畸形,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斜,或局部突起,可影响鼻腔生理功能,并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鼻中隔部分呈尖锐突起者称棘突或距状突;呈长条状隆起者称嵴突;若鼻中隔软骨突入鼻前庭则称鼻中隔软骨前脱位。事实上鼻中隔完全正直者甚少,常有不同程度的偏斜,且上述各种形态可同时存在。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如无功能障碍,可不做
- 儿童鼻窦炎
性即可确诊,但是穿刺结果如为阴性,也不能排除上颌窦炎的存在。4.前鼻镜检查鼻腔内常有多量脓性鼻涕,收缩鼻粘膜和清除鼻腔内脓涕后一般可见鼻粘膜呈急性或慢性育血、肿胀,中鼻道或嗅裂可见脓性分泌物。注意鼻前庭可能有结痂,上唇及鼻翼附着处皮肤可能有脱皮或皲裂,均为脓性鼻涕刺激皮肤而致。急性者可能出现感染鼻窦的邻近软组织红肿,如筛窦炎可引起内眦部红肿。此外,急性者感染鼻窦之相应表面皮肤软组织可有压痛。5.
- 鼻腔脑膜脑膨出颅外修补术
拼音:bíqiāngnǎomónǎopéngchūlúwàixiūbǔshù英文:extracranialrepairofmeningoencephaloceleinnasalcavity手术名称:鼻腔脑膜脑膨出颅外修补术别名:extracranialrepairofencephalomeningoceleinnasalcavity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鼻部脑膜脑膨出修补术ICD编码:02
- 鼻衄
子清泄肺热。阴伤较甚,口、鼻、咽干燥显著者,加玄参、麦冬、生地养阴润肺。外治:除内服汤药治疗外,鼻衄当时,应结合局部用药治疗,以期及时止血。可选用:(1)局部用云南白药止血;(2)用棉花蘸青黛粉塞入鼻腔止血;(3)用湿棉条蘸塞鼻散(百草霜15克,龙骨15克,枯矾60克,共研极细末)塞鼻等。饮食疗法:推荐食材:鼻衄·热邪犯肺证患者建议食用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芦根、芦笋等。推荐食疗方:1.芦
- 鼻出血
子清泄肺热。阴伤较甚,口、鼻、咽干燥显著者,加玄参、麦冬、生地养阴润肺。外治:除内服汤药治疗外,鼻衄当时,应结合局部用药治疗,以期及时止血。可选用:(1)局部用云南白药止血;(2)用棉花蘸青黛粉塞入鼻腔止血;(3)用湿棉条蘸塞鼻散(百草霜15克,龙骨15克,枯矾60克,共研极细末)塞鼻等。饮食疗法:推荐食材:鼻衄·热邪犯肺证患者建议食用桑叶、菊花、薄荷、杏仁、桔梗、芦根、芦笋等。推荐食疗方:1.芦
- 鼻息肉
鼻窍内见有表面光滑、半透明、触之柔软而不痛的赘生物,有碍气息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鼻息肉是鼻部常见疾病,也与某些全身疾病有关。鼻息肉多来源于中鼻道窦口、鼻道复合体和筛窦,高度水肿的鼻粘膜由中鼻道、窦口向鼻腔膨出下垂而形成息肉。由于病因的多元性和明显的术后复发倾向,故在鼻科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病因病机:鼻息肉是由于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的结果。是由于极度水肿的鼻腔鼻窦粘膜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垂而形
- 翼管神经手术
拼音:yìguǎnshénjīngshǒushù翼管神经切除术的机制在于切除鼻部的副交感神经,从而使鼻腔、鼻窦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同时鼻分泌物及泪腺分泌大为减少。切除翼管神经以后鼻粘膜上皮细胞固有层水肿减轻,上皮也恢复假复层状态,嗜酸粒细胞消失,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因此释放出的组胺、肝素和5-羟色胺等介质也减少,术后变态反应激惹试验可呈阴性。这些结果都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和鼻息肉的
- 部分上颌骨切除术
/上颌窦癌手术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手术/上颌骨切除术ICD编码:76.3901概述:上颌骨部分切除术是将上颌骨病变部分切除,保留牙龈、牙及硬腭,即可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适于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内壁的肿瘤。上颌骨切除术为治疗上颌骨肿瘤的主要手术。根据肿瘤的性质、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分别作上颌骨部分切除术(只切除牙槽突和腭突),上颌骨次全切除术(保留眶下缘及眶底骨板)及上颌骨全
- 鼻腔异物
拼音:bíqiāngyìwù病因病理病机:鼻腔异物(foreingbodyinnasalcavity)亦以儿童多见,当其嬉戏时,将小物塞入鼻腔,或可因呕吐或进食时,喷嚏将食物从鼻咽部呛入鼻腔。鼻衄时,常将草纸,棉花等止血物遗忘取出而存留鼻腔,鼻部手术中遗留敷料,鼻部外伤,弹片等异物嵌入鼻腔,此外还可见小水蛭吸入鼻腔成为异物等。临床表现:视异物种类不同。由于异物在鼻腔长期存留引起鼻粘膜炎症性肿胀、局
-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
拼音:bíqiāngbídòuèxìngzhǒngliúlínchuánglùjìng(2011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3月22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印发。发布通知:关于印发耳鼻咽喉科专业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内镜手术
óuzhuàngliúdenèijìngshǒushù英文:endoscopicsurgeryininvertedpapillomaofthenoseandparanasalsinuses手术名称: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内镜手术别名: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ICD编码:22.6002概述:内翻性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但具有破坏性生长
- chneiderain乳头状瘤
概述:乳头状瘤(papilloma)是比较多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仅次于鼻部血管瘤,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较多,占鼻腔肿瘤的0.4%~4.7%。肿瘤发生于鼻前庭者,其来源为鼻前庭皮肤的鳞状上皮,质较硬,呈桑葚状,多单发,其病理象及性质与发源于其他处皮肤的乳头状瘤相似;肿瘤发生于鼻腔及鼻窦者,为一种黏膜上皮源性肿瘤,以鼻窦及鼻腔同时受侵犯为常见;其次为鼻腔外侧壁单发,鼻窦单发者居第三;发生于鼻窦者,
- 额上部硬脑膜外进路前颅底颅面联合切除术
ralapproach手术名称:额上部硬脑膜外进路前颅底颅面联合切除术别名:额上部硬脑膜外入路前颅底颅面联合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头颈手术/颅底手术/前颅底手术ICD编码:01.2403适应症:1.鼻腔和鼻旁窦癌向上方贴近前颅底并侵犯颅底骨质者。2.嗅神经上皮瘤,颅内侵犯未到视交叉区者。3.嗅沟脑膜瘤。4.鼻咽纤维血管瘤侵入颅内者。5.眼眶后上方肿瘤,位置靠后,瘤体较大,或已侵入颅内者。6.源于前
- 过渡性乳头状瘤
概述:乳头状瘤(papilloma)是比较多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仅次于鼻部血管瘤,多发生于中年,男性较多,占鼻腔肿瘤的0.4%~4.7%。肿瘤发生于鼻前庭者,其来源为鼻前庭皮肤的鳞状上皮,质较硬,呈桑葚状,多单发,其病理象及性质与发源于其他处皮肤的乳头状瘤相似;肿瘤发生于鼻腔及鼻窦者,为一种黏膜上皮源性肿瘤,以鼻窦及鼻腔同时受侵犯为常见;其次为鼻腔外侧壁单发,鼻窦单发者居第三;发生于鼻窦者,
- 穿孔性鼻腔毛囊炎
概述:鼻部穿通性毛囊炎(folliculitisnaresperforans)也称穿孔性鼻腔毛囊炎,较少见,为发生在鼻前庭鼻毛的深毛囊炎,1927年首先被Culver描述。临床表现为鼻腔内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围小脓疱,后毛囊炎向深部浸润,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包有受感染的鼻毛。治疗参考毛囊炎。局部处理可挑开鼻毛上脓疱痂皮,拔出其中鼻毛,涂以红霉素、利福平软膏等。疾病名称:鼻部
- 鼻咽喉纤维镜检查
异物钳、毛刷、清洁刷、吸引管等,图9.7.6.1-0-4)。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纤维鼻咽喉镜,因生产厂家不同,结构型号略有差异,一般镜长475~570mm,镜体外径3.4~5.0mm,可以经鼻前孔插入鼻腔,对鼻腔、鼻咽和喉部进行观察。最先进的电子喉镜不仅可以直接在监视器上显示喉部图像,还可以录像,或打印彩色照片,有助于教学,并可记录、保留手术前、后的资料。适应症:纤维鼻咽喉镜检查适用于:1.鼻腔、鼻
- 纤维鼻咽喉镜检查
异物钳、毛刷、清洁刷、吸引管等,图9.7.6.1-0-4)。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纤维鼻咽喉镜,因生产厂家不同,结构型号略有差异,一般镜长475~570mm,镜体外径3.4~5.0mm,可以经鼻前孔插入鼻腔,对鼻腔、鼻咽和喉部进行观察。最先进的电子喉镜不仅可以直接在监视器上显示喉部图像,还可以录像,或打印彩色照片,有助于教学,并可记录、保留手术前、后的资料。适应症:纤维鼻咽喉镜检查适用于:1.鼻腔、鼻
- 鼻内镜手术
拼音:bínèijìngshǒushù鼻内镜手术是利用高分辨、可变换视角的hopkins内镜开展鼻窦手术,使鼻腔、鼻窦,尤其是深部的手术能在直视下进行。且利于一些凹陷和裂隙内的病灶清理,可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在直视下手术组织损伤少,出血少,术中视野清晰,可以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成为常规鼻、鼻窦手术的补充。图1鼻内镜图2鼻内镜手术器械⑴鼻剪⑵鼻骨剪⑶筛窦钳⑷倒向开口切割打孔器⑸穿刺导管针及吸
- 萎缩性鼻炎
拼音:wěisuōxìngbíyán英文:atrophicrhinitis概述萎缩性鼻炎(atrophicrhinitis)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炎症,其特征为鼻腔粘膜、骨膜和骨质发生萎缩。严重而伴有典型恶臭者,称臭鼻症(ozena)。多始于青春期,女性较男性多见。病因病理病机目前仍然不明。学说甚多,可归纳为两类:(一)原发性:认为是全身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可能与缺乏脂类及脂溶性维生素,或与营
-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手术名称: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别名:FESS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ICD编码:22.6001概述: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是鼻腔、鼻窦中最常见的疾病,二者互为因果。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因病变范围和程度的不同而不同。1997年海口会议将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分为:Ⅰ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1期:单鼻窦炎
- 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
opicsinussurgery手术名称: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别名:FESS术;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ICD编码:22.6001概述: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是鼻腔、鼻窦中最常见的疾病,二者互为因果。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因病变范围和程度的不同而不同。1997年海口会议将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分为:Ⅰ型-
- 鼻腔和鼻窦乳头状瘤
要依据病理,但尚须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CT扫描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和选择术式。疾病病因:原因不清,近年研究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病理生理:肿瘤分硬性和软性两种。前者来自鳞状上皮,属硬性外生性瘤;好发于鼻前庭,鼻中隔前部或硬腭等处。瘤体较小、色灰、质硬、呈桑椹状和局限单发,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切除的创面涂以鸦胆子油或作电凝固。应用CO2激光切割、气化或冷冻乳头状瘤,不出血,疗效好。后者来自鼻腔及鼻窦粘
- 鼻腔血管瘤摘除术
拼音:bíqiāngxuèguǎnliúzhāichúshù英文:extirpationofnasalangioma手术名称:鼻腔血管瘤摘除术别名:鼻腔血管瘤切除术分类:耳鼻喉科/鼻和鼻窦手术/鼻部肿物的手术ICD编码:21.3101概述:鼻腔血管瘤可分为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两大类,前者多发生于鼻中隔前端,后者多发生于下鼻甲及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开口处(来自上颌窦)。毛细血管瘤多较小而有蒂,亦有广
- 蝶鞍内肿瘤摘除术
部,切开黏膜与软骨膜,用分离器将切口处黏软骨膜向前、后稍加分离,露出白色软骨。再沿原切口处切开软骨,但不伤及对侧软骨膜,将切口前方附着于前鼻棘的中隔软骨保留做支架,然后分离两侧鼻中隔黏骨膜。鼻中隔鼻前庭切口(吕光宇等,1987):即在鼻内鼻中隔弧形切口的基础上,从其鼻翼底端向鼻小柱基底部做一水平切口,达前鼻孔外人中上端(图9.4.12.1-5)。注意勿切穿对侧鼻前庭,但须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软骨
- 鼻腔和鼻窦血管瘤
拼音:bíqiānghébídòuxuèguǎnliú英文: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发生于粘膜,多见于鼻腔前部与上颌窦。生长缓慢,易出血、感染、坏死。多发生于青壮年。病理上可分为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疾病描述:血管瘤为鼻腔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生于鼻窦的血管瘤则少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壮年,近年儿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鼻部血管瘤一般分为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类。
-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3.因鼻中隔脓肿形成的穿孔,不大者,俟炎症控制后1个月进行修补术。禁忌症:1.因疾病或手术形成穿孔过大且位于鼻中隔后部、筛骨垂直板已切除者不宜进行修补。2.萎缩性鼻炎形成的鼻中隔穿孔不能修补。3.鼻腔有急性炎症时不能修补。手术器械:除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器械外,尚需乳突自动拉钩、耳道皮瓣剥离器等。术前准备:1.若穿孔边缘有肉芽组织,应以20%~30%硝酸银烧灼,愈合后方能进行手术。2.鼻腔有结痂者
- 鼻中隔穿孔修复术
。3.因鼻中隔脓肿形成的穿孔,不大者,俟炎症控制后1个月进行修补术。禁忌症:1.因疾病或手术形成穿孔过大且位于鼻中隔后部、筛骨垂直板已切除者不宜进行修补。2.萎缩性鼻炎形成的鼻中隔穿孔不能修补。3.鼻腔有急性炎症时不能修补。手术器械:除鼻中隔矫正术的手术器械外,尚需乳突自动拉钩、耳道皮瓣剥离器等。术前准备:1.若穿孔边缘有肉芽组织,应以20%~30%硝酸银烧灼,愈合后方能进行手术。2.鼻腔有结痂者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