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故意伤害
摘要:故意伤害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害于自己或他人。包括人际间的伤害(如:斗殴、他杀、躯体虐待、性侵犯、忽视、遗弃、战争等,近年来倾向于将这类伤害统称为暴力)和自我伤害(如:自伤、自虐、自杀等)。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5/5/22 19:25:45 95字 ]
相关词条:
- 故意伤害
拼音:gùyìshānghài英文:intentionalinjury故意伤害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害于自己或他人。包括人际间的伤害(如:斗殴、他杀、躯体虐待、性侵犯、忽视、遗弃、战争等,近年来倾向于将这类伤害统称为暴力)和自我伤害(如:自伤、自虐、自杀等)。...
- 非故意伤害
拼音:fēigùyìshānghài英文:unintentionalinjury非故意伤害是指个体无意识的意外事故,可导致损伤、伤害或死亡。...
- 故意犯罪心理
拼音:gùyìfànzuìxīnlǐ英文:故意犯罪心理指行为人在生理、心理方面已达到法定成熟年龄,能够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有较明确的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 GB/T31180—2014儿童青少年伤害监测方法
veillance长期不间断地收集不同人群伤害的发生、死亡、伤残和直接经济损失等资料,其主要目的是阐明伤害类型-人群-时间分布的特点和趋势。2.3非故意伤害unintentionalinjury个体无意识的意外事故,可导致损伤、伤害或死亡。2.4故意伤害intentionalinjury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害于自己或他人。注:包括人际间的伤害(如:斗殴、他杀、躯体虐待、性侵犯、忽视、遗弃、战争等,...
- 品行障碍
不符合道德规范及社会准则的行为。表现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猥亵行为;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持凶器故意伤害他人;故意纵火;经常说谎、逃学,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不顾父母的禁令,常夜不归宿;参与社会上不良团伙,一起干坏事,故意破坏他人财物或公共财物。1.攻击他人或动物伤害、殴打、威胁、恐吓他人;虐待小动物...
- 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
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跌倒包括以下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倒。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急剧上升。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导致大量残疾,并且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跌倒后的恐惧心理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
- 满灌疗法
脏,她每天花大量时间洗手,洗家具,擦墙壁地板,几年不睡自己的床而与母亲同睡。觉得厨房炊具很脏而到餐馆去吃饭。全家人为此极为不安。马克斯医师自己带头,用手接触墙壁、地板、甚至鞋底,又用脏手去接触水杯,故意把杯口弄脏,再喝这杯子里的水,让病人照样去做。作完之后两小时内不准洗手,让接触脏物引起的焦虑和恐症情绪,经过两小时的延缓,自行获得部分消退。两小时后开始洗手,最初病人要洗1小时,以后洗手时间给予限制...
- 犯罪心理
拼音:fànzuìxīnlǐ英文:guiltymind犯罪心理指支配和影响主体预备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在故意犯罪中,犯罪心理的核心因素是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它是支配主体预备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动力。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形成,除了与客观环境因素有关外,也与主体的其他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错误的认识,消极的情绪状态,不良的情感、意志品质,不合理的需要和动机结构,有害的兴趣、意志品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
疾病。有关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第三十九条本法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附:刑法有关条款第一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一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
- 小肠异物
拼音:xiǎochángyìwù疾病代码:ICD:T18.3疾病分类:消化内科疾病概述:小肠内异物多为误吞或故意吞服的各种物品,前者多见于儿童、精神异常或戴义齿者,后者多见于企图自杀者。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异物的长短、大小、形状、质地和重量等密切相关。可出现腹胀、便秘,甚至呕吐;异物刺入或嵌入肠壁,可引起腹痛、感染和发热;异物损伤肠黏膜,可引起溃疡和出血。疾病描述:小肠内异物多为误吞或故意吞服的各种物...
- 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
术人员和在行业鉴定机构从事行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请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经考核可授予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具体考试、考核办法另行规定。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授予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一)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二)曾被开除公职的;(三)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四)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授予职业资格的其他情形。第十九条采取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由原颁发证书的司法...
- 胃内异物
义齿、别针、钱币、图钉、钥匙、动物骨刺等。此外手术中遗留在胃腔的异物(如器械、消毒纱布等)亦偶可见到。内源性异物系通过幽门通行穿入的如蛔虫团,胆囊穿孔入十二指肠使胆结石移入胃内。病理生理:1.误服或故意吞服误服以儿童为多见,如误服小玩具、小发卡、钥匙及硬币等,成人以义齿、动物骨等多见。故意吞服常见于罪犯、精神失常者,吞服的异物多种多样,如钢笔、缝衣针、打火机、铁钉、碎玻璃及牙刷等。2.医源性包括手...
- 犯罪预备心理
拼音:fànzuìyùbèixīnlǐ英文:犯罪预备心理是行为人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前,为实施犯罪而进行的准备活动的心理。犯罪预备是在一系列的故意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发生的。为了使犯罪获得成功,达到犯罪目的,逃避惩罚,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如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为销毁、藏匿证据所作的准备、共同犯罪中的密谋、订立攻守同盟等。犯罪预备越充分,犯罪行为的隐蔽性越大,主体的犯罪意志越坚决、犯罪的冲动越强烈...
- 肠外瘘
炎症和特异性感染,先有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腹腔脓肿的过程,脓肿自行穿破或手术切开后,开始表现为肠外瘘。(2)各种疾病引起的肠绞窄和急性穿孔。(3)肿瘤侵蚀腹壁溃破。创伤性:(1)人造瘘为治疗目的而故意造成者。(2)手术:①因肠壁的缝合不妥,致在缝合处先有肠内容物漏出成为腹内脓肿,以后再自行穿出腹壁或经手术引流而形成肠外瘘。②因误伤肠套或其血运。③继腹腔脓肿的引流以后,因引流管位置不当或其它异物的...
- 跌倒
跌倒。不包括:1)被别人加害;2)故意自害;3)跌落(入)(自):①牲畜;②燃烧的建筑物;③入火焰;④入水中(伴有淹溺或沉没);⑤机械(运转中);⑥运输车辆。跌倒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经常发生,一般不造成伤害,但由于普遍和反复发生,有时会使儿童受伤,跌倒已成为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是导致儿童发生非致命伤害和残疾的首要原因,成为儿童伤害领域的重点问题之一。WHO统计数字表明:在15岁以下儿童中,跌倒造成的非...
- 爱情沉默症
:“爱情沉默症”的表现主要有:很少对爱人说一些十分甜蜜的话;从不向爱人认错;两人从不共同讨论性生活问题;很少去想爱人需要些什么物品;常常觉得与爱人聊天是浪费时间;喜欢一个人做事,不愿与配偶商量;认为故意取悦于对方是庸俗的;搞不清爱人对自己的感情如何;爱人做了件自以为得意的事,你却不以为然,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值得庆贺;遇到矛盾或问题,夫妻俩经常生闷气;认为“在爱人面前认错也很丢人”;有些事心里很...
- 犯罪目的
拼音:fànzuìmùde英文:criminalintent犯罪目的指犯罪人犯罪活动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紧密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情况:(1)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相一致,甚至可以互相转化。(2)犯罪目的相同,而犯罪动机不同。(3)犯罪动机相同而犯罪目的不同。犯罪目的是构成某些犯罪的必要条件。反革命杀人、反革命爆炸等罪必须以反革命为目的,制造、贩卖假...
- 做作性障碍
拼音:zuòzuòxìngzhàngài英文:Fasticiousdisorder做作性障碍(Fasticiousdisorder)指患者既不是为了获得赔偿、照顾或摆脱困境,也不是为了诈病,持久而反复地故意制作成假装躯体和(或)精神症状,甚至不惜自残自伤以求产生精神症状,谋求病人身分。...
- 防止医疗事故差错注意事项
名、住院号、手术名称及规定手术时间。2.患者接到手术室,须送到规定的手术间内,并由该手术间巡回护士第二次核对以上各项。3.麻醉医师及第一助手再作第三次核对。防止摔伤碰伤患者1.接送患者出入房门时应注意保护患者头部及手足,防止碰伤。移动患者到手术台或平车时须有人扶住车身防止滚动,搬动患者时应轻巧稳妥。2.患者(特别是小儿)卧在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或手术完毕等待送回病房时,巡回护士应在旁照顾,防止坠床摔...
- 强制入睡性睡眠障碍
孩子就寝,导致小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引起入睡延迟。最终致使不用训斥、威吓等强制手段便不能使孩子上床。这种情况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渐好转。疾病描述:由于父母或照护者不适当地强迫儿童就寝,导致孩子应就寝时故意拖延或拒绝上床,如要求喝水、卫生间、讲故事或感到害怕等,引起入睡延迟。只有照护者采取训斥、威吓或殴打等强制措施才能较快入睡,以致以后不用强制手段便不能入睡。症状体征:睡眠不足可出现情绪不稳、烦燥、易...
- 伤害
在某些情况下,伤害是由于突然缺乏基本介质如氧气或热量而引起的。伤害是导致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是世界范围内令人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按伤害发生意图,可将伤害分为非故意伤害和故意伤害。前者主要包括车祸、溺水、中毒、药物反应、砸伤、穿刺伤、跌倒、爆裂伤、机械性窒息等。后者包括自杀、他伤和暴力等。在导致儿童死亡和损伤的原因中,伤害最重要,又最可预防。它已不再被视为偶然、不...
- 厌恶疗法
的主观体验。2.负性条件可以是痛苦性的刺激,也可以是治疗师否定性的态度(皱眉、摇头、训诫),或是剥夺患者的某些舒服行为(如不准看电视)。负性条件的选择事先要争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并以不引起患者太重的伤害为度。3.经过反复实施,不适行为和厌恶体验以建立条件联系。以后凡当患者欲实施或实施这一不适行为时,便会产生厌恶体验。为了避免这种厌恶体验,患者只有放弃或中止原有的不适行为。注意事项:1.训练场所应选...
- 近似回答症
拼音:jìnsìhuídázhèng英文:TalkingPastthePoint近似回答症指患者对简单问题的回答是相似而不正确,或似一个相关的问题的应答。如问:“2十2=?”,答:“5”。说明患者是理解所问问题的,但答题近似而不准确,给人一种好似故意做作的印象。因本症系Ganser首先在待审的严重罪犯中发现的,故亦称Ganser征,多见于癔症,亦见于急性精神分裂症的青春期。...
-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
拼音:shàngxiāohuàdàoyìwùnèijìngchùlǐ英文:概述:上消化道异物是指误吞或故意吞入消化道的各种物体,根据异物的成因分为两类,即外源性异物和内源性异物。根据异物的不同形状分为长条形异物、锐利异物、圆钝异物及不规则异物。根据异物停留的部位分为食管异物、胃内异物和十二指肠异物。以往,上消化道异物多经外科手术取出。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上消化道异物可以通...
- 无法判断意图的伤害
拼音:wúfǎpànduànyìtúdeshānghài英文:injury,undeterminedintent无法判断意图的伤害是指未能确定故意(自害和加害)/非故意意图的伤害事件,或伤害事件的信息还不足以使医学或法律权威机构区别是意外、自害或加害的事件。...
- 朱尔斯·博尔德特
一座与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式样相同的学院。博尔代在巴黎看见报上刊载的消息时大为感动。后来为修建这座学府,全国各方面都捐款了,但距所需经费仍远,加之法国得知比利时修建学院有许多器材非向法国购置不可,他们就故意抬高售价。比利时国会最后决定:把一笔指定建造一艘驱逐舰的专款,全部拨充此用。博尔代随返祖国。1901年,他在布鲁塞尔创建了一个狂犬病防治和细菌学研究所(1903年改名为布拉邦特巴斯德研究所)并亲任所...
- 朱尔·博尔代
一座与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式样相同的学院。博尔代在巴黎看见报上刊载的消息时大为感动。后来为修建这座学府,全国各方面都捐款了,但距所需经费仍远,加之法国得知比利时修建学院有许多器材非向法国购置不可,他们就故意抬高售价。比利时国会最后决定:把一笔指定建造一艘驱逐舰的专款,全部拨充此用。博尔代随返祖国。1901年,他在布鲁塞尔创建了一个狂犬病防治和细菌学研究所(1903年改名为布拉邦特巴斯德研究所)并亲任所...
- DDT
,属神经及实质脏器毒物,对人和大多数其它生物体具有中等强度的急性毒性。它能经皮肤吸收,是接触中毒的典型代表,由于其在常压时即使在12℃以下,也有一定的蒸发,所以吸入DDT蒸气亦能引起中毒。对人不论是故意的或是过失造成大量服用时,即能引起中毒。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150mg/kg,1次,婴儿经口,发现的最低致死剂量;LD50113mg/kg,1次,大鼠经口LD50135mg/kg,1次,...
- 滴滴涕
,属神经及实质脏器毒物,对人和大多数其它生物体具有中等强度的急性毒性。它能经皮肤吸收,是接触中毒的典型代表,由于其在常压时即使在12℃以下,也有一定的蒸发,所以吸入DDT蒸气亦能引起中毒。对人不论是故意的或是过失造成大量服用时,即能引起中毒。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150mg/kg,1次,婴儿经口,发现的最低致死剂量;LD50113mg/kg,1次,大鼠经口LD50135mg/kg,1次,...
- 犯罪行为
自主体的故意或过失,并且造成了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但按《刑法》的规定,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3)主体在故意、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但危害的社会结果尚不严重,按《刑法》规定可以不受处罚的行为。如偷盗少量财物、轻微伤害他人身体、赌博、卖淫等,应由《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或《劳动教养条例》等行政法规处罚。所以,犯罪学、犯罪心理学一般把犯罪行为统称为违法犯罪行为。...
- 犯罪能力
拼音:fànzuìnénglì英文:capaxdoli犯罪能力指行为人实施故意犯罪活动所必需的智力、体力条件和某种特殊技能,是犯罪成功的保证。各种犯罪活动从犯罪目的的确立、犯罪动机的产生、作案手段的选择到犯罪活动的实施及逃避惩处,都需要各不相同的犯罪能力。例如,对作案现场条件的观察力,对犯罪情境发生变化的应变能力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作案技术和体能。由于犯罪经历的不同,年龄、知识结构的不同,犯罪类型的不...
- 犯罪心理类型化
。国外的分类标准较繁杂,最常见的有依据犯罪人分类和犯罪行为分类两种。我国的基本分类:一是按犯罪人分类,如按性别、年龄、犯罪经历、精神状态等分类。二是按犯罪行为分类,一般有按刑法规定的标准罪名分类;按故意与过失分类;按犯罪的组织形式分类(如团伙与单人犯罪);按犯罪实施形态分类(如预谋、机遇、冲动犯罪等);近年来,我国犯罪心理学者多主张多元分类法,即按欲求指向性和犯罪动机分类,可分为物欲型、性欲型、情...
- 犯罪表态
拼音:fànzuìbiǎotài英文:犯罪表态指与国家的刑事活动的准备相对抗的反社会态度,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准备倾向。只有故意犯罪才存在犯罪态度。不同犯罪人的犯罪态度差异较大。犯罪态度的形成,是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影响,在较长时间的犯罪经历中逐渐形成。犯罪态度是由犯罪认知,反社会情感和犯罪行为倾向性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 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
政许可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四)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关行政许可、批准证明文件或者其他资格的;(五)在行政处罚案件查办过程中,伪造或者故意破坏现场,转移、隐匿、伪造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以及拒绝、逃避监督检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擅自动用查封扣押物品的;(六)因药品、医疗器械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刑事处罚的;(七)其他因违反法定条件、...
- 神经性厌食症
拼音:shénjīngxìngyànshízhèng概述:神经性厌食症又名精神性厌食症,属精神性的进食障碍、以故意节食致体重减轻为特征。病因病理病机:本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有关的病因假设较多,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均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患者的同胞姐妹中,同病者有6%~IO%,远高于正常人群的预期患病率。说明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患者有严重的体温调节障碍和月经...
- 切割女性生殖器零容忍国际日
II型切割)-切除阴蒂,同时部分或全部切除小阴唇;?类型III(III型切割)-切除部分或全部外生殖器并缝合/缩小阴道开口(锁阴术)。重要事实:?女性生殖器切割包括出于非医疗原因对女性生殖器官带来故意伤害或改变的所有程序。?对于女童和妇女来讲,该切割程序没有任何健康效益。?女性生殖器切割的程序可能引起严重的出血和泌尿问题,并在今后造成潜在分娩并发症和新生儿死亡。?估计全世界目前有1亿至1.4亿女童...
- 儿童溺水
1)、用淹溺和沉没方式加害(X92);非故意性溺水包括意外淹溺和沉没(W65~W74)、自然灾害(X34~X39)和水上运输事故(V90~V92);意图不确定溺水(Y21)。在全球范围内,溺水是儿童伤害的第二位死因,而在东南亚国家,溺水是儿童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17.5万名0~19岁儿童青少年因溺水死亡,其中97%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但死亡并非溺水的唯一结局,2004年全球0~14岁儿...
- 弹响肩胛
肋骨肿瘤或其他发育性形态异常等。弹响肩胛的临床表现:患者上肢在某种活动姿势(角度)下可出现钝性或清脆的响声及弹跳感,此时可伴有疼痛或不适感等一般症状;其中约半数病例在静止时亦有异常感觉,以致患者常常故意活动肩胛骨而使其出现摩擦声。检查:为清楚病因,可行肩胛骨X线检查,拍摄正、侧位X片,必要时可行CT及MRI检查。诊断:弹响肩胛诊断并不难,但需清楚病因,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弹响肩胛的治疗:弹响肩胛...
- 弹响肩胛骨
肋骨肿瘤或其他发育性形态异常等。弹响肩胛的临床表现:患者上肢在某种活动姿势(角度)下可出现钝性或清脆的响声及弹跳感,此时可伴有疼痛或不适感等一般症状;其中约半数病例在静止时亦有异常感觉,以致患者常常故意活动肩胛骨而使其出现摩擦声。检查:为清楚病因,可行肩胛骨X线检查,拍摄正、侧位X片,必要时可行CT及MRI检查。诊断:弹响肩胛诊断并不难,但需清楚病因,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帮助。弹响肩胛的治疗:弹响肩胛...
- 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
预技术指南一、前言:伤害(Injury)是机体急性暴露于物理介质如机械能、热量、电流、化学能和电离辐射,并与之发生作用,作用数量或速度超过了机体的耐受水平而导致的机体损伤。在某些情况下,伤害是由于突然缺乏基本介质如氧气或热量而引起的。伤害是导致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第一位死因,是世界范围内令人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按伤害发生意图,可将伤害分为非故意伤害和故意伤害。前者主要包括车...
- 自杀
未遂。自杀不仅伤害本人,还至少对其有关的6个人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对社区和家庭在心理、社会交往及经济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自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问题之一。自杀是指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根据自杀发生的情况,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三种形式。自杀意念系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未遂是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则为采取...
- 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
者放松,手术者将患者下颌后部下压并抬高颏部,使髁突向下达关节结节下方,然后向后推,使髁突回到关节窝内。髁突回到关节窝内时可听到弹响声,同时患者升颌肌群自动收缩,上、下牙闭合,此时易咬伤手术者的手指,故意复位后拇指应立即滑向口腔前庭。复位后要限制上颌运动,用弹性绷带固定下颌2-3周,开口度不宜超过1.5mm。预后及预防:无特殊特别提示:1、预防本病的关键是避免外伤,医治复发性脱位。该病主要由大开口、...
- 医疗事故
确保其执业的合法。从医疗实践看,最常用、最直接的是部门关于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管理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三)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过失”造成的,即,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而不是有伤害患者的主观故意;对患者要有“人身损害”后果。这是判断是否是医疗事故至关重要的一点。(四)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是判定是否是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存在过失行为,但是并没有给患者造成损害后果,这种情况...
- 生长激素缺乏症
在外界不良因素消除或原发疾病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诊断检查:实验室检查:1、生长激素刺激实验生长激素缺乏症的诊断依靠GH测定,正常人血清GH值很低,且呈脉冲式分泌,受各种因素影响,故随意取血测血GH对诊断没有意义,但若任意血G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10μg/L),可排除GHD。因此,怀疑GHD儿童必须作出GH刺激试验,以判断垂体分泌GH的功能。生理试验系筛查试验、药物试验为确诊试验。一般认为在试验...
- 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
天性缺失Z91.0非药物和生物制品过敏个人史Z91.1不服从医疗和医疗制度个人史Z91.2个人卫生不良个人史Z91.3有害健康的作息安排个人史Z91.4心理创伤个人史,不可归类在他处者Z91.5自我伤害个人史Z91.6其他身体创伤个人史Z91.8其他特指危险因素个人史,不可归类在他处者Z92.0避孕个人史Z92.1长期(近期)使用抗凝血药个人史Z92.2长期(近期)使用其他药剂个人史Z92.3辐射...
- 儿童溺水干预技术指南
1)、用淹溺和沉没方式加害(X92);非故意性溺水包括意外淹溺和沉没(W65~W74)、自然灾害(X34~X39)和水上运输事故(V90~V92);意图不确定溺水(Y21)。在全球范围内,溺水是儿童伤害的第二位死因,而在东南亚国家,溺水是儿童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全世界每年有17.5万名0~19岁儿童青少年因溺水死亡,其中97%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但死亡并非溺水的唯一结局,2004年全球0~14岁儿...
- 攻击行为
者向受害者道歉。2、表达性攻击及其干预儿童的表达性攻击表现在口头上和行为上,包括骂人、说别人坏话、嘲笑别人、把别人推倒、在别人的画上乱涂、把别人的积木推倒等。这类攻击的共同特征是攻击者并不具有攻击的故意,而只是想从攻击中得到快乐,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类攻击行为,如果不加注意,极易发展为敌意性攻击。家长的干预措施包括:(1)设法转移攻击者的攻击目标。(2)告知攻击者其行为的不良后果。(3)引导儿童之...
- 甘肃省药品监督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实施标准(试行)
违法购进的药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2倍或3倍罚款。违法购进药品货值金额在1万元以上,符合从重处罚情形的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3倍或4倍罚款。明知供货方无生产经营资格,故意从非法渠道购药或从非法渠道购进特殊管理药品的没收违法购进的药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货值金额4倍或5倍罚款;吊销许可证或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7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许可证或者...
- 药品管理法
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认可的,本法规定,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是以假药论处的情形。广告法也有相似的规定:“食品、酒类、化妆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现实中故意以保健食品等非药品与药品相混淆情况较多,这类非药品广告宣传中常常宣称本产品具有治疗功效,甚至在广告中宣称其“包治百病”。以上这些情况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误导费者的违法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违反广...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认可的,本法规定,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是以假药论处的情形。广告法也有相似的规定:“食品、酒类、化妆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现实中故意以保健食品等非药品与药品相混淆情况较多,这类非药品广告宣传中常常宣称本产品具有治疗功效,甚至在广告中宣称其“包治百病”。以上这些情况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误导费者的违法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违反广...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