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痰丸

目录

1 拼音

gǔn tán wán

2 概述

滚痰丸同名方剂约有四首,其中《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大黄(酒蒸)15g、片黄芩(酒洗净)15g、礞石(一两捶碎,同焰硝一两,投入小砂石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混固定,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3g)、沉香2g。泻火逐痰。主治实热老痰证。

3 《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方之滚痰丸

该方剂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着强大的调节功能,因此对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应有一定治疗作用;同时该方剂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损伤、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这也有利于从病因上对上述疾病进行治疗;该方剂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还有一定的促进和调节作用,故而可解除“胸脘痞闷,噎息烦闷,大便秘结”等症状。[1]

3.1 别名

沉香滚痰丸(《墨宝斋集验方》卷上)、礞石滚痰丸(《痘疹金镜录》卷上)。

3.2 处方

大黄(酒蒸)、片黄芩(酒洗净)各250克 沉香15克 礞石30克(捶碎,焰消30克,入小砂罐内,及稍盖之,铁线练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一方加朱砂60克研为细末为衣

大黄(酒蒸)15g、片黄芩(酒洗净)15g、礞石(一两捶碎,同焰硝一两,投入小砂石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混固定,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3g)、沉香2g。[2]

大黄8两,黄芩8两,沉香半两,青礞石(消煅)1两。

3.3 功能主治

降火逐痰。治实热老痰,发为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痰闭子宫不孕,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有力者。现用于精神病、癫痫身体壮实者。

泻火逐痰。主治实热老痰证。癫狂惊悸,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鸣,或绕项结核,或口眼蠕动,或不寐,或梦寐奇怪之状,或骨节卒痛难以名状,或噎息烦闷。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3]

痰证,变生千般怪症。头风目眩,耳鸣,口眼蠕动,眉棱耳轮痛痒;四肢游风,肿硬;噫气吞酸,心下嘈杂,心气疼痛,梦寐奇怪,手麻臂痛,口糜舌烂喉闭,或绕项结核,胸腹间如二气交纽,噎塞烦闷,失志癫狂,心下怔忡,喘咳呕吐等证。

3.4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临卧用茶清或温水送下,量虚实加减服。

上为细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8~10g,量虚实加减服,清茶、温水送下,临卧食后服。[3]

沉香滚痰丸(《墨宝斋集验方》卷上)、礞石滚痰丸(《痘疹金镜录》卷上)。本方原文为:甑里翻身甲挂金,于金头戴草堂深。相逢二八求斤正,消煅青礞倍若沉。十七两中零半两,水丸桐子意常斟。千般怪证如神效,水泻双身却不任。《伤寒大白》有黄柏。

3.5 方解

方中礞石驱逐顽痰,力甚猛峻;大黄荡涤陈积,开下行之路,黄芩清上焦之火,消除成痰之因,二味用量独重,有正本清源之意;沉香调达气机,为诸药之开导。四药共奏降火逐痰之效。

本方是治疗实热老痰之峻剂。实热老痰,久积不去,变幻多端。上蒙清窍,则发为癫狂,昏迷;扰动心神,则为惊悸怔忡,梦寐怪状;内壅于肺,则为咳嗽痰稠,甚则噎息烦闷;留于经络、关节,则为口眼蠕动,或骨节卒痛,或绕项结核等。治宜荡涤实热,攻逐顽痰。方中以礞石为君,取其燥悍重坠之性,善能攻坠陈积伏匿之老痰,与焰硝同煅,其攻逐下行之性尤强。制以硝石,使木平气下,而痰积通利,诸症自除。臣以大黄之苦寒,荡涤实热,开痰火下行之路。佐以黄芩苦寒泻火,专清上焦气分之热;复以沉香降逆下气,亦为治痰必先顺气之理。4药相伍,泻火逐痰之力较猛,可使痰积恶物自肠道而下。对于形气壮实、痰火胶固为病者,用之最宜。[3]

3.6 运用

1.本方所致诸症均属实热顽痰为患。以舌苔黄厚,脉滑数有力为证治要点。因本方药力较峻,凡中气不足,脾肾阳虚、孕妇等,皆应慎用。[3]

2.幻视:一妇病热,目视壁上,皆是红莲花满壁,医用滚痰丸下之,愈。

3.癫症:神呆,忽啼忽笑,言语无序,脉沉兼滑,系顽痰实火,胶结为患,症非虚寒可比,治法不嫌其峻。兹用滚痰法主之:青礞石三两,焰消一两,大黄八两(酒蒸),淡黄芩八两(酒洗),沉香一两(研)。先将上两味同入瓦罐内,以盐和泥封固。入火煅至石如黄金色为度,用清水飞净,和后药三味水泛为丸。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4.痰饮喘咳:高年久不更衣,痰气上窒。滚痰丸投之。

5.癫痫:杨某某,男,8岁。两年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吐血涎沫,四肢抽搐,甚则小便失禁。经服用苯妥英钠等,病情有所好转。但持续服用数月而出现痴呆,语无伦次,因而停药。近半年来又复发如初,现每日发作二三次。醒后神志恍惚,站立不稳,时喃喃自语,傻笑,答非所问,流涎,质粘稠,味臭秽。饮食一般,大便数日一行,干燥。舌质黄腻,脉滑数有力。此系痰火为患,宜重投泻火涤痰之剂。处方:大黄20g(后下),礞石(火消煅)20g,黄芩10g,沉香4g。服药三剂,痫证发作每日减为一次,发作持续时间也有所缩短,流涎大减,大便正常。以上方加法夏9g,贝母6g,白附子6g,枳实9g,菖蒲6g,胆星6g,僵蚕9g,朱茯神9g,远志6g,苦参9g,服药三剂,诸症大减,行走自如,未再流涎。有时夜间突发惊恐,但痫证未再发作。唯痴呆、傻笑仍同前。此病系痰火扰心,迷闷孔窍,日久损伤神明,非药物短时间所能奏效。遂嘱其服用成药定痫丸或紫金锭以根除病因。随访至今,未复发。

3.7 现代适应证

[3]

适应证:精神分裂症、癫痫、神经官能症等属痰火内闭者,均可应用。

3.7.1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为人的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互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脱离现实环境。其病因机理不太清楚,大概分下列几方面: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常见于家庭纠纷、恋爱挫折、突然失去亲人、激烈思想斗争等;其次见于躯体因素如外伤、内分泌变化等。③本人的性格及神经类型,如孤僻、内向、多疑等。④大脑特异性病理形态。⑤中枢胺类化合物如儿茶酚胺、5-HT等代谢异常,有病理性甲基转移学说、多巴胺活性过度假说、中枢5-HT与去甲肾上腺素通路障碍学说等,这些发病机理学说仍需进一步研究。

3.7.2 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或恐惧等因素有关,使大脑皮层抑制功能不足而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烦躁、入睡困难或睡眠浅或失眠;其次是大脑皮层兴奋功能不足,表现精神不振、没情绪、乏力、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工作难以持久等,上述两种情况也可同时存在;但要除外某些器质性疾病,如脑肿瘤等引起的神经衰弱综合征。

3.7.3 癫痫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以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间断性发作为特征。脑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是癫痫发作的病理基础,由于脑病变及放电起源部位不同,癫痫发作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精神、行为和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癫痫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或综合征。常出现特征性脑电图改变,如尖波、棘波、棘-慢或尖-慢综合波。其常见病因有4种:①除可疑遗传因素外,无其他明显病因。②各种明确或可能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脑结构异常或影响脑功能的各种因素,颅内感染、肿瘤、胞血管意外、变性疾病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③隐源性,无明确原因。④状态关联性,如高热、缺氧、电解质失调、药物过量等。癫痫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颇多,推测为异常神经元集合体高度同步化电活动的结果。基因遗传及突变导致离子通道蛋白异常,使细胞兴奋性异常、电活动异常、抑制性神经介质释放减少是重要原因。另外,癫痫病理灶、致癫灶导致痫性放电也是其机理之一。

3.8 药理作用

[4]

3.8.1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礞石无论是青礞石或金礞石多为黑云母片岩,其主要成分有钾、镁、铁、钴的硅酸盐[K(Mg·Fe)2(AlSi3O10) (OH·F)2],尚含有钛、锰、锌、钙等杂质;焰硝即硝石,为含有钾、钠、钙、镁的硝酸盐,主要成分为KNO3,尚含有KCl、NaCl、水等杂质。前者为强碱弱酸性盐,不易溶解于水,而后者为强碱强酸性盐,易溶于水,二者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可形成以硝酸盐为主的化合物,易溶于水,即K+、Na+、Mg2+、Fe3+、Zn2+、Al3+、Ca2+、Mn2+及钛等离子和硝酸基、硅酸基,后者有可能分解为Si、N2、O2等。K+、Na+、Ca2+、Mg2+为体内主要无机盐金属阳离子,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与动作电位的形成,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特别是血钠降低时可产生脑细胞及脑组织水肿,继而产生颅内高压,临床上出现头痛、记忆力减退、神志混乱等症状。Na+除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外,主要是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是不可缺少的。低钾时肌肉松弛无力,严重时出现超极化阻滞,同时低钾时直接影响细胞Na+、Ca2+通透性。镁是体内许多酶系的辅助因子或激动剂,可启动体内300多种酶,参与生命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许多重要代谢过程,离子的转运、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递均与镁有关;Mg2+对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肌肉和心肌等均有抑制作用,低Mg2+时神经、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应激性增高,表现为肌肉震颤、手足搐搦、精神错乱、昏迷甚至惊厥和癫痫发作。低Mg2+常伴低Ca2+和低K+血症,Ca2+除参与成骨及凝血功能外,还是调节细胞功能的信使,细胞外Ca2+为第一信使,细胞内Ca2+为第二信使,对肌肉收缩的兴奋一收缩耦联因子、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刺激-分泌偶联因子、体温中枢调定点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Ca2+还参与酶活性的调节,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低Ca2+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引起抽搐。铁在体内参与酶的构成和激活,铁与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10多种酶关系密切,铁形成细胞色素系统、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这些酶均是重要的电子传递物质,参与很多生化反应体系。锰与SOD、精氨酸酶等10多种酶密切相关,这些酶对脂质过氧化过程均有抑制作用,锰与铁以及形成的酶类(含Mn和Zn的SOD,含铁的CAT、过氧化物酶)对体内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自由基使细胞膜不饱和脂肪酸产生LPO,改变细胞膜的功能和结构,被认为是很多严重疾病如精神病、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当锰缺乏时可影响大脑功能,出现呆滞、共济失调、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最近研究证明癫痫与缺铁有关,以铁治疗有效,严重缺铁时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这与脑内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有关。由上述分析可见古人用礞石与焰硝混合加热治疗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是十分有道理的。臣药大黄具有抗精神病作用和雌激素样作用,同时作用于中枢而具有解热作用。佐药黄芩具有解热和镇静作用,同时其所含黄芩苷能缩小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梗死的体积,减轻WBC浸润程度,使缺血区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细胞间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沉香以苯提取物组分具有明显催眠及镇静作用。

3.8.2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礞石及焰硝所含有的K+、Na+、Ca2+、Mg2+、Fe2+、Mn2+等能参与体内数百种酶的构成和启动,对肝胆及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必然产生积极影响,特别是低K+使肠肌麻痹,缺铁可使胃酸分泌减少,易发生胃炎及吸收障碍,这里不再赘述。臣药大黄对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减轻肝细胞肿胀、坏死和变性,明显降低ALT;大黄通过促进肝细胞RNA合成及肝细胞再生,刺激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繁殖;促进肝脏血液循环,改善肝微循环而具有保肝作用;能疏通肝内毛细胆管,促进胆汁分泌,消除胆汁淤积,促进胆囊收缩,松弛Oddi's括约肌而具有利胆作用;大黄鞣质对胃溃疡能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游离酸度,促进胃黏膜生成PGE,增强胃黏膜的屏障作用,同时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因而具有抗溃疡作用;大黄对多种胰酶均具有抑制作用,因而具有抗胰腺炎的作用;大黄所含结合型蒽苷经小肠吸收分解后能促进肠蠕动,其所含蒽酮类具有胆碱样作用,可刺激肠平滑肌上M胆碱受体,加快肠蠕动,还能抑制肠黏膜上Na+-K+-ATP酶,抑制Na+的吸收,使肠道高渗、肠蠕动加快,因此具有泻下作用。佐药黄芩茎叶黄酮可增加肝匀浆中GSH-Px的活性,明显降低LPO含量,抑制肝脂质过氧化作用,因此对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芩及黄芩素还有利胆作用;黄芩煎剂、汉黄芩素等对回肠运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明显拮抗乙酰胆碱所致肠痉挛,使其紧张下降低、收缩幅度变小。沉香水煎剂及水煎醇沉液能抑制回肠自主性收缩,拮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性收缩,对胃窦环形肌收缩也有抑制作用。

3.8.3 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礞石与焰硝混合加热后产生的K+、Na+、Ca2+、Mg2+、Mn2+、Fe2+等对心血管有显著影响,特别是K+低时直接影响心肌膜电位,使心肌兴奋性升高、传导性下降、自律性升高,同时Na+、Ca2+的通透性增强,所以极易引起心律失常,加大洋地黄的毒性。低Na+或高Na+均可增加心脏前负荷。Mg2+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维持酶活性,维持可兴奋性细胞的兴奋性及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当低Mg2+时Na+-K+泵失灵,心肌兴奋性升高,低Mg2+可阻断Na+,使心肌自律性升高,低Mg2+常引起低K+,间接使心肌兴奋性和自律性升高,从而引起早搏、室速甚至室颤等心律失常;同时低Mg2+时离子泵失灵,细胞内Na+、Ca2+增加,K+减少导致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发生动脉硬化;低Mg2+可引起冠状血管痉挛和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心肌变性坏死,严重时可发生心肌梗死。因此君药礞石与焰硝化学反应的产物对心脏、血管功能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臣药大黄能明显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因而具有降压作用;大黄素能抑制动脉壁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大黄蒽醌类、儿茶素等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有力地防止动脉硬化;大黄能抑制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血流稀释,从而降低血黏度,改善微循环障碍,同时能降低RBC压积,改善血液流变性;大黄又有止血作用,其止血有效成分为d-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凝血酶Ⅲ活性,收缩局部出血的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因而具有止血作用。佐药黄芩及黄芩苷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内SOD及GSH-Px的活性,对心肌有保护作用;黄芩的多种制剂对多种原因所致高血压均有降压作用,并有利尿作用;黄芩还能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其所含黄芩素、汉黄芩素、白杨素等多种成分均能或分别抑制ADP、胶原、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黄芩苷、黄芩素还能抑制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变,对内毒素诱发的DIC则有防止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减少而具有抗凝作用。

3.8.4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君药礞石及焰硝混合加热后的产物含大量Ca2+、Mg2+、Zn2+、Fe2+、K+、Na+等离子,其中Ca2+可降低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防止渗出,控制炎症。Mg2+不仅可启动体内300多种酶,参与生命的各个环节,重要的是Mg2+是DNA相关酶系中的主要辅助因子,在胞浆中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对氧化应激的耐受性,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同时在细胞核中维持DNA结构、DNA复制的保真度,启动修复DNA的过程。而Fe2+、Mn2+、Zn2+、Se2+等在体内自由基的生成和消除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如Zn构成SOD,Fe2+构成TXA、过氧化物酶,Mn构成SOD,Se构成GSH-Px,这些酶均能起到抗氧化损伤及消除自由基的作用。臣药大黄煎剂能抑制多种渗出性炎症,大黄素对炎症的早期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游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抑制炎性因子,对白三烯B4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能激活单核细胞分泌TNF-α、IL-1、IL-6、IL-8,同时还能抑制内毒素诱导的上述因子的分泌,协调PHA激活单核细胞分泌IL-2及INF-γ;大黄能清除氧自由基、超氧阴离子、H2O2和其他活性氧,抑制脂质过氧化,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佐药黄芩煎剂及其所含黄芩新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素等均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黄芩苷、黄芩素可通过多个环节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所产生的炎性介质的释放,不同程度地抑制PGE和白三烯的生成,从而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及WBC趋化作用,因而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黄芩苷具有明显抗氧化损伤作用,能抑制LPO、MDA生成,清除羟自由基,黄芩苷在体内易与Zn2+、Cu2+螯合形成黄芩苷铜、黄芩苷锌,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比黄芩苷更强。

3.8.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礞石、焰硝混合加热后的产物含有大量的Ca2+、Fe2+、Zn2+。Ca2+低下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缺铁时细胞免疫功能下降,Zn2+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其趋向活力和杀菌功能,同时缺Zn2+引起免疫器官肠系膜淋巴结、脾脏、胸腺重量减轻,使T细胞功能不全、免疫反应明显降低,因此君药化学反应后产物所含的微量素对免疫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臣药大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大黄对肠黏膜及脑细胞可能发挥多项免疫调节作用,能促进巨噬细胞内Ca2+释放,也促进外Ca2+内流,大黄素还能协调PHA激活单核细胞分泌IL-2及IFN-γ,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大黄可保护骨髓血细胞免受免疫抑制剂的破坏。佐药黄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多型变态反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Ⅰ型变态反应作用显著。其主要抑制环节为:①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黄芩苷及黄芩苷锌不仅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而且可减少慢反应物质(SRS-A)的含量。②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黄芩苷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PGE2合成。另有研究表明黄芩还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芩苷锌络合物能明显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并使血清溶菌酶含量及RBC补体C3bR酵母花环形成百分率明显提高;黄芩苷剂量在10~320μg/ml范围内能明显增加NK细胞的活性,剂量过大则相反;黄芩苷及黄芩苷元能抑制免疫缺陷病毒( HIV-1)及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酶(HIV-IRT)的活性。

3.9 各家论述

1.《玉机微义》:此以大黄、黄芩为君,大泻阳明湿热之药,礞石以坠痰,沉香则引诸气上而至天,下而及泉为使也,以上二方有实热者可用。

2.《医方考》:大黄能推荡,黄芩能去热,沉香能下气,礞石能坠痰。是方乃攻击之剂,必有实热者始可用之,若与虚寒之人,则非宜矣。又礞石由焰消煅炼,必陈久为妙,若新煅火毒未除,则不宜服。

3.《摄生秘剖》:痰不自动,因气而动;气不自升,因火而升;积之既久,依附肠胃,回薄曲折,处以为栖,治之窠臼,谓之老痰。其变现之症,种种怪异,难以测识,莫可名状。非寻常药可能疗也。隐君见及此,故用大黄为君,以开下行之路;黄芩为臣,以押上潜之火;礞石慓悍之性,游行肠胃,踵其回薄曲折之处,荡而涤之,几于剖刮肠剖骨之神,故以为佐;奔驰于上中下三焦间、飞门、魄门之窍者,沉香之力,故以为使。必须服之得法,则效如响应,用水一口送过咽,即便仰卧,令药在咽膈间,徐徐而下,半日不可饮水,不可起身坐行言语,直待药气除逐上焦痰滞,然后动作。大抵服罢,喉间稠粘壅塞不利者,乃痰气泛上,药力相攻耳,少顷,药力既胜,自然宁贴。

3.10 附录

按:《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引本方有“百药煎”。

3.11 摘录

《玉机微义》卷四引《养生主论》

4 《镐京直指》方之滚痰丸

4.1 处方

青礞石4钱,沉香8分,制锦纹5钱,广木香1钱,黄芩1钱5分,枳实2钱。

4.2 功能主治

顽痰怪症,睡醒神浊,妄言不觉,便闭气逆,痰火上壅。

4.3 摘录

《镐京直指》

5 《准绳·类方》卷二引《养生主论》方之滚痰丸

5.1 方名

滚痰丸

5.2 别名

神秘沉香丸、沉香礞石滚痰丸

5.3 组成

大黄(蒸少顷,翻过再蒸少顷,即取出,不可过)8两,黄芩8两,青礞石(消煅如金色)5钱,沉香5钱,百药煎(此用百药煎,乃得之方外秘传,盖此丸得此药,乃能收敛周身顽涎,聚于一处,然后利下,甚有奇功,曰倍若沉者,言五倍子与沉香,非礞倍于沉之谓也)5钱。

5.4 主治

痰之为病,或偏头风,或雷头风;或太阳头痛,眩晕如坐舟车,精神恍惚;或口眼瞤动,或眉棱耳轮俱痒,或颔腮四肢游风肿硬,似疼非疼;或浑身燥痒,搔之则瘾疹随生,皮毛烘热,色如锦斑;或齿颊似痒似痛而无定所,满口牙浮,痛痒不一;或嗳气吞酸,鼻闻焦臭,喉间豆腥气,心烦鼻塞。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因喷嚏而出,或因举动而吐,其痰如墨,又如破絮,或如桃胶,或如蚬肉;或心下如停冰铁,闭滞妨闷,嗳嚏连声,状如膈气;或寝梦刑戮刀兵剑戟,或梦入人家,四壁围绕,暂得一窦,百计得出,则不知何所;或梦在烧人地上,四面烟火枯骨,焦气扑鼻,无路可出;或不因触发忿怒悲啼下泪而寤;或时郊行,忽见天边两月交辉,或见金光数道,回头无有;或足膝酸软,或骨节腰肾疼痛,呼吸难任;或四肢肌骨间痛如击戳,乍起乍止,并无常所;或不时手臂麻疼,状如风湿,或卧如芒刺不安,或如毛虫所螫,或四肢不举,或手足重滞;或眼如姜蜇胶粘痒涩,开合甚难;或阴晴交变之时,胸痞气结闭而不发,则齿痒咽痛,口糜舌烂,及其奋然而发,则喷嚏连声,初则涕唾稠粘,次则清水如注;或眼前黑暗,脑后风声,耳内蝉鸣,眼瞤肉跳。治之者或曰腠理不密,风府受邪;或曰上盛下虚,或曰虚,或曰寒,或曰发邪,病势之来,则胸腹间如有二气交纽,噎塞烦郁,有如烟上冲头面烘热,眼花耳鸣,痰涎涕泪,并从肺胃间涌起,凛然毛竖,喷嚏千百,然后遍身烦躁,则去衣冻体,稍止片时,或春、秋乍凉之时,多加衣衾,亦得暂缓,或顿饮冰水而定,或痛一醉而宁,终不能逐去病根。

5.5 用法用量

食后、空心白汤送服。一切新旧失心丧志,或癫或狂,每服100丸;气盛能食,狂甚者,加20丸,临时加减消息之;一切中风瘫痪,痰涎壅塞,大便或通或结者,每服80-90丸,或加至百丸,永无秘结之患;一切阳证风毒脚气,遍身游走疼痛,每服80-90丸,未效,加至百丸;一切无病之人,遍身筋骨疼痛不能名者,或头疼牙痛,或摇或痒风注等证,风寒鼻塞,身体或疼或不疼,非伤寒证者,服80-90丸,痰盛气实者加之;一切吞酸嗳逆,膈气及胸中疼闷,腹中气块冲上,呕沫吐涎,状如反胃,心下恍惚,如畏人捕,怵惕不安,阴阳关格,变生乖证,食饥伤饱,忧思过虑,心下嘈杂,或痛或哕,或昼夜虚饱,或饥不喜食,急慢喉闭,赤眼,每用加减服;一切新旧痰气喘嗽,或呕吐,头运目眩,加减服之;一切腮颔肿硬,若瘰疬者,及口糜舌烂,咽喉生疮者,每服60-70丸,加蜜少许,一处嚼碎噙化,睡时徐徐咽之;一切男妇大小虚实,心疼连腹,身体羸瘦,发时必呕绿水黑汁冷涎,乃至气绝,心下温暖者,量虚实加减服之;若事属不虞之际,至于百丸,即使回生,未至颠危者,虚弱疑似之间,只服30丸或50丸,立见生意,然后续续进之,以愈为度,兼服生津化痰,温中理气之药;一切荏苒疾病,凡男妇患非伤寒内外等症,或酒色过度,或吐血,或月事愆期,心烦志乱,或腹胀胁痛,劳倦痰眩,或暴行日中,因暑伏痰,口眼斜,目痛耳愦鼻塞,骨节痠疼,干呕恶心,诸般内外疼痛,百药无效,众医不识者,依前法加减服之。大抵服药,须临卧在床,用熟水一口许咽下便卧,令药在喉膈间徐徐而下;如日间病出不测,疼痛不可忍,必欲急除者,须是一依前卧法服,大半日不可食汤水及不可起身行坐言语,直候药丸除逐上焦痰滞恶物,过膈入腹,然后动作,方能中病,每夜须连进2次,次日痰物既下,3-5次者,仍眼前数,下5-7次或直下2-3次而病势顿已者,次夜减20丸;头夜所服,并不下恶物者,次夜加10丸;人壮病实者,多加至百丸,惟候虚实消息之。或服过仰卧,咽喉稠粘,壅塞不利者,痰气泛上,乃药病相攻之故也;少顷,药力即胜,自然宁贴。往往病久结实于肺胃之间,或只暴病全无泛滥者,服药下咽即仰卧,顿然百骸安静,五脏清宁,次早先去大便1次,其余遍数皆是痰涕恶物,看什么粪,用水搅之,尽是痰片粘涎,或稍稍腹痛,腰肾拘急者,盖有一种顽痰恶物,闭气滑肠,里急后重者,状如痢疾,片饷即已,若有痰涎易下者,快利不可胜言,顿然满口生津,百骸爽快,间有片时倦怠者,盖因连日病苦不安,一时为药力所胜,气体暂和,如醉得醒,如浴方出,如睡方起,此药并不洞泄刮肠大泻,但取痰积恶物,自肠胃次第而下,腹中糟粕,并不相伤,其推下肠腹之粪,则药力所到之处,是故先去其粪,其余详悉,不能备述者,当自知之。

5.6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5.7 附注

神秘沉香丸(原书同卷)、沉香礞石滚痰丸(《不居集》下集卷八)。

6 《普济方》卷三七四方之滚痰丸

6.1 方名

滚痰丸

6.2 组成

江子、半夏朱砂、腻粉、雄黄、郁金(或加南星尤妙)各等分。

6.3 主治

小儿喉中涎响,手足瘈疭,目睛上视,即急慢惊风证。

6.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用薄荷汤送下。量大小加减服之,利痰涎为度,未利再服。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饭为丸,如麻子大。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605.
  2. ^ [2]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601-602.
  3. ^ [3]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602.
  4. ^ [4]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602-6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