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骨膜下脓肿 (最后修订于2009/1/20 23:21:48)[共639字]
摘要: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概述]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或急性融合性乳突炎时,乳突腔内蓄积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皮质破溃区流入耳后骨膜下方,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脓肿穿破骨膜和皮肤则形成耳后娄管,可长期不愈。本病儿童多见。[症状体症]1.高热、耳痛、全身不适等症状。2.耳后红肿、压痛明显、有波动感、耳廓被推向前外方。3.脓肿诊断性穿刺,可抽出脓液。[治疗原则]1.全身使用足量、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2.局部切开排脓。3.尽早施行乳突手术,清除中耳病变症状体征骨膜下脓肿患牙的持续性、搏动性跳痛更加剧烈,患者感到极度痛苦。患牙更觉高起、松动,轻触患牙即感觉疼痛难忍,叩痛(+++),松动III度影响睡眠和进食,还可伴有体温升高、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的病倒可在相应的颌面部出现蜂窝织炎、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有明显的压痛,扪诊深部有波动感。治疗方案[应急处理]:1、开髓引流;2、切开排脓;3、安抚治疗;4、调牙合;5、消炎止痛;6、针刺镇痛。[治疗方法]牙髓病可以根据牙髓受损的程度进行治疗,一般临床上不能准确地作出牙髓改变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而是通过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选择两类不同的治疗方法:1、诊断牙......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左眶顶壁骨膜下脓肿并突发失明1例
样密度影;右侧前组筛窦部分气房混浊,右侧额窦、蝶窦黏膜环状增厚;各组副鼻窦骨壁未见明显骨质增生或破坏,亦无明显变形;左侧上鼻道闭塞,中鼻道不畅。CT提示:(1)左眼球后眶上壁下方条片状阴影考虑为骨膜下脓肿,并左侧眼睑部(眶隔前)蜂窝织炎;(2)全组副鼻窦炎,以左侧为甚。手术所见:经左眼结膜上穹隆切开脓肿,引流出黄色脓液。 2讨论 眶内骨膜下脓肿较少见,是眶内感染的一种类型,在CT、MR常规应
- 右耳慢性中耳乳突炎并耳后骨膜下脓肿、乙状窦脓肿1例
乙状窦前移,鼓室腔较小,将已腐蚀部分的砧骨和锤骨头去掉,见鼓室腔内有肉芽组织和坏死物,彻底清理,请脑外科主任阅CT片后,决定试穿小脑,看有无小脑脓肿形成,试穿小脑未抽出脓液,术后无面瘫和眼震,术后耳后放置引流条。术后诊断:右慢性中耳乳突炎,耳后骨膜下脓肿,乙状窦脓肿,迷路炎。术后用大量的通过血脑屏障的药静点,半个月时,复查CT,未形成小脑脓肿,1个月时复查CT:回报为颅内CT扫描未见异常。一个半
- 耳后骨膜下脓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有哪些?
耳后骨膜下脓肿或称耳后脓肿,此病偶而可由外耳道疖肿引起,但绝大多数耳后骨膜下脓肿见于中耳乳突炎的并发症之中,为最轻的一种,预后较好。因本病为乳突腔化脓,骨质破坏,压力向外扩展形成,若脓肿穿破骨膜和耳后皮肤则形成耳后瘘管,可长期不愈。 临床表现多为耳后红肿,疼痛,压痛明显。耳膜未穿破者,触诊时波动感不明显,耳后沟存在,耳廓被推向前、外方。脓肿穿刺抽吸时,可得脓液。 本病的治疗,应早期切开排脓,
- 耳后骨膜下脓肿
概述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时,乳突腔内蓄积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皮质破坏处流入耳后骨膜下,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postauricularsubperiostealabscess)。脓肿穿破骨膜及耳后皮肤则形成耳后瘘管,可长期不愈。临床表现(一)耳后皮肤红、肿、疼痛,可伴同侧头痛及发热等全身症状。(二)耳后肿胀,压痛明显,骨膜未穿破者,触诊时波动感不明显,耳廓后沟消失,耳廓被推向前、外方。(三)
- 第十一章 化脓性骨髓炎及化脓性关节炎--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
干骺端化脓病灶向骨髓腔发展2.穿破骨皮质,侵入骨膜下3.骨膜下与骨髓腔经骨小管相通4.至关节腔5.穿破骨膜至关节周围 6.穿破骨膜至软组织图3-194胫骨上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扩散途径 1.脓肿向长骨两端蔓延,由于小儿骨骺板抵抗感染力较强,不易通过,所以脓液多流入骨髓腔,而使骨髓腔受累。髓腔内脓液压力增多后,可再沿哈佛氏管至骨膜下层,形成骨膜下脓肿。 2.脓液突破干骺端的坚质骨,穿入骨膜下形
-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或置管引流治疗膈下脓肿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超声;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膈下脓肿随着介入超声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外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手段,膈下脓肿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治疗膈下脓肿8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996年9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88例,男62例,女26例;年龄17~74岁,平均43.2岁。其中门脉高压症胃倒次全术23例,脾肾分流术12例,脾破裂
- 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18例诊治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例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和文献报告的病例。结果膈下脓肿原因中,胰腺损伤引起胰瘘6例,术后积血7例,引流不畅4例,术后未行引流1例,18例全部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结论术中损伤,术后引流不畅是造成膈下脓肿主要原因,而早期诊断及B超引导下反复穿刺或手术引流是治愈关键。【关键词】脾切除术;膈下脓肿;引流术Experienceindiagn
- 胸廓外成形术
胸廓外成形术转自37度医学网 胸膜外胸廓成形术是在骨膜下切除一组肋骨,使局部胸壁塌陷,以缩小该部位胸腔的手术。术后6~8周从骨膜新生的肋骨将保持局部胸壁塌陷,使胸腔永远缩小。 切除肋骨的数目和长度应根据病变范围而定,一般需要切除5~6条肋骨。如需切除5条以上肋骨时,应根据病人体质分两期或三期完成。一般多作两期手术:第1期切除第1~3(或第4)肋骨;第2期切至第7或第8肋骨。每一肋骨切除的长度
- 复合胰岛素液处理耳鼻咽喉科感染性伤口的疗效观察
自1985年以来,我们用复合胰岛素处理需手术治疗的耳鼻咽喉科感染性伤口17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住院患者,年龄14~68岁,男13例,女4例。其中,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伴软骨部分坏死者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耳后骨膜下脓肿行中耳手术后引起耳后伤口裂开感染者3例,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者2例,严重刎颈伤后伴发咽瘘者1例,气管切开术后伤口未能完全愈合者1例;
- 黏骨膜下剥离术治疗鼻中隔前下部反复出血33例体会
鼻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鼻中隔前下部更是易出血位置,多为单侧,亦可双侧。我科自2002年初~2006年2月采用鼻中隔黏骨膜下剥离术治疗鼻中隔前下部反复出血患者3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3例,其中男18例(共24侧),女15例(共20侧);年龄9~65岁,其中10~55岁者占绝大多数,共30例,9岁1例,61岁1例,65岁1例。 1.2手术
- 二维超声诊断膈下脓肿80例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对膈下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超声技术对膈下及腹腔进行扫查。结果二维超声诊断膈下脓肿80例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膈下脓肿79例,符合率98.8%(79/80);超声误诊1例,误诊率为1.3%(1/80)。结论二维超声技术对膈下脓肿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关键词】二维超声;诊断;膈下脓肿 由于膈下腹膜淋巴网丰富,患者平卧时膈下部位最低,脓液易积聚此处,从而形成膈
- 全身骨骼均受累的婴儿骨皮质增生症1例
tilecorticalhyperostosis,ICH)又称Caffey病,由Caffey于1945年命名[1],是—种罕见的婴儿时期的骨骼系统疾病,主要累及长管状骨和扁平骨,通常在骨膜下形成新生骨[2]。最近本院诊断1例全身骨骼均受累的婴儿骨皮质增生症,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儿,男,10个月,家长发现脸部及四肢肿胀2个月来诊。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体检:体温正常,
- 鼻中隔粘骨膜下切除术治疗高血压老年鼻出血20例疗效观察
其中原因之一,因其出血量大而顽固,且常伴有高血压疾病,治疗有一定的难度,手术方案常不被医患双方接受。笔者自1998年9月~2002年6月对20例鼻中隔嵴突并顽固性鼻出血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行鼻中隔粘膜骨膜下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例顽固性鼻出血中隔嵴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55~70岁,均经2~3次前后鼻孔填塞治疗无效,鼻中隔嵴突处出血12例
- 第七节 耳源性并发症
发症扩散示意图 (一)循破坏、缺损的骨壁:此途径最常见。胆脂瘤可破坏鼓室盖、乳突盖、乙状窦骨板,使中耳的化脓性炎症直接向颅内蔓延;穿破乳突外侧壁骨质或乳突尖内侧骨壁,脓液顺此进入耳后骨膜下或颈深部,在局部形成脓肿。半规管或面神经骨管遭到破坏,可导致迷路炎或面神经麻痹。 (二)经正常的解剖途径或尚未闭合的骨缝:化脓性中耳炎的感染物和毒素可经前庭窗、蜗窗侵犯内耳。化脓性迷路炎可循蜗小管、前庭小管
- 隐蔽性乳突炎诊断和治疗的再认识
临床症状不典型,包括听力下降8例次,耳钝痛5例次,轻度头痛3例次;颅内外并发症包括面神经麻痹4例次,眩晕1例次,耳后骨膜下脓肿1例次,颅内感染症状2例次。CT显示板障型乳突5例,气化型乳突6例。10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上鼓室开放术(1例),乳突凿开术(1例),开放式乳突根治术(7例)以及完壁式乳突根治术(1例)。术中发现乳突腔和鼓窦内肉芽形成,5例乳突腔肉芽包裹脓肿形成,明显骨髓炎和骨质破
- 怎样判定和诊断耳源性并发症?
全身不适,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②从耳部检查看,多有鼓膜的松弛部或边缘部穿孔,亦可能为紧张部大穿孔;可见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鼓窦区或乳突部皮肤红肿、有压痛。③凡患耳已出现颅外并发症,如耳后骨膜下脓肿,颈深部脓肿时,又同时出现颅内病症如高热、剧烈头痛、寒战、抽搐、恶心、呕吐、颈项僵直等,常提示为耳源性。④乳突拍片或颞骨CT扫描,多有骨质破坏,如乙状窦骨板或鼓窦、乳突天盖等骨质破坏。 (2)并发症
- 第二节 急性牙槽脓肿
第二节 急性牙槽脓肿 急性牙槽脓肿,多由牙源性浆液性炎症发展而来,脓肿最初只限于根尖部根尖孔附近的牙周膜。炎症细胞的浸润主要在根尖附近的牙槽骨中。若炎症继续扩散,感染可由牙槽骨的骨髓腔扩散到牙槽骨的骨外板,并通到骨密质上的营养孔而达到骨膜下。脓液可聚集在骨膜下,后穿透骨膜达牙龈粘膜下。 一、病因 (一)感染最常见为龋齿引起牙髓感染,继而引起根尖周感染。髓室及根管中的炎症、牙髓的细菌或毒素、
- 冠周炎
起相应间隙的间隙感染。并可进一步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根据临床检查有第三磨牙,可拍X线牙片证实,以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有时反覆感染,在口腔前庭下颌第一磨牙龈颊沟处有一瘘管,这是急性炎症时骨膜下脓肿向阻力薄弱的嚼肌前缘侵犯所致。此时应注意,不要误诊为下颌第一磨牙的感染。冠周炎的治疗早期应控制局部的细菌感染,局部处理很重要,可用3%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龈袋,再涂入磺甘油或碘酚
- 第二节 急性眼眶蜂窝织炎
或第3天。 (二)内因性①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眶蜂窝织炎是继发于副鼻窦炎,失明严重的并发症常为其后果;②全身菌血症、败血症及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流感等;③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伸延至眼眶;④眶壁感染,骨膜下脓肿溃破骨膜进入眼眶内软组织;⑤眼界或面部疖肿或丹毒感染、上巩膜炎、泪囊炎等经过血运转移至眼眶内。 二、临床表现 1.眼部症状①眼球呈轴性突出,突出程度随炎症轻重而不同,严重者眼球突出类似眼球脱
- 根尖部骨膜下麻醉法在拔牙术中的辅助作用
许多就诊的拔牙患者总是把拔牙和疼痛联系在一起,我们在临床处理此类患者时除安慰、诱导外,使用了传统常规麻醉术加根尖部骨膜下麻醉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口腔外科110例欲行拔牙术的门诊患者(X线片显示牙根端均有程度不同的骨质密度减低影),其中男78例,女32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52.5岁,所有患者均无拔牙禁忌证,全身情况良好,能够清楚判别疼痛。随机分为2组,
- 内窥镜骨膜下额部除皱骨固定19例
2006年01月05日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Vol.21No.5P.342-34418(杭州)为了探讨额部除皱术有效的固定方法及眉的彻底游离对内窥镜骨膜下额部除皱的影响。研究者行骨膜下剥离,尤其是眶周和额-颞移行区充分分离,上提眉周组织并无张力固位,头皮经颅骨外板隧道固定。结果本组19例均获得满意效果。其中1例曾并发右面神经额支麻痹,3个月后完全恢复。可见经颅骨外板隧道的切口固定使术后眉位置保
- 埋没导引针内镜骨膜下眉上提术
【摘要】目的探索微创治疗眉下垂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4例埋没导引针内镜骨膜下眉上提术病人的治疗过程,总结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内镜结合埋没导引针骨膜下除皱术较好地解决了额部皮肤松弛的问题。术后测量病人外眦、瞳孔中线和内眦到相应垂直上方眉毛最高点的距离分别提升的高度为右侧15~19mm(平均17.3mm)、17~22mm(平均18.9mm)、17~20.5mm(平均17.7mm);左侧15~18.
- 什么叫耳源性并发症?
压迫周围骨壁,使骨质萎缩,在鼓室内壁、鼓室盖、鼓窦天盖,乙状窦骨板等处引起穿通,而致炎症向周围发展。此外,少数病例炎症通过血管扩散,先形成静脉血栓或动脉栓子而使炎症蔓延。 耳源性并发症常分为颅外并发症和颅内并发症两大类。颅外并发症包括: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贝佐尔德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岩锥炎等。颅内并发症包括:硬脑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等。作者:不明
- 耳鼻咽喉
耳后痈,耳后疽,耳后毒等。表现:耳后完骨部疼痛,红肿,有压痛,触之波动感,甚则破溃流脓,与现代医学耳后骨膜下脓肿相似。耳后骨膜下脓肿属化脓性中耳乳突炎的颅外并发症。在该病急性发作期,乳突腔内蕴积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质破溃区流入耳后骨膜下方,形成本病。形成耳后瘘可长期不育。治疗:抗炎治疗为主,可行脓肿切开,择期行乳突根治术。脓耳口眼喎斜定义:因脓耳失治而发生的口眼喎斜称----脓耳口眼喎斜。病因病理:
- 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在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及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8例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的患者在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同时,取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包绕骨折端。结果随访3~6个月,无一例骨折出现骨不连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桡侧副血管蒂肱骨远端骨膜瓣移位术是治疗肱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及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桡侧副血管;骨膜瓣;肱骨;骨折 Theclini
- 鼻窦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炎侵入前颅凹引起颅内并发症,穿透侧壁发生眶内并发症。蝶窦炎经颅底可引起颅脑内不同并发症,也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上颌窦炎可引起眶内感染及牙槽瘘管等并发症。 常见的眶内并发症有:眶内炎性水肿、眶壁骨膜下脓肿、眶内蜂窝织炎、球后视神经炎等。 常见的颅内并发症有: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 3.经血行感染:鼻腔和鼻窦具有丰富的血管网,并且与眶内、颅内有
- 患了急性根尖周炎有什么样的表现?
深的牙周袋。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常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由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又称为急性化脓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是临床所见的最严重的牙病之一。初期根尖脓肿阶段,自发性持续性剧烈跳痛,叩痛(+++),松动III°,轻度扪痛,根尖部牙龈潮红。发展至骨膜下脓肿阶段,仍有剧烈跳痛、叩痛、松动等症状,患者呈痛苦面容,根尖区牙龈潮红、肿胀,粘膜转折处变浅、变平,扪痛并有深部波动感,
- 急性眼眶蜂窝织炎
第2或第3天。(二)内因性①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眶蜂窝织炎是继发于副鼻窦炎,失明严重的并发症常为其后果;②全身菌血症、败血症及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流感等;③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伸延至眼眶;④眶壁感染,骨膜下脓肿溃破骨膜进入眼眶内软组织;⑤眼界或面部疖肿或丹毒感染、上巩膜炎、泪囊炎等经过血运转移至眼眶内。临床表现1.眼部症状①眼球呈轴性突出,突出程度随炎症轻重而不同,严重者眼球突出类似眼球脱位;②眼界肿
- 牙源性面皮瘘30例临床分析
讨论3.1牙源性面皮瘘的原因颌下瘘、颊瘘常因慢性根尖周炎、严重隐裂,深龋,下颌冠周炎感染扩散所致。本组青少年占19例(占63.3%),主要与青少年骨板薄,冠周炎及牙外伤发病率高,病灶牙脓液易形成骨膜下脓肿,穿过皮肤形成皮瘘[1]。3.2诊断①详细问病史。病灶牙是面皮瘘最常见的原因。②X线片显示患牙根尖周骨质有吸收阴影。③牙髓活力试验阴性。④用钝性探针插入窦道检查能证明病灶牙与瘘道的关系。3.3治
- 第三节 冠周炎
染。并可进一步引起各种严重的并发症。 三、诊断及治疗 根据临床检查有第三磨牙,可拍X线牙片证实,以临床表现,不难作出诊断。有时反覆感染,在口腔前庭下颌第一磨牙龈颊沟处有一瘘管,这是急性炎症时骨膜下脓肿向阻力薄弱的嚼肌前缘侵犯所致。此时应注意,不要误诊为下颌第一磨牙的感染。 冠周炎的治疗早期应控制局部的细菌感染,局部处理很重要,可用3%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龈袋,再涂入磺甘油或
- 脊柱结核骨质破坏方式的CT观察
1995年4月~2001年6月经手术、穿刺活检及抗结核治疗后复查证实的脊柱结核连续性病例105例的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结果骨质破坏方式归纳为4种:溶骨型(51例),碎骨片型(43例),骨膜下型(8例)和局限溶骨边缘硬化型(3例)。以溶骨型破坏最常见(48.6%)。结论CT能明确显示脊柱结核骨质破坏的方式,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脊柱结核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CTi
- 以颌下脓肿为突出表现的糖尿病1例
【关键词】颌下脓肿糖尿病对1例颌下脓肿为突出表现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了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论是正确认识糖尿病兼症的特性和复杂性,可减少误诊误治。1病历摘要患者,男,33岁。因高热、咽痛10天,左颌下肿物伴疼痛8天,胸闷、呼吸困难2天来我院口腔科就诊,近10天食欲差,进食少,消瘦较著。患者病后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诊断:扁桃体炎,左颌下淋巴结炎,给予抗感染治疗病情无缓
-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概述】急性骨髓炎以骨质吸收、破坏为主。慢性骨髓炎以死骨形成和新生骨形成为主。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如脓液早期穿入骨膜下,再穿破皮肤,则骨质破坏较少;但脓肿常在髓腔蔓延,张力大,使骨营养血管闭塞或栓塞。如穿出骨皮质形成骨膜下脓肿后使大片骨膜剥离,使该部骨皮质失去来自骨膜的血液供应,严重影响骨的循环,造成骨坏死。其数量和大小,视缺血范围而定,甚至整个骨干坏死。由于骨膜剥离,骨膜深层成骨细胞受炎症刺激而生
- 鼻中隔血肿
概述鼻中隔血肿(hematomaofnasalseptum)是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下或骨膜下积血。积血感染即成鼻中隔脓肿(abscessofnasalseptum)。病因病理病机(一)鼻部外伤:如头面部打击伤或跌倒时发生鼻骨骨折或鼻中隔骨折脱位。(二)鼻中隔手术后:术中止血不善或术后因喷嚏而引起。(三)出血性疾病:如血液病、血友病、紫癜病等,也可能发生中隔血肿。(四)鼻中隔血肿没有及时处理、
- 第八节 鼻中隔血肿及脓肿
第八节 鼻中隔血肿及脓肿 鼻中隔血肿(hematomaofnasalseptum)是指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下或骨膜下积血。积血感染即成鼻中隔脓肿(abscessofnasalseptum)。 病因 (一)鼻部外伤:如头面部打击伤或跌倒时发生鼻骨骨折或鼻中隔骨折脱位。 (二)鼻中隔手术后:术中止血不善或术后因喷嚏而引起。 (三)出血性疾病:如血液病、血友病、紫癜病等,也可能发生中隔血肿。
- 膈下脓肿
离脓肿周围之粘连,以防浓汁进入腹腔造成腹膜炎。②经后腰部引流途径:此途径适用于左右膈下靠后部的脓肿,即使是右肝上间隙靠后的脓肿,也可采用此引流途径。(图2-41),方法是在局麻下沿第十二肋做切口,在骨膜下切除第十二肋(图2-42),平第一腰椎棘突平面横行切开肋骨床,然后进入腹膜后间隙,用粗针穿刺找到脓腔,再用手指插入脓腔排脓。(图2-43)。手术尽可能在直视下进行,避免误入胸腔。③经侧胸部引流:适
- 左胫前皮下脓肿1例治疗体会
【关键词】左胫前皮下脓肿小腿胫骨前是容易受到外伤的部位,轻度外伤造成皮下淤血后,由于此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容易继发感染,形成皮下蜂窝织炎,若炎症局限,可形成脓肿,治疗不当容易形成溃疡迁延不愈。近期我院接诊胫前软组织挫伤并发皮下脓肿1例,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男,19岁。左小腿胫前中1/3段撞至硬物上后出现皮下少量淤血,后淤血处周围出现进行性红、肿、热、痛
- 第三章 口腔颌面常见疾病--第一节 牙体病
周膜破坏溶解,脓液积聚,脓肿周围有显著的炎细胞浸润和骨吸收。故又称为急性根尖脓肿或急性牙槽脓肿。 积聚在根尖部的脓液常沿阻力小的部位排出,排脓途径有: (1)脓液经根尖孔进入髓腔,若打通根管排脓通道,是比较理想的引流方式。 (2)脓液经牙周间隙引流。这种方式引流阻力较大,而且对牙周组织损坏太大。 (3)脓液经骨髓扩散,甚至穿破颌骨骨密质板,形成骨膜下脓肿,由于骨膜与骨面剥离疼痛极为剧烈。
- 胆道手术医源性损伤及并发症16例分析
给患者带来再次手术的麻烦。 【关键词】胆道手术;损伤;并发症;防治我院1995~2004年,外科施行剖腹胆道手术454例,本文就术中胆道损伤6例、术中出血2例、术后非损伤性胆道梗阻性黄疸5例、膈下脓肿2例、术后化脓性胆管炎1例,现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术中术后近期并发症16例,女12例,男4例;年龄45~72岁。 1.2产生原因 1.2.1医源性胆管损伤共6
- 硬脑膜下脓肿
【概述】中耳炎感染侵入硬脑膜下,使一部分蛛网膜和软脑膜坏死形成脓肿。此症不易局限化,很易扩散为弥漫脑膜炎而死亡,故临床上比较少见。【诊断】此病易和脑脓肿、脑膜炎相混淆,最好进行脑血管造影和脑CT扫描,可见占位脓肿及半球受压血管影区。【治疗措施】除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外,要进行乳突切开,清除病灶,常能经乳突骨质破坏区进入脓腔,刮除周围肉芽,扩大引流。如脓肿范围很大,还应在乳突外进行开颅,去除大片骨板,
- 药物一次性根治直肠粘膜下脓肿87例疗效分析
自我科2000年以来收治直肠粘膜下脓肿87例,通过药物局部保守疗法,疗效满意,治愈率98%,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病例76例,女性病例11例,年龄24~48岁,病程3d~1周。临床表现:肛内有沉重坠胀感、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偶有周身脓毒症如恶寒、低热等,直肠指诊可扪及到直肠壁上卵圆形隆起,有触痛和波动感。B超检查:肛门后两侧可探到液面回光区阴影。 2治疗方法 患者取截石位,常规
- 阴茎深筋膜下脓肿1例
【关键词】阴茎深筋膜;脓肿;切开阴茎深筋膜下脓肿,国内未见报道。我院收治1例阴茎深筋膜下海绵体间隙脓肿,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17岁,汉族。本县农民。因阴茎疼痛,伴阴茎增大,向后下弯屈,阴茎根部包块20天,伴尿频尿急尿道刺痛10天。排尿次数达30+次/d。来院求治。门诊以“阴茎肿瘤收入住院治疗。入院检查:T37.5℃,P90次/min,R24次/min,BP120/80mm
- 陈旧性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治疗研究
理骨折端周围瘢痕组织,去除硬化骨组织,疏通髓腔,修整断端,LCP钢板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感染性骨不连使用Illizarov技术治疗:局部切开,彻底清除局部感染病灶,根据病情,于正常骨处另取切口,骨膜下截骨,上外固定架,术后7d开始按1mm/d进行延长。感染病灶清除后形成局部骨软组织缺损,尽量Ⅰ期闭合切口,放置闭式冲洗管。切口无法闭合者,局部旷置,碘伏纱布填塞。1.4术后处理术后患者麻醉清醒之后
- 急性骨髓炎切开引流术
和及时的局部切开减压、引流(包括骨髓腔钻孔或开窗),以达到解除骨内脓肿的压力,避免向髓腔扩散,防止及减少骨质的破坏与坏死的目的。术后应继续应用抗生素直至炎症消失。 [适应证] 1.急性骨髓炎一经明确诊断,用抗生素等全身治疗不见显著效果者,应及时切开作病变区骨内或髓腔钻孔探查,如有脓液应开窗引流。 2.局部穿刺证实有骨膜下脓肿者或X线片示骨膜下阴影增厚者,除切开引流外,应作髓腔引流。 3.
- 颅骨慢性骨髓炎1例
导致颅骨化脓性骨髓炎。本病好发于额骨、顶骨和颞骨,一般沿板障向外扩展。早期血性静脉炎以及板障间隙内蓄脓,内外板皆可受累,前者常较后者受累程度重。如病变穿破内板,则可形成硬膜外脓肿[4]或脑脓肿;如穿越了外板,则可形成骨膜下脓肿以及头皮软组织肿胀。颅骨化脓性骨髓炎在发病2~3周内X线将不显示阳性发现。局限性骨密度减低区及骨质疏松为首先出现的征象,随后形成骨破坏区。当病变由板障血管扩散后于远离原发病灶
- 下鼻甲骨粘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对72例患者采用下鼻甲骨粘骨膜下切除术。结果72例中治愈51例,改善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2%。结论下鼻甲骨粘骨膜下切除术是治疗肥厚性鼻炎的有效方法,对下鼻甲肥厚和下鼻甲骨增生均有效。关键词下鼻甲肥厚性鼻炎外科手术慢性肥厚性鼻炎多采用下鼻甲手术治疗,术式较多,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科近年来应用下鼻甲骨粘骨膜下切除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72例
- 髋关节病变304例的CT影像分析
变是股骨头的囊状改变,皮质断裂、变形;骨折与脱位是根据创伤的范围而显示相应的改变;增生性骨关节病以髋臼增生硬化为主,虽有股骨头囊性变及关节腔内游离体但均较小;炎性病变则以软组织肿胀、关节囊积液、骨膜下脓肿[2]及纤维骨性强直为特征、转移瘤却是大范围溶解破坏、强直性脊柱炎不仅累及髋关节,同时还有脊柱的改变。 2.2鉴别诊断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2.2.1消除病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绝大多数是由于类固醇
- 胫骨干骨折骨膜外限制接触钢板内固定68例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接触钢板骨膜外内固定对胫骨干骨折的治疗特点及方法。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68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骨折愈合快,无一例出现感染。无骨不连、骨髓炎、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限制接触钢板骨膜外内固定于治疗胫骨干骨骨折,具有手术方法简便、骨折愈合快、创伤小、恢复期短等优点。【关键词】骨膜外;限制接触钢板;胫骨干胫骨干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骨折选择治疗方法较多,我院自2
- 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建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补充,其优越性在于①显示椎体不同程度及部位骨质破坏,以及对附件骨结构及破坏程度范围的显示较常规X线更为清楚。能清楚显示骨破坏区内的肉芽组织,特别是能发现早期X线平片难于发现椎体前缘轻微的骨破坏及骨膜下脓肿侵蚀样改变以及小死骨。②显示结核病变突入椎管的范围及椎管的狭窄程度。③对椎旁脓肿及其内部结构的显示,特别是脓肿内细小钙化的显示有独特之处。④对椎间盘溶解破坏或退变显示较平片清楚。⑤CT可清晰显示
- 犬肋骨膜肌瓣食管成型术的应用解剖及实验研究
【摘 要】 目的:为带血供的骨膜肋间肌瓣食管成型术提供解剖学和形态学基础。方法:取10条犬的肋骨膜肌瓣标本,将其上的第7肋间血管灌注后观察分布情况。手术先切除部分第7肋骨,然后将保留的骨膜和上下肋间肌修整成一个带血管蒂的骨膜肌瓣。瓣长8.5~12.5cm,宽4.5cm,以此肌瓣修复1/2直径4cm长的食管缺损。结果:带蒂的骨膜肌瓣由肋间动脉的两条主干分支供血,具有良好的血运。尽管处死犬检查手术修
- 眶骨缺损的整复
[适应证] 眶缘骨质缺损。 [术前准备及麻醉] 眼部及一侧髂骨常规术前准备。 眼部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取髂骨可采用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 髂骨切取方法:术侧臀部稍垫高。将髂部皮肤向一侧推移,顺髂前上嵴作皮肤切口,分离皮下组织,暴露髂骨嵴(图1)。图1图2 作“├┤”形骨膜切口,用骨膜剥离离子向两侧分离骨膜,暴露所需范围的骨质。先用骨凿垂直劈开两侧髂嵴,然后中央部顺髂嵴劈开骨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