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挂线法(seton cutting method)是指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等来剖开瘘管或窦道的外治法[1]。
4 挂线法的原理
采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线等挂在瘘管或窦道上,利用线的紧力,促使气血阻绝,肌肉坏死,达到切开的目的。
5 挂线法的适应证
凡疮疡溃后,脓水不净,虽经内服、外敷等治疗无效而形成瘘管或窦道者;或疮口过深,或生于血络丛处,而不宜采用切开手术者,均可使用。
6 挂线法的用法
先用球头银丝自甲孔探人管道,使银丝从乙孔穿出(如没有乙孔的,可在局麻下用硬性探针顶穿,再从顶穿处穿出),然后用丝线做成双套结,将橡皮筋线一根结扎在自乙孔穿出的银丝球头部,再由乙孔回人管道,从甲孔抽出。这样,橡皮筋线与丝线贯穿瘘管管道两口。此时将扎在球头上的丝线与橡皮筋线剪开(丝线暂时保留在管道内,以备橡皮筋线在结扎折断时,用以另引橡皮筋线作更换之用),再在橡皮筋线下先垫两根丝线,然后收紧橡皮筋线,打一个单结,再将所垫的两根丝线,各自分别在橡皮筋线上打结处予以结缚固定,最后抽出管道内保留的丝线。
上面介绍的是橡皮筋线挂线法,如采用普通丝线或纸裹药线挂线法,则在挂线以后,须每隔2—3天解开线结,收紧一次,因而延长切开日期。橡皮筋线因有弹性,一般一次结紧后即可自动收紧切开,所以目前多采用橡皮筋线挂线法。
7 注意事项
如果痿管管道较长,发现挂线松弛时,则必须加线收紧,以免不能达到切开的目的;且须仔细探查瘘管管道,以免形成假道,而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8 参考资料
有挂线法作用的穴位
- 悬颅
悬颅穴在侧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悬颅穴的取法:正坐仰靠或侧伏,在头维与曲鬓之间,沿鬓发弧开连...
- 耳前角下
穴在侧头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耳前角下穴的取法:正坐仰靠或侧伏,在头维与曲鬓之间,沿鬓发弧开连...
- 髓中
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上2/5与下3/5交点处,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四满穴穴位解剖:四满穴下为皮肤、...
- 悬极俞
肉)三焦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三焦俞的取法: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悬枢(督脉)旁开1....
- 悬柱
位置(肌肉)悬枢穴在腰椎的位置(骨骼)悬柱穴的取法: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一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悬...
- 更多有挂线法作用的穴位
有挂线法作用的方剂
- 猬皮象龙丸
:痔漏退管内消,不须挂线。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槐花汤送下,1日3次。制备方法:上为末,用黄蜡2两...
- 芫花线
丝经瘘管内口进入直肠中,即将挂子进入肛门,套住银丝,向外拉出肛门。将药线一端结于银丝顶端球部,然后将...
- 巴豆蜘蛛线
未黑,则再染、再煮,然后再用巴豆油上之即成。功能主治痔瘘。用法用量用此线拴痔挂瘘甚快,惟不免较疼。...
- 柏汤
拼音:bǎitāng处方:嫩柏叶。制法:上以线系,垂挂一大瓮中,纸糊其口,经月视之,如未甚干,更闭...
- 蜘蛛线
使由瘘管口穿出,待银丝经瘘管内口进入直肠时,即将挂子进入肛内,套住银丝,向外一拉,银丝即弯曲,由挂...
- 更多有挂线法作用的方剂
有挂线法作用的中成药
- 抱龙丸
剖开作2片,中间剜1小孔,内藏巴豆肉3个,合成,线扎定,外用),防风1两,荆芥1两,薄荷1两。制法...
- 四神丸
方解青盐研末4钱,同焙燥,不拣去青盐。焙法:以绳挂铜盆,悬火3-4寸,不住手将铜盆浴转,焙至燥,要...
- 更多有挂线法作用的中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