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防己

目录

1 拼音

guǎng fáng jǐ

2 英文参考

Aristolochia fangchi[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radix aristolochiae westlandi[朗道汉英字典]

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outhern fangchi roo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广防己为中药名,出自《药材学》[1]。又称"木防己"。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 C. Wu ex L. D. Chou et S. M. Hwang 的干燥根[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southern fangchi root (《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百解头[2]

7 来源及产地

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ochia fangchi Y.C.Wu ex Chow et Hwang的根。主产广东、广西等地[2]

8 性味

苦、辛,寒[2]

9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清热利水[2]

1.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肾炎水肿,脚气,膀胱炎,小便不利。煎服:6~9g[2]

2.治毒蛇咬伤,鲜根捣敷并内服[2]

10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木兰花碱,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olactam),马兜铃酸,尿囊素、β-谷甾醇大叶小檗碱等[2]

11 广防己的药典标准

11.1 中药名称

广防己

11.2 拼音名

Guangfangji

11.3 英文名

RADIX ARISTOLOCHIAE FANGCHI

11.4 来源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Aristolchia fangchi Y.C.Wu ex L.D. Chou et S.M. Hwang 的干燥根。

秋、冬二季采挖,洗净,切段,粗根纵切两瓣,晒干。

11.5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略弯曲,长6~18cm直径1.5~4.5cm。

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沟纹;除去粗皮的呈淡黄色,有刀刮的痕迹。

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粉性,有灰棕色与类白色相间连续排列的放射状纹理。

无臭,味苦。

11.6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15列细胞。

栓内层为3~5列细胞。

石细胞环带与栓内层连接,其下有多列薄壁细胞。

韧皮部射线宽广;筛管群皱缩;有少数石细胞散在。

形成层环不甚明显。

木质部射线宽20~30余列细胞;导管较大,直径45~220μm;木纤维束位于导管旁,纤维直径约20μm,壁较厚。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2)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

取滤液1ml,加0.4%2,4-二硝基苯肼溶液 5滴,生成橘红色浑浊或沉淀;另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水1ml,微热使溶解,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1ml,加热10分钟,生成砖红色沉淀。

(3) 取本品粉末3g,加乙醇5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再取广防己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马兜铃酸对照品,加甲醇-丙酮(9:1) 的混合溶液,超声处理15分钟,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20:10:1:1) 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

11.7 炮制

除去杂质及粗皮,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11.8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粗粉约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60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提取液置水浴中回收甲醇至约20ml,移至25ml量瓶中,用少量甲醇分数次洗涤容器,洗液滤至同一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马兜铃酸对照品,加甲醇-丙酮(9:1) 的混合溶液,超声处理15分钟,制成每1ml含0.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2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水-甲酸(20:5:5:1)放置冰箱过夜后的上层溶液作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18nm,λR=3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马兜铃酸(C17H11NO7) 不得少于0.1%。

11.9 性味与归经

苦、辛、寒。

归膀胱、肺经。

11.10 功能与主治

祛风止痛,清热利水。

用于湿热身痛,风湿痹痛,下肢水肿,小便不利。

11.11 用法与用量

4.5~9g。

11.12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12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