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冲

目录

1 拼音

guān chōng

2 英文参考

Guānchōng TE1[中国针灸学词典]

guānchō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1[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关冲
汉语拼音Guanchong
罗马拼音Kuanchung
美国英译名Pass Flush
各国代号中国TE1
日本1
法国莫兰特氏TR1
富耶氏TR1
德国3E1
英国T1
美国TB1

关冲为经穴名(Guānchōng TE1)中冲穴的位置。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手少阳三焦经[1][2]。关冲是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五行属金[3][3]。关通“弯”,此指无名指,冲即冲要,此穴在无名指端冲要处,故名关冲[3]。关冲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发热,热病汗不出,头眩,颔痛,喉痹,耳鸣耳聋,头痛,目赤,耳聋,热病,昏厥,耳鸣,目赤痛,目生翳膜,视物不清,舌强,舌卷,舌裂,舌本痛,口干,唇干裂,痄腮,眩晕,霍乱吐泻,不嗜食,肩臂疼痛不能上举,掌中热,疟疾,中暑,现代又多用关冲穴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体炎及腮腺炎,咽喉肿痛,喉炎,角膜白斑脑血管病,小儿消化不良等,又为临床急救要穴之一。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

5 穴名解

关通“弯”,此指无名指,冲即冲要,此穴在无名指端冲要处,故名关冲[3]

关,弯也。手之第4指称无名指,不能单独伸直,故一名环指。冲,即要冲。中医将门、户、关等喻为经气出入之处,穴居弯曲指端冲要之地,承手厥阴之脉,由劳宫分布支线,直出无名指外侧端,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即外关穴也。故本穴治症,多与外关同。犹如外关之附穴也。穴在少冲、中冲之间,故亦名之以“冲”,而曰“关冲”,意其与内关、外关通也。[4]

6 特异性

关冲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之井穴,五行属金。

7 所属部位

指端[5]

8 关冲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关冲穴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5]

关冲穴位于手指,第四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5]

关冲穴位于无名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5]

关冲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关冲穴在指端的位置

关冲穴在指端的位置

关冲穴在指端的位置(肌肉)

关冲穴在指端的位置(骨骼)

9 关冲穴的取法

俯掌,沿无名指尺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平线,相交取穴。

关冲穴位于手指,第四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5]

俯掌,第4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尺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沿手无名指指甲底部与侧缘引线的交点处即是关冲穴[7]

10 关冲穴穴位解剖

关冲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指甲根。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分布着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皮肤薄,由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皮下筋膜薄而疏松,并有纤维束连于皮肤和骨膜。手指的静脉多位于背侧。浅淋巴管与指腱鞘、指骨骨膜的淋巴管相通。手的动脉每指有4条,即两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和两条指背动脉分别与同名神经伴行。均位于指掌、背面与侧面的交界线上。因指背血管及神经较细短,所以指的掌侧及末二节指背侧皮肤和深层结构,均分布有掌侧的血管和神经。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7]

皮肤→皮下组织[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分支)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分布[8]

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8]

11 关冲穴的功效与作用

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

关冲穴有清热解郁、回阳开窍作用[8]

关冲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井穴,善治神志病、头面五官病、热病、疟疾等[9]

“井主心下满”,故关冲穴可治疗霍乱吐泻、不嗜食等胃肠病[9]

关冲穴系三焦经之井穴,是该经经气所出之所,能清三焦之热,醒神开窍,治口干,喉痹,目昏,掌热,烦满,目翳,臂痛,小儿惊厥等症[9]

12 关冲穴主治病证

关冲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如头痛发热,热病汗不出,头眩,颔痛,喉痹,耳鸣耳聋,头痛,目赤,耳聋,热病,昏厥,耳鸣,目赤痛,目生翳膜,视物不清,舌强,舌卷,舌裂,舌本痛,口干,唇干裂,痄腮,眩晕,霍乱吐泻,不嗜食,肩臂疼痛不能上举,掌中热,疟疾,中暑,现代又多用关冲穴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体炎及腮腺炎,咽喉肿痛,喉炎,角膜白斑脑血管病,小儿消化不良等,又为临床急救要穴之一。

关冲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头痛发热、热病汗不出、头眩、颔痛、喉痹、耳鸣耳聋等[9]

关冲穴主治头痛、目赤、耳聋、喉痹、热病、昏厥[9]

关冲穴主治耳鸣,耳聋,目赤痛,目生翳膜,视物不清,舌强,舌卷,舌裂,舌本痛,口干,唇干裂,喉痹,痄腮,颔痛,眩晕,头痛;霍乱吐泻,不嗜食;肩臂疼痛不能上举,掌中热;疟疾,中暑,热病汗不出[9]

现代又多用关冲穴治.疗热病、中暑、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体炎及腮腺炎等。为临床急救要穴之一[9]

关冲穴主治昏厥,热病,头痛,目赤痛,咽喉肿痛等[9]

1、头面部疾病:头痛,喉炎,结膜炎,角膜白斑等症。

2、其他疾病:脑血管病、热病、小儿消化不良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浅刺0.1寸[9][9][9]

斜刺0.1~0.2寸[9]

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9][9][9][9]

13.2 灸法

可灸[9][9]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关冲穴的配伍

关冲穴配太阳、率谷治偏头痛[9]

关冲穴配耳门、角孙治耳聋耳鸣[9]

关冲穴配人中、内关、合谷治晕厥、中暑等[9]

关冲配中冲、少商、商阳,治中风昏迷[9]

关冲配头窍阴、少泽,治喉痹[9]

关冲配哑门、天突,治舌缓不语[9]

关冲配少商、少泽,有泄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关冲配人中、劳宫,有泄热开窍的作用,主治中暑。

关冲配风池、商阳,有退热解表的作用,主治热病无汗。

15 特效按摩

用拇指指尖掐按关冲穴1~3分钟,可缓解更年期症状,如心慌气短、性欲减退等[9]

16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疳,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

《针灸甲乙经》:肘痛不能自带衣,起头眩,颔痛面黑,风肩背痛不可顾,关冲主之。耳聋、鸣,下关及阳溪、关冲、液门、阳谷主之。热病汗不出,天柱及风池、商阳、关冲、液门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关冲、窍阴、少泽,主喉痹,舌卷口干。

《备急千金要方》:关冲、窍阴、少泽,主喉痹,舌卷口干。

《针灸大成》:主喉痹,舌卷口干,头痛,霍乱,胸中气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举,目生翳膜,视物不明。

《玉龙歌》:三焦邪气壅上焦,舌干口苦不和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气俱消。

1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1.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5. ^ [5]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6.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5-286.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01-102.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85-286.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