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菌苗

目录

1 拼音

gōu duān luó xuán tǐ jun1 miáo

2 英文参考

leptospira vaccine

3 注解

4 药典标准

4.1 药品名称

钩端螺旋体菌苗

4.2 拼音名

Gouduanluoxuanti Junmiao

4.3 英文名

LEPTOSPIRAL VACCINE

4.4 来源(分子式)与标准

本品系用钩端螺旋体菌种,在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苯酚杀菌后制成。按不同流 行菌型的需要,可制成各种单价或多价制品。

4.5 性状

本品为白色微带乳光的液体。

4.6 检查

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钩端螺旋体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的各项规定 进行试验,均应符合规定。

4.7 类别

生物制品。

4.8 剂量

皮下注射2 次,第一次0.5ml ,第二次1ml ,每次间隔7 日;一年后再 注射2 次,剂量同前。

4.9 贮藏

在2 ~8 ℃的暗处保存。

5 钩端螺旋体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1]本品系用各地区主要的钩端螺旋体流行菌型,经培育、杀菌后,按型别配成单价或多价菌苗,用于预防钩映螺旋体病。

5.1 菌种

1.1 菌种来源

制造菌苗用之菌种,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或经同意。疫情需要时,新分离的菌种经与质量检定部门会同检定符合规程要求,并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同意后方可用于生产。

1.2 菌种检定。

生产用的菌种应通过体重120~220g的豚鼠传代,2~3天后或濒死前抽取心血或摘取肝组织,接种生产用养基或其他适宜的培养基,并培育传至4代以上即可进行各项检定。

1.2.1 培养特性

将上述菌种搁于生产培养基,接种量在5%以下,28~32℃培育5~10天,钩端螺旋体菌数应达每视野100条/400x以上。培养物应透明,微带乳光,摇动时稍有云雾状混浊,菌形要求整齐,运动活泼,两端形成钩状。

1.2.2 血清凝集反应

用3~10天的活培养物,每视野50~100条/400x,运动良好,且无自凝的钩端螺旋体,与特异性血清做定量凝集反应,其凝集效价应达血清原效价之半。终点效价以菌数减少50%(++)为判定标准。新菌种要求用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法定型。

1.2.3 毒力试验

用体重180~220g的健康豚鼠6只,分成两组,弱毒、强毒株分别各皮下注射培育5~10天,每视野50~100条/400x活培养物2ml。弱毒株注射后48小时抽取心血,按1%量接种于生产培养基或其他适宜培养基2支,培育14天,镜检。要求培育全部阳性,判为合格。强毒株注射后,观察10天,至少应有2只豚鼠因患钩端螺旋体病死亡,判为合格。

1.2.4 免疫力试验

用培育5~10天每视野70~100条/400x经56~58℃加温1小时或0.3%(ml/ml)苯酚杀死的钩端螺旋体培养物,以生理盐水做3倍稀释,免疫体重120~220g健康豚鼠3只(对照组3只应同时饲养),皮下免疫2次,第1次0.5ml,第2次1ml,间隔5天,末次注射后10~12天用同株或同型异株培育5~10天每视野50~100条/400x的培养物2ml进行皮下攻击。

强毒株:攻击后观察10天,免疫组豚鼠应健存,外观及食欲正常,不耸毛,运动活泼,体重增加,解剖无黄疸。对照组豚鼠至少应有2只患钩端螺旋体病死亡,判为合格。

弱毒株:攻击后,24小时抽取心血,接种2管5%~8%兔血清培养基,每管1~2滴(约为1%接种量)。培育14天。免疫组心血培养要求2/3以上为阴性,对照组均为阳性,判为合格。

1.2.5 抗原性试验

用培育5~10天每视野70~100条/400x经56℃加温1小时杀死的培养物,静脉免疫体重2.0~2.5kg的健康家兔3只,各按1ml、2ml与5ml,共注射3次,间隔5天,末次注射10~15天取家兔血清与同株培养物作凝集反应,至少应有2只家兔血清效价达到1∶10000以上判为合格。

1.3 菌各保存

1.3.1 钩端螺旋体菌种应保存于含兔血清培养基或其他适宜培养基内,存放在18~22℃暗处,定期传代保存或液氮保存。

1.3.2 为保存菌种的毒力及纯度,每传3~6代,应通过体重120~220g健康豚鼠一次,并同时做血清学特性检查。

5.2 菌苗制造

制造菌苗用的菌种每型可包括1~3株。

2.1 菌种

用体重120~220g的健康豚鼠,皮下注射培育5~10天生长良好的种子培养物2ml,注射后2~3天或濒死前抽取心血或摘取肝组织,按1%以下量接种于生产用培养基或其他适宜的培养基,28~32℃培育7~18天,个别不易生长的菌种可延至30天,经检查为生长良好,运动活泼的纯培养,方可用于大量接种。此外洗种法也可使用。液氮保存菌种复苏后即可用于生产。

第1代菌种须做纯菌试验及血清学特性检查。前5代接种量均不应超过10%。

制造菌苗所用之菌种不应低于4代(洗种法除外),最多不超过菌种检定许可的代数(从感染动物或复苏后接种第1代算起)。

2.2 培育

2.2.1 生产用培养基可用综合或半综合培养基。用10L大瓶或大罐通气培养时,经28~32℃培育5~14天,菌数应达300条/400x以上。取样作纯菌试验及镜检,应无杂菌。培养物可用适当的方法浓缩。

2.2.2 培养物用苯酚或其他适宜杀菌剂杀菌。苯酚含量为0.25%~0.35%(g/ml)。

2.2.3 加苯酚的菌液于配合后,混匀,至少放置30分钟,取样镜检菌体灭活情况,测苯酚含量。

大瓶培养应逐瓶做无菌试验。

2.3 菌苗配制

2.3.1 杀菌后,按预定比例将不同菌型培养物混合成1批。大罐培养亦可先合并后杀菌。若移至大瓶存放,应按前、中、后抽样做无菌试验。菌液如放置放半年以上。合并前应逐瓶重做无菌试验。

2.3.2 菌苗所含菌型应按当地主要流行菌型配合,5价以下(含5价)者,每型含菌数不低于1.5亿条/ml,各型配合比例,不应超过或低于计算量的10%。六价以上菌苗,每型含菌数不应低于1亿条/m.l,但菌苗的总菌数不应超过12.5亿条/ml。

2.3.3 菌苗中应加氯化钠,使其最后含量为0.75%~0.9%(g/ml)。

2.4 菌苗分批

同日合并的菌苗作为1批。大罐混合者,每罐作为1批,并按分装机分为亚批。

2.5 分装

分装后按亚批抽样,送质量检定部门检定。

5.3 成品检定

3.1 物理化学检查

应为微带乳光的液体,不应变色,无异臭,无摇不散的凝块及异物。PH值应为6.4~7.4。氯化钠含量应为0.75%~0.9%(g/ml)。苯酚含量不超过0.25%~0.35%(g/ml)。

3.2 无菌试验

按《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进行。

3.3 安全试验

3.3.1 防腐剂试验

用体重18~20g健康小白鼠2只,各皮下注射0.5ml,注射后战栗不得超过半小时,观察7天,应活存。局部不得有脓肿或坏死。

3.3.2 毒性试验

用体重18~20g之健康小白鼠5只,每只腹腔注射菌苗0.5ml,或用体重350~450g之健康豚鼠2只,腹腔注射菌苗0.5ml,观察7日,应无死亡。

3.4 免疫力试验

按成品菌苗所含菌型价数检定,用生理盐水将菌苗稀成每型含菌数0.5亿条/ml。每生产年度生产前3批均匀应做免疫力试验,以后每5批至少抽检1批。试验方法与判定标准同1.2.4项。

3.5 鉴别试验

采用反向间接炭凝集试验,按成品菌苗所含菌型价数与相应炭血清做炭凝集试验,应产生特异性凝集。

5.4 保存与效期

应保存于2~8℃暗处,自杀菌之日起效期为1年半。

6 钩端螺旋体菌苗使用说明书

本品系用不同型别之钩端螺旋体菌株分别培育杀菌后,按各地流行菌型配成单价或多价菌苗。用于预防钩端螺旋体病。

本品为白色微带乳光的液体,含苯酚防腐剂,不应有摇不散的凝块及异物。

6.1 接种对象

流行地区7至60岁的人群。应在流行季节前完成注射。

6.2 用法

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经消毒后皮下注射。

2.剂量:第1针0.5ml,第2针1.0ml,间隔7~10天。7~13周岁用量减半。必要时,7周岁以下儿童酌量注射,但不超过成人量之1/4。

6.3 禁忌

1.发热,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脏病,神经和精神疾病。

2.孕妇,哺乳期妇女。

3.有过敏史者。

4.月经期暂缓注射。

6.4 反应

全身及局部反应一般轻微,偶有发热及局部疼痛、红肿。

6.5 注意事项

1.安瓿内有摇不散的凝块、异物或菌苗变色,曾经冻结,安瓿有裂纹等均不能使用。

2.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有发生休克时急救用。

6.6 保存

保存于2~8℃暗处。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