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或骨骺滑脱切开复位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

目录

1 手术名称

肱骨外科颈骨折或骨骺分离切开复位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

2 别名

肱骨外科颈骨折或骨骺滑脱切开复位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肱骨外科颈骨折或骨骺分离切开复位加压螺丝钉内固定

3 分类

骨科/上肢骨折的手术/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

4 ICD编码

79.3102

5 概述

肱骨近端的结构包括肱骨头、解剖颈、大小结节和外科颈。其骨折可发生于解剖颈,大结节和外科颈。其中以肱骨外科颈骨折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1.57%,其次为肱骨大结节骨折,约占0.22%。肱骨解剖颈骨折较少见,仅占0.04%,肱骨大结节骨折多与肩关节脱位同时发生,单独发生者少见。该骨折多不需手术治疗,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大结节骨折亦可复位。但若大结节撕脱移位超过1cm者,就须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切口或喙突成形术显露法将大结节整复,用18号或20号钢丝缝合,均可获得满意效果。肱骨解剖颈位于头下关节囊内,故解剖颈骨折又称为肱骨头骨折。该骨折常有移位,有的还伴肩关节脱位,可称为肱骨头骨折脱位。肱骨头骨折或骨折脱位属于关节内损伤,手法复位难以达到要求,需手术治疗。如肱骨头粉碎型骨折难以复位者,可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旷置或肩关节成形术。手术相关解剖及影像表现见下图(图3.4.2.2-1~3.4.2.2-6)。

6 适应症

肱骨外科颈骨折或骨骺分离切开复位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术适用于:

1.严重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或骨骺分离手法复位失败者。

2.骨折或骨骺分离伴臂丛神经损伤者。

3.陈旧性骨折或骨骺分离向内/外成角30°以上者,造成肱骨头外/内翻,明显影响肩关节活动功能的青壮年病人。

7 术前准备

术前按X线片准备适当长度的加压螺丝钉2枚,或2.5mm骨圆针2根。

8 麻醉和体位

高位持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取仰卧位,术侧肩胛部垫高30°~40°。

9 手术步骤

1.取肩关节前内侧切口,起自喙突沿三角肌内侧缘向下外止于三角肌止点处,长约12cm。在头静脉外0.5cm处纵行切开三角肌,将三角肌向外牵开,头静脉和胸大肌牵向内侧,显露骨折线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清除骨折端积血后,结扎、切断旋肱前动脉,并将骨折远端骨膜下剥离2~3cm(图3.4.2.2-7)。

2.助手将上肢外展并牵引,术者用骨钩或骨膜剥离器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如系内收型骨折,其骨折线自外上斜向内下,肱骨干内收,骨折向前外成角。内固定的加压螺丝钉应在骨折线下2~3cm,由前外向内上与骨折线垂直拧入。亦可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如系外展型骨折,其骨折线自内上稍斜向外下,肱骨干外展,骨折向内前成角。加压螺丝钉或克氏针应由前内向外上拧入;如伴肱骨大结节骨折,应同时用钢丝固定;如系骨骺分离,可用2枚1.5~2mm克氏针固定即可,以减少对骨骺的损伤。针尾弯成钩状,以防滑入骨内(图3.4.2.2-8)。逐层缝合切口,敷料包扎。

10 术中注意要点

1.切开三角肌时应在头静脉外侧约0.5cm处,以免损伤头静脉。

2.切断三角肌前部时,应在其附着处留1cm。如在起点5cm以下横断,则有可能损伤腋神经,造成肌肉萎缩。

3.使用加压螺丝钉固定时,注意螺丝钉的长度和角度要适当,不能穿出肱骨头关节面。螺钉的有螺纹部务必越过骨折线进入肱骨头内,否则起不到加压作用。使用可吸收钉时,钉尾须比骨面稍低。

11 术后处理

术后用三角巾托紧术侧上肢,制动4~6周,老年病人4周后可在三角巾悬吊下逐渐活动肩关节。

12 并发症

其主要并发症是肩关节僵硬,尤其是老年病人。因此,应强调早期功能锻炼和可靠的内固定。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