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蒜灸

目录

1 拼音

gé suàn jiǔ

2 英文参考

garlic moxibus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隔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1]。首见于《肘后方》[1]。是以大蒜薄片或蒜泥作为间隔物进行施灸的方法。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2]

4 隔蒜灸施灸方法

隔蒜灸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2]

选用较大的蒜瓣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约3mm厚的鲜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患处或穴位上,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蒜片上施灸[2][3][3]。每施灸4~5壮,须更换新蒜片,继续灸治[3]

也可将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地铺在穴位上,再在蒜泥上铺上艾绒或把艾炷置于蒜泥上点燃施灸[3][3]。一般每穴可灸5~7壮[3][3],7壮为宜[3],以灸处泛红为度[3],隔2~3日1次[3]

《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

5 隔蒜灸的主治病证

隔蒜灸有消肿、拔毒、散结、止痛的作用。因为大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用,故本法常用于治疗痈疽疮疡、疖之未溃者、肺痨、腹中积块及蛇蝎毒虫所伤等[3][3]。《外科理例》灸法总论:“治毒者必用隔蒜灸。”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7.
  2. ^ [2] 魏睦新,仲远明.中医针灸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0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