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gēn tò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heel pai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alcanodyn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aleaneal pa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inful heel[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跟痛症(heel pain[1])为病名[2]。是指足跟部周围疼痛疾病的统称[1]。主要包括跟骨结节骨刺、跟部滑囊炎、跟下脂肪纤维垫炎等[2]。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发生率高,一侧或两则同时发病。大多数为慢性起病,常同时有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
4 病因病机
多由于长途跋涉或负重行走、奔跑跳跃等剧烈运动,或行走时,足跟触于硬物上所致[2]。
跟痛症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跟部蹠面(即脚后跟)疼痛,其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关系,常见的病因有:
(1)足跟纤维脂肪垫炎;
(2)蹠筋膜炎;
(3)跟骨骨刺。
5 临床表现
1.跟部局部疼痛、肿胀、走路时加重。
2.足跟底前内侧压痛。
6 诊断依据
1.多于中年以上发病,跟部蹠面痛,走路时加重。足跟底前内侧压痛。
2.跟骨侧位X线片可能有骨刺。
7 诊断要点
①跟骨结节骨刺:起病缓慢,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常伴有平足畸形。足跟下疼痛,晨起站立时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有时可触及骨性隆起[2]。跟骨侧位X片常显示跟骨结节前骨刺形成[2]。
②跟部滑囊炎:常于一侧跟腱止点部疼痛,在行走、站立过久或剧烈运动后疼痛加重,局部轻度肿胀、压痛,有时可触及捻发音;跟下滑囊炎多由外伤或长期摩擦形成,跟骨结节下方疼痛,轻微肿胀,深在性剧痛[2]。
③跟下脂肪纤维垫炎:常因跟部被硬物硌伤或长期受压引起[2]。跟下疼痛、肿胀、压痛浅在[2]。
8 治疗原则
本病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疗效较佳。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则需行手术治疗。
1.减少局部压迫:可采用海绵跟垫、矫形鞋、石膏外固定。
2.局部理疗或热敷。
3.痛点封闭:用醋酸氢化考的松或强的松龙12.5-25mg加1%-2%普鲁卡因0.5-2ml局部注射,每周一次,1-3次为一疗程。
5.消炎止痛类药应用。
6.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如骨刺切除、蹠腱膜附着处松解或胫后神经跟下支切断术。
9 针灸治疗
将鲜生姜切成0.3~0.5厘米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将艾炷置姜上,灸患侧足跟、疼痛最明显处[2]。待艾炷燃至将尽而足跟灼痛时,用姜片摩擦患部[2]。
10 用药原则
1.在门诊治疗者以局部封闭、理疗和外敷活血通络中草药为主,可辅以消炎止痛药。
2.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者可行手术治疗,术后需应用抗生素和支持,对症治疗,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
11 辅助检查
1.对在门诊治疗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中的一项或数项为主;
2.对需住院手术者,则检查专案包括检查框限“A”所有专案;
3.若需与跟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早期跟骨骨髓炎或结核等鉴别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12 疗效评价
2.好转: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3.未愈:症状、体征未改善。
13 参考资料
治疗跟痛症的穴位
- 下昆仑
仑。位于跟腱前缘,平外踝尖下1寸处。主治冷痹、腰痛、半身不遂、腿脚重痛等。一般直刺0.3~0.5寸...
- 内昆仑
不调,经闭,疝瘕积聚,不眠,癫狂,咳喘,唾血,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鼻衄不止,耳鸣耳聋,热病烦心,...
- 上昆仑
颊肿,项背强痛,腰痛如折,腿股疼痛,腘筋挛急,腨跟痛,浮肿,喘逆,腹满,大便难,疟疾,脚气,癫狂,...
- 鬼路
志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眩晕,膝部红肿,跟骨痛,足痿不收,霍乱转筋,癫痫,晕厥,头痛,癫,...
- 安耶
之处,故名仆参。仆参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腰痛不举,眉棱骨痛,鼻衄,耳聋耳鸣,口眼斜,心悸,...
- 更多治疗跟痛症的穴位
治疗跟痛症的方剂
- 象牙抗增丸
拼音:xiàngyákàngzēngwán《千家妙方》卷下:方名:象牙抗增丸组成:象牙100g,砂仁...
- 归芍地黄丸
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痠痛,足跟疼痛。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
- 益母丸
血瘀所致的月经量少、错后、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痛减、产后恶露不净。用法与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
- 右归丸
丸及左归丸加减治疗,6~8个月后根据症状、体征、跟骨小梁之X线片改变等评定疗效,结果显效42例,占...
- 五香汤
血。土栗。由行崎岖之路,劳伤筋骨血脉而成,生在足跟旁,形如枣栗,亮而色黄,肿若琉璃,又名琉璃疽。黄...
- 更多治疗跟痛症的方剂
治疗跟痛症的中成药
- 归芍地黄丸
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痠痛,足跟疼痛。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
- 益母丸
血瘀所致的月经量少、错后、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痛减、产后恶露不净。用法与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
- 右归丸
丸及左归丸加减治疗,6~8个月后根据症状、体征、跟骨小梁之X线片改变等评定疗效,结果显效42例,占...
- 骨碎补丸
用。骨碎补丸的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颈椎、腰椎、足跟、四肢关节骨质增生、慢性劳损性腰背痛、腰椎管狭窄...
- 附桂八味丸
中27例(妊娠10例,非妊娠17例)患者精子浓度跟踪结果显示18例(55.6%)精子浓度增加3倍以...
- 更多治疗跟痛症的中成药
跟痛症相关药物
- 归芍地黄丸
,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克,...
- 小儿诺氟沙星糖粉
时应停止治疗,采用适当的包扎以及专家会诊,使两个跟腱得以休养恢复。【儿童用药】本品在婴幼儿及18岁...
- 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7.偶有用药后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如有上述症状发生,须立即停...
-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7.偶有用药后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如有上述症状发生,须立即停...
- 乳酸左氧氟沙星片
用,有指征时需仔细权衡利弊后应用。7.偶有用药后跟踺炎或跟踺断裂的报告,如有上述症状发生,须立即停...
- 更多跟痛症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跟痛症
- 《证治汇补》:[卷之一提纲门]中风
。溺淋癃闭。燥结头眩。耳聋齿痛舌痛。腰膝痿软。足跟作痛。自汗盗汗。失血烦躁。熟地(八两)萸肉山药(...
- 《银海指南》:[卷三]汤丸备要
便血,消渴淋沥,失血失音,舌燥喉痛,虚火牙痛,足跟作痛,下部疮疡等症。熟地(八两)山萸肉(酒润)山...
- 《外科枢要》:[卷三]论足跟疮(十一)
治验大尹陈汝邻,两腿酸软,或赤或白,足跟患肿,或痛或痒后痛,而或如无皮,或如皱裂,日晡至夜,胀痛热...
- 《续名医类案》:[卷十九]足跟肿痛
不慎起居,内热引饮食,作渴体倦,两足热,后足跟作痛。或用消热除湿之剂,更加发肿。又服败毒之药,赤痛...
- 《脉症治方》:[卷之二湿门]伤湿(附痞脾香港脚)
喘。胸满。口燥。发黄。为湿热自甚。洪而动。湿热为痛。症内经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又云∶诸...
- 更多古籍中的跟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