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Gejie Zhilao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0850-91
2.3 处方
蛤蚧 5对 百部(蜜炙) 100g 平贝母 35g 白果 75g 白及 75g 乌梅 50g 冬虫夏草 50g
2.4 制法
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95~ 110g制成 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广卵形或贝壳形,直径40~60um, 脐点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可见。内果皮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淡绿 黄色或无色,呈长方形、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2~16um,胞腔含棕色物。种皮石细 胞,淡黄色或无色,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约至70um。横纹肌纤维淡黄色或近无色, 呈三角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侧面观具明暗相间细密横纹。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0 规格
每丸重 9g
2.11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蛤蚧治痨丸
-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不止,用龙骨、黄连等分为末,白水调及白梅粥补之。蛤蚧散蛤蚧一对,知母、贝母、桑白皮、甘草各二两,人参...
- 《普济方》:[卷二十三脾脏门]脾胃虚冷水谷不化
炮三两)乌头(炮裂去皮脐)香子(炒)益盏。入枣七蛤蚧散治脾胃气攻心疼者。蛤蚧(一对酒炙)乳香木香白茯...
- 《普济方》:[卷一百八十一诸气门]一切气
良姜(二两)神曲(炒)青皮(去白)官桂(去皮各一蛤蚧散(出宣明论)治肺胃气。攻心刺痛。蛤蚧(一对稍炙...
- 《普济方》:[卷一百五十九咳嗽门]久嗽(附论)
两姜汁制)人参(一两)(半两)陈橘皮片。枣一枚。蛤蚧丸治久肺气咳嗽。涕唾稠粘。上气喘急。蛤蚧(一对头...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四]咳嗽论(附痰饮上气)
满。呕逆不食。露蜂房(二钱炒)蝉壳(去土二钱炒)蛤蚧(一只重四钱酥涂炙干)丁香木香人参(去芦)地黄麻...
- 更多古籍中的蛤蚧治痨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