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

目录

1 拼音

gāo rè

2 英文参考

ardent fever

calor fervens

hyperpyrexia

hyperthermy

3 西医治高热

发热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高热(High Fever)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范畴。小儿正常体温常以肛温36.5~37.5℃,腋温36~37℃衡量。通常情况下,腋温比口温(舌下)低0.2~0.5℃,肛温比腋温约高0.5℃左右。肛温虽比腋温准确,但因种种原因常以腋温为准。若腋温超过37.4℃,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以上,可认为发热。所谓低热,指腋温为37.5℃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0℃、超高热则为41℃以上。发热时间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

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其前部为散热中枢,后部为产热中枢,这两种调节中枢机能彼此相互制约,保持动态平衡,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小儿年龄愈小,体温调节中枢机能愈不完善,可致体温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通过汗液蒸发散热受到限制,故天气炎热时,也可致体温增高。

发热与病情轻重有时不一定平行。婴幼儿对高热耐受力较强,即使体温高达40℃,一般情况仍相当好,热退后很快恢复。相反,体弱儿、新生儿即使感染很严重,体温可不高甚或不升。年长儿体温较稳定,若体温骤然升高,全身情况较差,常常反映有严重疾病存在。

热型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和双峰热等。在一定范围内,热型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小儿对疾病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其热型的表现不如成人典型。加之,近年来抗生素与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于临床,热型随之发生变化,因而热型的特点,在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已失去其原有的重要性。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发热可使吞噬细胞活动性增强,抗体生成增多,白细胞内酶的活力及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抵御疾病的侵袭,促进机体恢复。因此,如发热不是太高,一般情况尚好,不应盲目或急于降温治疗。但是发热过久或高热持续不退,对机体有一定危害性。可使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脂肪代谢发生紊乱而致酮血症,发生自身蛋白质的破坏而致消瘦,脑皮质兴奋、抑制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胃肠功能紊乱等,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加重病情,影响机体恢复,因此应尽快查明原因。

3.1 病因病理病机

3.1.1 (一)急性高热

1.感染性疾病 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 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变态反应 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3.1.2 (二)长期高热

1.常见病 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2.少见病 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

4 中医治高热

高热为病症名。指体温超过39℃者。致病因素很多,以感受外邪病毒所致者居多。可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感染、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暑、风湿热、结核病及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中。[1]

高热是体温超过39℃的急性症状,中医文献所称“壮热”、“实热”、“日哺潮热”等均属高热范畴。病因多由外感引起,亦有内伤发热者。

本处主要讨论外感发热辨证及治疗。

针灸退热有很好效果;

针刺治疗同时,须查明原因,明确诊断。

4.1 高热的病因病机

外感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卫失宣散,肺失清肃;或温邪疫毒侵袭人体,燔于气分;或内陷营血,引起高热,亦有因外感暑热之邪内犯心包而致者。

4.2 高热的辨证分型

外感高热:发病急,病程短,体温在39℃以上,初起伴有恶风寒等外感症候。

风热表证:高热恶寒,咽千,头痛,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

肺热证:伴有咳嗽,痰黄而稠,咽干口渴等症。

热在气分: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舌红,脉洪数。

热入营血:高热夜甚,斑疹隐隐,吐血便血,舌绛心烦,甚则出现神昏谵语、抽搐。

4.3 高热的治疗

针灸治疗:取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为主。外感风热者加风门、鱼际、外关;温病气分证加商阳、内庭、关冲;温病血分证加曲泽、中冲、委中;暑热蒙心者加十二井、曲泽;疫毒熏蒸者加委中、陷谷、外关。此外,咽痛加少商;神昏加人中、十宣;烦躁加印堂、神门。刮痧:用光滑的汤匙或瓷片,蘸食酒或清水润滑,刮脊背及其两侧、颈部、胸部肋间、肩肘、肘窝及腘窝等处,刮至皮肤紫红为度。耳针:取耳尖、神门、上屏尖等穴,强刺激。注意:本证的治疗应以治疗原发病为主,针灸可作为处理高热的措施之一。[1]

4.3.1 刺灸法

治则

清泻风热

处方

大椎 十二井 十宣 曲池 合谷

方义

大椎属督脉,为诸阳之会,总督一身之阳;十二井、十宣皆在四末,为阴阳经交接之处,三穴点刺,具有明显的退热作用。曲池为阳明经合穴,配合谷清泻阳明实热。诸穴共奏疏解表邪,清泻风热之功。

随证配穴

风热—鱼际、外关,肺热—少商、尺泽,气分热盛—内庭、厉兑,热入营血—中冲、内关。

操作

毫针刺,泻法,大椎、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4.3.2 耳针法

选穴

耳尖 耳背静脉 肾上腺 神门

方法

耳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余穴用毫针刺,强刺激,每次留针15~30min。

4.3.3 刮痧法

选穴

脊柱两侧和背俞穴

方法

用特制刮痧板或瓷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脊柱两侧和背俞穴至皮肤红紫色为度。

5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9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