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盖

目录

1 拼音

gāo gài

2 英文参考

Dūshū BL16[中国针灸学词典]

Shènshū BL23[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高盖为经穴别名:1.督俞;2.肾俞。[1]

4 督俞的别名·高盖

高盖为经穴别名,即督俞[1]。见《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作商盖。

穴位督俞
汉语拼音Dushu
罗马拼音Tushu
美国英译名Governing Locus
各国代号中国BL16
日本16
法国莫兰特氏V16
富耶氏V16
德国B16
英国B16
美国BI16

督俞为经穴名[2](Dūshù[3]BL16)。出《太平圣惠方》。别名高盖[4]。属足太阳膀胱经[4]。督指督脉,俞即转输,此穴居督脉中点之旁,是督脉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督俞[4]。督俞穴主治心、胸、腹等疾患,如心痛,胸闷,呃逆,腹痛腹胀,肠鸣,恶寒发热,背部疔疮,心痛,腹痛,腹胀,心绞痛,乳腺炎,银屑病,咳嗽,气短,胃痛,现代又多用督俞穴治疗心内外膜炎,冠心病心绞痛,膈肌痉挛,皮肤瘙痒症,冠心病,心动过速,心内外膜炎,胃炎,皮肤瘙痒

4.1 督俞穴的别名

高盖(《太平圣惠方》)、商盖(《循经考穴编》) 、高益(《针灸学》(南京))。

4.2 出处

《太平圣惠方》:督俞二穴。在第6椎下两旁。

4.3 穴名解

督指督脉,俞即转输,此穴居督脉中点之旁,是督脉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督俞[4]

督,有督统、正中之义,指督脉。俞,指腧穴。督脉贯脊而行,为脏腑诸俞之所依附,故能督正诸俞,贯通腰脊。既为督脉之俞,义为诸阳之督也。督脉及脊柱居人身之中,通乎脊柱,可以总督诸阳,为背部诸俞之统帅。[5]

4.4 所属部位

背部[6]

4.5 督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督俞穴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6][6]

督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六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6]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6]

督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督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督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督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督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4.6 督俞穴的取法

督俞穴位于脊柱区,第六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6]

俯卧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灵台(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伏坐位,第6胸椎棘突下与后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取穴[7]

4.7 督俞穴穴位解剖

督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降支。分布着肩胛背神经,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五、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该穴深部为第六肋间结构。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竖脊肌[7]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6、第7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胸背神经、第6和第7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及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肩背神经,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六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通过[8]

4.8 督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督俞穴有宽胸利膈、调肠和胃的作用[8]

督俞穴有理气止痛,强心通脉的功效。

督俞穴位于背部,为督脉之气输注之处,部位近于心脏和胸膈,故用针法可治疗胸腹部疾病[9]

督俞穴有理气宽胸之功,凡关腰、脊、骨、髓、头脑之病,但可酌取[9]

寒热、心痛、腹鸣、气逆诸病督俞穴均能治[9]之。

4.9 督俞穴主治病证

督俞穴主治心、胸、腹等疾患,如心痛,胸闷,呃逆,腹痛腹胀,肠鸣,恶寒发热,背部疔疮,心痛,腹痛,腹胀,心绞痛,乳腺炎,银屑病,咳嗽,气短,胃痛,现代又多用督俞穴治疗心内外膜炎,冠心病心绞痛,膈肌痉挛,皮肤瘙痒症,冠心病,心动过速,心内外膜炎,胃炎,皮肤瘙痒

督俞穴主治心、胸、腹等疾患,如心痛、胸闷、呃逆、腹痛腹胀、肠鸣、恶寒发热、背部疔疮等[9]

督俞穴主治心痛、腹痛、腹胀、肠鸣、呃逆[9]

督俞穴主治心痛,腹痛,肠鸣,呃逆;以及心绞痛,乳腺炎,银屑病等[9]

督俞穴主治心痛;咳嗽,胸闷,气短;胃痛,呃逆[9]

现代又多用督俞穴治疗心内外膜炎、冠心病心绞痛、膈肌痉挛、乳腺炎、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等[9]

1. 循环系统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内外膜炎;

2. 其它:胃炎,膈肌痉挛,乳腺炎,皮肤瘙痒,银屑病等。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斜刺0.3~0.5寸[9]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9]

斜刺0.5~0.8寸[9][9],局部有酸胀感[9],可向肋间放散[9]

注意:督俞穴不可深刺,以防气胸[9]

4.10.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9]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4.11 督俞穴的配伍

督俞配合谷、足三里,有理气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呃逆,腹胀。

督俞配肩井、膻中,有清热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乳痈,乳腺增生。

督俞配心俞、内关,治冠心病[9]

督俞配胃俞、中脘,治胃痛[9]

4.12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主寒热心痛,腹痛,雷鸣气逆。

《太平圣惠方》:主理寒热,腹中痛雷鸣,气逆心痛。

5 肾俞的别名·高盖

高盖为经穴别名,即肾俞[9]。见《针灸学》(南京)。

穴位肾俞
汉语拼音Shenshu
罗马拼音Shenshu
美国英译名Kidney Locus
各国代号中国BL23
日本23
法国莫兰特氏V23
富耶氏V23
德国B23
英国B23
美国BI23

肾俞为经穴名[10](Shènshù[10]BL23)。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10]。肾俞是肾的背俞穴[10][10]。肾即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肾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肾俞[10]。肾俞穴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遗精,阳痿,早泄,不育,遗尿,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喘咳少气,带下,腰痛,溺血,泄泻,目眩,虚喘,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现代又多用肾俞穴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尿路感染,精液缺乏,膀胱肌麻痹,膀胱肌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哮喘,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5.1 肾俞的别名

少阴俞(《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肾念(《灸法残卷图》)、高盖(《针灸学》(南京))。

5.2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在十四焦(椎)之间。

5.3 特异性

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

5.4 穴名解

肾即肾脏,俞即输注,本穴是肾气转输于后背体表的部位,故名肾俞[10]

肾为人体的泌尿器官,五脏之一。《说文》:“肾,水脏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释名·释形体》:“肾,引也。肾属水,主引水气灌注诸脉也。”本穴系肾在背之俞穴,内应肾脏,是肾气转输、输注之所,治肾疾要穴,故名之。[10]

5.5 所属部位

腰部[11]

5.6 肾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11][12]

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2]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

肾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肌肉)

肾俞穴在背部的位置(骨骼、内脏)

5.7 肾俞穴的取法

俯卧位,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肾俞穴位于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卧取穴[12]

俯卧位,两髂嵴高点相平处正中再向上2个棘突,旁开1.5寸处取穴[13]

5.8 肾俞穴穴位解剖

肾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一、二、三腰神经后支分布。肾位于腰方肌和腰大肌的前面,脊柱的两侧是腹膜后位器官。在腰背部的投影为:后正中线外侧2.5厘米和8.5厘米处各作两条垂直线,通过第十一胸椎和第三腰椎棘突作两条水平线。在上述纵横标志线所围成的左右四边形范围内,即相当于左右两肾脏的体表投影位置。肾门在肾区内,投影在肾区的内侧半,约相对于第一腰椎体的水平。经肾门的主要结构。从后向前排列有输尿管、肾动脉和肾静脉,还有围绕其间的神经纤维、淋巴结、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腱膜和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13]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第2、第3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腰动脉背侧支分支分布[14]

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通过[14]

5.9 肾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肾俞穴具有益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

肾俞穴有调肾气、强腰脊、聪耳目的作用[14]

肾俞穴为治疗腰部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腧穴[15]

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旁,与肾脏内外相应,是肾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处所,故能治疗肾脏病[15]

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肾二者主水液,司二便,故肾俞穴能治疗水液代谢失常而致的一切疾病[15]

肾为先天之本,又为生殖发育之源,男子藏精,女子系于胞中,故肾俞穴可治疗妇科及男性病[15]

肾开窍于耳,腰为肾之府,取肾俞穴又能治疗耳部病和腰部病[15]

肾俞穴与肾脏相应,而为之俞,有益肾固精、清热利湿之功。凡痛之涉及于肾者,如虚劳,羸瘦、腰痛、梦遗、胸胁胀满、耳聋、目黄、溺血、浊淫,以及女子带下、月经痛等,均可取此。[15]

5.10 肾俞穴主治病证

肾俞穴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遗精,阳痿,早泄,不育,遗尿,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喘咳少气,带下,腰痛,溺血,泄泻,目眩,虚喘,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现代又多用肾俞穴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尿路感染,精液缺乏,膀胱肌麻痹,膀胱肌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哮喘,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肾俞穴主治肝肾、膀胱等疾患:如腰脊酸痛、小便淋沥、尿频尿闭、遗尿尿血、阴中疼痛、遗精白浊、阳痿旱泄、月经不调、痛经、血崩、赤白带下、不孕、头痛眩晕、视物不明、耳鸣耳聋、水肿、消渴、咳喘、虚劳、中风失语、手足不遂、失眠健忘、癫疾、少腹急痛、肾泄、骶部疼痛、脚膝拘急等[15]

肾俞穴主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不育、遗尿、月经不调、白带、腰背酸痛、头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水肿、喘咳少气[15]

肾俞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阳痿,遗精;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腰痛;水肿[15]

肾俞穴主治遗精,阳痿,遗尿,溺血,泄泻,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虚喘,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水肿,腰痛;以及肾炎,肾盂肾炎,支气管哮喘,坐骨神经痛,神经衰弱等[15]

现代又多用肾俞穴治疗肾炎、肾绞痛、肾下垂、肾盂肾炎、尿道炎、肾结石、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神经衰弱、神经性耳聋、斑秃、性机能障碍、腰部软组织损伤等[15]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肾绞痛,遗尿,尿路感染,阳痿,早泄,遗精,精液缺乏;

2. 外科系统疾病:肾下垂,膀胱肌麻痹及痉挛,胃出血,肠出血,痔疮,肝肿大;

3. 其它:月经不调,腰痛,哮喘,耳聋,贫血,肋间神经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15]

直刺0.5~1寸[15][15],局部有酸胀感[15],可向臀部和下肢部放散[15]

直刺1~1.5寸[15]

注意:肾俞穴不能深刺,以防刺伤肾脏[参考资料]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 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9-240.。

5.11.2 灸法

可灸[15][15][15]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15]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12 肾俞穴的配伍

肾俞配殷门、委中,有行气通经络的作用,主治腰膝痠痛。

肾俞配京门,为俞募配穴法,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月经不调。

肾俞配听宫、翳风,有益肾气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肾俞配关元、三阴交,有壮元阳,助运化,利水湿的作用,主治肾炎,小便不利,水肿。

肾俞配三焦俞、关元,治尿频[15]

肾俞配心俞、神门,治失眠、健忘[15]

肾俞配耳门、听宫,治耳聋、耳鸣[15]

肾俞配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治下肢麻木、瘫痪[15]

5.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寒热、食多身羸瘦、两胁引痛……久喘咳、少气、溺浊赤,肾俞主之。骨寒热、溲难,肾俞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肾俞、内关,主面赤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虚劳羸瘦。

《针灸大成》:肾虚水肿。

《针灸大成》:主虚劳羸瘦,耳聋肾虚,水脏久冷,心腹膜满胀急,两胁满引少腹急痛。

《医宗金鉴》:下元诸虚,精冷无子。

《太平圣惠方》:理虚劳,耳聋,肾虚及水脏胀,挛急腰痛,小便浊,阴中疼,血精出,五劳七伤,冷呕,脚膝拘急,好独卧,急肿如水。

5.14 肾俞穴研究进展

5.14.1 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针刺肾俞可使患者泌尿功能明显增强,酚红排出量也较针前增多,尿蛋白减少,高血压下降,这种效应一般可维持2~3h,个别可达数日,患者水肿也减轻,甚至消失。动物实验证实给造有输尿管瘘的狗从胃内或直肠内灌入一定量的水,在肾泌尿量增加的基础上,针刺“肾俞”可引起水利尿的抑制,同时伴有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功能状态不同,针刺肾俞可有不同效应。例如,健康人在水负荷下,针刺肾俞配复溜则表现为抗利尿作用。[15]

针刺肾俞穴,对正常机体的水利尿作用有抑制作用,但对肾病尿少者有利尿作用[15]。对出现蛋白尿的慢性肾炎或高血压患者,可使尿蛋白减少或消失[15]

针刺健康人肾俞,可引起肾曲小管排泄量增加,对肾小球滤过值无影响。

用毫米微波照射正常家兔和急性缺血家兔的“肾俞穴”后,肾血流量皆较前明显升高。切断肾神经后,肾血流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未切断肾神经者(P<>

5.14.2 对膀胱的影响

针刺肾俞对膀胱张力有一定的调整作用,针后可使紧张性膀胱松弛,松弛性膀胱紧张[15]

针刺家兔肾俞穴,引起膀胱内压上升占17.91%,下降占34.86%。

5.14.3 对肠功能的影响

针刺肾俞,对肠功能障碍者可使其肠功能正常化,说明针刺肾俞有调整肠功能的作用[15]

5.14.4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针刺肾俞后RBC-C3bR升高,说明受体兴奋、红细胞免疫黏附活力增强,RBC-IC降低(可能与细胞加速运送和处理免疫复合物,使红细胞膜上空位C3bR受体数目增多有关),从而增强机体潜在代偿能力。[15]

5.14.5 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如在家兔或大鼠的“足三里”、“肾俞”针刺,结果发现尿中17 -酮类固醇的含量明显增高,肾上腺皮质变厚,细胞体积增大,腺体重量增加。有人针刺肾上腺皮质萎缩、分泌功能低下的模型大鼠的“肾俞”,发现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激活作用。有人给实验大鼠注入地塞米松,引起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抑制,同时血浆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保持在高水平的背景下,针大鼠双侧“肾俞”15 min,其血浆皮质酮含量显著高于地塞米松对照组。因此,针刺肾俞穴可以消除地塞米松对肾上腺皮质分泌活动的反馈抑制。结果提示,对某些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需要采用激素治疗的患者辅以针刺治疗是可行的。[15]

5.14.6 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针刺“足三里”、“肾俞”,可见家兔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增强,但连续针刺7次(每日1次)反看不出明显反应。[15]

5.14.7 增强精子活力

艾灸肾俞等,能使肾阳虚大鼠精子活力显著增强。

5.14.8 治疗遗尿

以肾俞输穴注射治疗遗尿200例,配三阴交,药物用阿托品注射液。结果:痊愈88例,占44%;显效58例,占29%;好转40例,占20%;无效14例,占7%。总有效率为93%。[15]

取肾俞等,针灸加埋线,治疗250例,有很好疗效。

5.14.9 治疗尿频

灸肾俞、命门治疗老年性尿频症70例,用悬灸法,灸10 min后,再配神门、太溪穴,常规针刺,留针40~60 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结果:痊愈37例,显效25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15]

5.14.10 治疗血尿

以肾俞、足三里输穴注射疗法治疗肾病血尿39例,取双侧腧穴,药物用鱼腥草注射液6 mL,板蓝根注射液6 mL,交替用药,每次注射另加磷酸川芎嗪2 mL,混合使用。每周3次治疗。结果:基本痊愈16例,好转16例,无效7例。痊愈16例中见效时间最短为半个月,平均时间为2.4个月。[15]

5.14.11 治疗腰痛

以肾俞、大肠俞、委中、承山治疗腰腿痛1793例。结果:痊愈1420例,显效256例,好转46例,无效29例。[15]

5.14.12 治疗肾绞痛

以肾俞、委中、足三里治疗肾绞痛25例,针刺根据虚实实施提插捻转补泻手法,留针25~40 min,期间行针加强刺激。结果:显效22例,占88%;好转3例,占12%。总有效率为100%[15]

针刺患侧肾俞等,治疗85例,对疼痛有较好疗效。

5.14.13 治疗尿毒症

据报道用生附片、川芎等敷贴肾俞、关元,治疗8例,肾功能多项指标有一定好转。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9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05.
  3.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29.
  5.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9.
  7. ^ [7]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3.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8.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3.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28.
  11. ^ [11]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3.
  12. ^ [1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28.
  13. ^ [1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9-240.
  14. ^ [1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9.
  15. ^ [1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9-24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