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泽

目录

1 拼音

gān zé

2 概述

甘泽为中药名,出自《吴普本草》,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甘遂之别名[1]

3 别名

甘泽、肿手花根[2]

4 来源及产地

大戟科植物甘遂Euphorbia kansuiLiou的块根[2]。主产陕西、甘肃、河南等地[2]

5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2]。入脾、肺、肾经[2]

6 功能主治

功在泻水,逐痰,破积,通便[2]。主治水肿腹满,二便不通,胸胁积液,癥瘕积聚,痰迷癫痫,噎膈痞塞[2]

7 用法用量

内服:多入丸、散,一次量0.6~1.5g;煎汤,1.5~3g,醋制或面裹煨熟用[2]

8 使用注意

体虚及孕妇忌用[2]。反甘草[2]

9 化学成分

本品含α-大戟甾醇及γ-大戟甾醇(Euphorbol),甘遂甾醇(Kanzuiol),有毒的巨大戟萜醇(Ingenol)的衍生物,20-去氧巨大戟萜醇的衍生物,13-氧化巨大戟萜醇的衍生物,甘遂萜酯(Kansninine) A、B,鞣质等[2]

10 药理作用

本品具泻下、引产、利尿作用。经传统的炮制后,其中枢抑制及腹泻作用减弱,利尿活性可增强,巨大戟二萜醇酯有强烈的皮肤刺激性及促癌变作用[2]。甘遂萜酯A、B有镇痛作用[2]

11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