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丸

目录

1 拼音

gān lù xiāo dú wán

2 甘露消毒丸药典标准

2.1 品名

甘露消毒丸

Ganlu Xiaodu Wan

2.2 处方

滑石300g、茵陈220g、石菖蒲120g、木通100g、射干80g、豆蔻80g、连翘80g、黄芩200g、川贝母100g、藿香80g、薄荷80g

2.3 制法

以上十一味,滑石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茵陈等十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滑石粉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或制丸,干燥,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灰黄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微辛。

2.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石菖蒲);韧皮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黄芩);淀粉粒广卵形或贝壳形,直径40~64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可察见(川贝母)。

(2)取本品5g,研细,加石油醚(30~60℃)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低温挥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茵陈对照药材1g,加石油醚(30~60℃)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3)取石菖蒲对照药材0.5g,加石油醚(30~60C) 20ml,同[鉴别](2)项下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5~10μl与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放置1小时后,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2.6 检查

2.6.1 重金属

取本品,研细,取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E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2.6.2 砷盐

取本品,研细,取0.2g,加氢氧化钙1g,加少量水,搅匀,烘干,用小火缓缓炽灼至炭化,再在500~600℃炽灼至完全灰化(同时作空白,留做标准砷斑用),放冷,加盐酸7ml使溶解,再加水21ml,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F第一法),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2.6.3 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2.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磷酸溶液(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60%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6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10.6mg。

2.8 功能与主治

芳香化湿,清热解毒。用于暑湿蕴结,身热肢痠,胸闷腹胀,尿赤黄疸。

2.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2.10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11 贮藏

密封。

2.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甘露消毒丸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Ganlu Xiaodu Wan

3.2 标准编号

WS3-B-1719-94

3.3 处方

滑石 300g 茵陈 220g 石菖蒲 120g 木通 100g 射干 80g 豆蔻 ? 80g 连翘 80g 黄芩 200g 川贝母 100g 藿香 80g 薄荷 80g

3.4 制法

以上十一味,滑石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茵陈等十味粉碎成细粉, 与上述滑石粉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3.5 性状

本品为灰黄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微辛。

3.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 页)。

3.7 功能与主治

芳香化浊,清热解毒。用于暑湿蕴结,身热肢酸,胸闷腹胀,尿 赤黄疸。

3.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 9g,一日2 次。

3.9 贮藏

密闭,防潮。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