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菌状巴通体感染

目录

1 拼音

gǎn jun1 zhuàng bā tōng tǐ gǎn rǎn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杆菌状巴尔通氏体感染,杆菌状巴尔通体感染,卡里翁病,奥罗亚热,巴尔通体病,人巴通体病,Carrion disease,bartonellosis

4 疾病代码

ICD:A44.9

5 疾病分类

感染科

6 疾病概述

由杆菌状巴通体所致的感染,一般称为人巴通体病。因1855 年秘鲁DanielCarrion 首先报道了此病的症状和体征,故又称为卡里翁病(Carrion disease)。潜伏期约3 周或更长些。起病前常有前驱症状,如低热、骨关节及肌肉酸痛等。

7 疾病描述

由杆菌状巴通体所致的感染,一般称为人巴通体病。因1855 年秘鲁DanielCarrion 首先报道了此病的症状和体征,故又称为卡里翁病(Carrion disease)。白蛉为其传播媒介,临床表现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以急性发热与溶血性贫血为主的奥罗亚热(Oroya fever) 及以皮肤病变为主的秘鲁疣(verrugaperuana)。

8 症状体征

由杆菌状巴通体所致的感染,一般称为人巴通体病。因1855 年秘鲁DanielCarrion 首先报道了此病的症状和体征,故又称为卡里翁病(Carrion disease)。白蛉为其传播媒介,临床表现有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即以急性发热与溶血性贫血为主的奥罗亚热(Oroya fever) 及以皮肤病变为主的秘鲁疣(verrugaperuana)。潜伏期约3 周或更长些。起病前常有前驱症状,如低热、骨关节及肌肉酸痛等。此后疾病可发展成本病的两种类型中的某一型。

1.奥罗亚热 为急性血液疾病阶段。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大汗、极度乏力、脸色苍白,并有严重肌肉、关节疼痛和头痛。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及周围循环衰竭等表现。在此阶段极可成为该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型未经治疗的病死率常超过50%,多发生于起病后10 天至4 周内。经过抗菌药物治疗者,发热消退,血液中细菌减少乃至消灭,体力逐渐获得恢复。有些较轻病例也可自行恢复,但比较缓慢,常数月至半年。

2.秘鲁疣 本型为皮肤损害阶段。其特点是贫血后或无前驱症状,皮肤出现许多疣状皮疹,可呈粟粒状、结节状或大块腐肉状,其大小从2~10mm 至3~4cm。上述叁种疣状皮损可在同一患者身上见到,以四肢两侧及颜面部较多,其次为生殖器、头皮和口、咽部黏膜。疣状皮疹色泽各异,由红色至紫色,可持续存在1个月至2 年。病原体可从病灶中检出。

9 疾病病因

1905 年秘鲁医生Alberto Barton 首先发现从奥罗亚热患者红细胞内存活的杆菌微生物,后来又被多数学者所证实,因而称此病原体为杆菌状巴通体(bartonella bacilliformis)。1920 年培养出此病原体,并感染猴子成功。杆菌状巴通体为一种细小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大小为(0.2μm~0.5μm)×(1μm~2μm),能运动,多形性,可表现为球形、环形、卵圆形或颗粒状。有1~10 根单端鞭毛,长3~10μm。在急性早期患者体内的病原体,形态更具球形,常在红细胞及内皮细胞的胞质内,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该菌要求在高营养的培养基(含动物或人血的琼脂),最佳温度为28℃,5%二氧化碳环境条件下缓慢生长,42℃不生长。生化反应极不活泼,不产生溶血素,对多种抗生素敏感。杆菌状巴通体细胞脂肪酸组成比其他巴通体有较多的C16∶1ω7c(占18%),并检出C12∶O 和C14∶O。O@@@@Connor 用凝胶电泳分析本病原体16SrRNA 序列表明,其片段为1431个碱基,与五天热巴通体同源性达91.7%。其ialA 和ialB 两个基因与侵袭力有关,已经被克隆与表达。鞭毛为杆菌状巴通体侵入宿主细胞的重要毒力因子,有人观察到运动的巴通体如钻孔器,同时结合其他因素而使红细胞膜改变,导致巴通体侵入红细胞内。

10 病理生理

当杆菌状巴通体进入人体血流后,首先在血管上皮增生,随后侵入红细胞内繁殖。严重患者几乎所有外周血液中的红细胞均被感染,一个红细胞可多达20 个病原体,致使大量红细胞破坏,导致严重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系的增生,至使外周血液出现有核红细胞、巨红细胞及大量网织红细胞(可达50%),白细胞变化不大,而血小板常有减少。并可见肝、脾和淋巴结的网状内皮细胞大量吞噬病原体、红细胞及含铁血黄素。肝大,有时可见小叶中心性细胞坏死;脾肿大并伴有感染。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肿胀,可导致管腔阻塞和组织缺血坏死。脑脊液检查可有细胞数增加和找到病原体。临床表现与宿主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无免疫力者可出现奥罗亚热。

11 诊断检查

诊断:流行区病人有白蛉叮咬史,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如发热、进行性溶血性贫血、淋巴结肿大、疣状皮疹等就应疑及本病,血液涂片找到病原体或培养阳性就可确诊。无症状带菌者应作血液培养才能明确。培养基应加5%脱纤维蛋白人血或10%新鲜兔血清和0.5%兔血红蛋白,最适温度为28℃,培养7~10 天后可见小菌落加以鉴定。对秘鲁疣可取组织标本作吉姆萨染色,发现病原体即可诊断。近来采用血清免疫学检查,如荧光抗体、间接血凝及酶联免疫试验等对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也有帮助。

实验室检查:血液化验可见红细胞急速下降,常在4~5 天内由正常值降至1.0×1012/L。为正常色素巨细胞型贫血,可见有核红细胞、Howell-Jolly 小体、Cabot环和嗜碱性点彩,白细胞可有轻度增加并伴核左移。血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涂片染色可显示90%红细胞被侵犯。带菌者应作血液培养才能明确。培养基应加5%脱纤维蛋白人血或10%新鲜兔血清和0.5%兔血红蛋白,最适温度为28℃,培养7~10 天后可见小菌落加以鉴定。对秘鲁疣可取组织标本作吉姆萨染色,发现病原体即可诊断。近来采用血清免疫学检查,如荧光抗体、间接血凝及酶联免疫试验等对流行病学调查及诊断也有帮助。

12 鉴别诊断

发热期间须与其他发热性疾病及溶血性贫血进行鉴别。皮肤病损须与寻常疣、化脓性肉芽肿等鉴别。

13 治疗方案

多种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及链霉素等对杆菌状巴通体均有抗菌作用。对急性杆菌状巴通体感染,氯霉素为首选药物,因其对常见并发症-沙门菌感染也有效,氯霉素剂量为2g/d,分4 次服,共7 天。一般在服药2 天后发热即可消退,病情也随着迅速好转。严重贫血者可输血。秘鲁疣期可使用利福平,剂量为600mg/次,1 次/d,共服6 天,可促进病变消退。

14 并发症

易发生并发症,以沙门菌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疟疾、布鲁菌病、细菌性肺炎、阿米巴痢疾等并发症。

15 预后及预防

预后:严重并发症可致死。

预防:预防措施主要是杀灭白蛉。居室内外喷洒杀虫剂,控制白蛉夜间叮咬甚为有效。个人防护可用驱虫剂或挂蚊帐。

16 流行病学

本病流行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一些乡村,包括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海拔800~2500m 地区。本病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及无症状病原体携带者。患者症状消失后,血中仍有少量带菌可持续数年。在流行区,无症状带病原体者可高达10%~15%,因而本病的贮存宿主是人。本病是通过节肢动物-白蛉叮咬而传播,疣肿罗蛉(Lutzomyia verrucarum)为主要传播媒介,但在哥伦比亚已发现可由其他种白蛉传播。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