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gān jī shàng mù ·pí shèn yáng xū zhèng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spleen-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spleen-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1]。
4 症状
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患者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1]。
5 关于疳积上目
疳积上目(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keratomalacia)为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对本病记载较早[2]。又称小儿疳眼(见《卫生宝鉴》卷十)、疳毒眼(明·倪维德《原机启微》)、疳眼(出《龙木论》)、疳涩眼(出《儒门事亲》)、小儿疳眼外障(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小儿疳伤眼目(见《银海精微》)、疳病攻眼症(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疳疾上目(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是指由小儿疳积引起,以早期出现夜盲,继而眼珠表面干燥,失去光泽,黑睛呈灰白色胶冻样混浊,甚至糜烂破损,并伴黄液上冲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如不及时医治,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详见疳积上目条。
6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 [2] 廖品正.中医眼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32-134.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治疗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的方剂
- 杀疳散
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主治小儿疳眼外障。主治小儿疳眼外障,眼目生翳,红肿疼痛,泪出难开,白膜遮...
- 鸡肝丸
1钱,黄连1钱,莲肉3钱,夜明砂5分。主治:小儿疳眼雀目。用法用量:每服10粒,白汤送下,日3次。制...
- 退翳丸
1两,黄芩1两,桔梗1两,车前子1两。主治:小儿疳眼外障。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茶送下。制备方法...
- 鸡肝散
生)1枚,好坯子1字。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疳眼,不赤不肿不痛,但开眼畏明光。用法用量:5岁每...
- 煮肝散
菀半两(去苗土),白芍药半两。主治:妇人冷劳气,脾胃虚乏,大肠转泻,水谷不化,四肢羸瘦,口内生疮,...
- 更多治疗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的方剂
治疗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的中成药
- 天麻丸
治:《圣济总录》卷一○八之天麻丸主治胸膈风痰,头目旋运,时发昏痛。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茶、酒...
- 麝香丸
3分,天雄(炮裂,去皮脐)3分。主治:伤寒头痛,目眩汗出。用法用量:每服2丸,细嚼,温酒送下,不拘...
- 更多治疗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一眼科]药方
之,湿纸数层包裹,灰火煨熟,空心食之。二草散治小儿疳眼疼,并赤眼肿痛。甘草龙胆草当归(各一钱)细辛(...
- 《银海精微》:[卷下]治小儿疳伤
为末,水煎食后服;大人水煎,小儿为末服之。此治小儿疳眼,其症泄后眼不开,宜服此进贤方∶当归菊花黄连(...
- 《针灸聚英》:[卷一上]足太阳膀胱经
痛。太阳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针灸聚英》明·嘉靖八年高武公元1529年...
- 《鸡峰普济方》:[卷第十七]眼目
临卧茶清嚼下日进三服羊肝夹子治眼退运并翳膜遮障小儿疳眼雀目并治之蝉壳黄连(各半两)甘草菊花(各一分)...
-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足太阳膀胱经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足太阳之法也。《圣济总录》宋·徽宗由政府组织编写公元1111-1117年...
- 更多古籍中的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