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肝风亦称内风。凡不属于外感而导致的眩晕、抽搐、震颤、昏迷、肢麻等多属肝风范畴。如高血压、心脏病等突然引起的抽搐、神志不清、痉挛、昏迷不醒等。治宜熄风为主。[1]
2.1 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
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黄帝内经素问·风论》:“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若肝藏气虚,不能荣养,则为风邪所侵,搏于筋脉,荣卫凝泣,关节不通,令人筋脉抽掣疼痛,以至眩闷口眼偏斜。”《奇效良方》治风中于肝,用射干汤。《太平圣惠方》治肝风筋脉拘挛,用羚羊角散。
2.2 肝风内动的病证
肝风内动的病证。证见眩晕、痉厥、四肢抽搐。《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证指南医案·肝风》华岫云按:“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瘈疭痉厥矣。”
3 治疗方法
3.1 平肝熄风
平肝熄风为熄风法之一。与镇肝熄风同义。是治疗由于肝阳上亢而引动内风的方法。症见头部掣痛、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肢体发麻或震颤、舌头僵硬、舌体偏斜抖动、语言不清,甚至突然昏倒、手足拘急或抽搐,苔薄质红、脉弦。针灸常选太冲、丘墟、风池、颔厌等穴,针用泻法,并加针补复溜。[2]
3.2 和血熄风
和血熄风为熄风法之一。是一种治疗肝风内动偏于血虚的方法。针灸常选泻太冲,补三阴交、脾俞、肝俞、膈俞为主,也可酌配阳陵泉、筋缩等穴。[3]
3.3 滋阴熄风
滋阴熄风为熄风法之一。是一种治疗因阴虚而动风的方法。一般在热病晚期,真阴被灼,表现为身热不甚但羁留不退、手足心热、面红、虚烦不眠、咽干口燥、神倦心慌,甚或耳聋、手足蠕动或抽搐等。针灸常选补太溪(或复溜)、三阴交,泻太冲为主,也可酌配阳陵泉、筋缩等穴。[4]
3.4 泻火熄风
泻火熄风为熄风法之一。是一种治疗热极生风的方法。如高热、抽搐、两目上翻、项强,甚则角弓反张、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弦数等。针灸常选合谷、太冲、人中、大椎、十宣(或十二井)、阳陵泉等穴。针用泻法。并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5]
4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77.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82.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34.
-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92.
-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62.
有肝风作用的穴位
- 少冲
冲为心经之井穴,配五行属木,故本穴具有泻心火、熄肝风之特点,可主治热病及神志病属于肝风内动或肝阳扰心...
- 经始
冲为心经之井穴,配五行属木,故本穴具有泻心火、熄肝风之特点,可主治热病及神志病属于肝风内动或肝阳扰心...
- 筋缩
位于肝俞之间。肝胆为风木之脏,肝主筋,故本穴善治肝风内动、筋脉挛缩之病证;也可治疗肝胃不和之胃痛、湿...
- 惺惺
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
- 鬼枕
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
- 更多有肝风作用的穴位
有肝风作用的方剂
- 青葙子丸
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肝风多泪,眼目昏暗。用法用量:每服以温酒下20丸。不...
- 养津益胃汤
g,何首乌10g。功效:滋养胃液,以生营血,平息肝风。主治:风阳走于肢体,消灼血液,肌肉萎缩而游走作...
- 消障救睛散
消胬肉,如鼓应桴,堪称仙品。佐以羚羊角之精灵,息肝风,散恶血;草决明疗青盲,去白膜;连翘泻客热,散结...
- 升麻前胡汤
皮1两,羚羊角2两,葛根2两,酸枣仁1钱。主治:肝风虚所中,头痛目眩,胸膈壅滞,心烦痛昏闷,屈伸不便...
- 石燕丹
枯涩无泪加熊胆、白蜜;血翳加阿魏;黄翳加鸡内金;风热翳加蕤仁:热翳加珍珠、牛黄;冷翳加附子尖、雄黄...
- 更多有肝风作用的方剂
有肝风作用的中成药
- 紫雪丹
结核咳血、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痛症、暴发性肝炎急性肝坏死、肝昏迷及中毒性菌痢等均有治疗效果。紫雪丹的...
- 瓜霜退热灵胶囊
拼音:guāshuāngtuìrèlíngjiāonáng英文:瓜霜退热灵胶囊药典标准:品名:瓜霜退...
- 紫雪散
窍,止痉安神。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用法与...
- 紫雪散(紫雪)
窍,止痉安神。用于热入心包、热动肝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用法与...
- 骨碎补丸
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局方》卷一之骨碎补丸主治肝肾风虚,上攻下疰,筋脉拘挛,骨节疼痛,头面浮肿,手...
- 更多有肝风作用的中成药
肝风相关药物
- 天菊脑安胶囊
份】【性状】【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活血化瘀。用于肝风夹瘀证的偏头痛。【规格】每粒装0.4克【用法用量...
- 桑麻口服液
师指导下服用。3.脾虚大便溏泄者不宜使用。4.因风热上犯或肝经湿热所致的眼红、眼痛、畏光、流泪、口...
- 桑麻丸
,一次6克,一日3次。【禁忌】【注意事项】1.因风热上犯而红眼流泪者慎用。2.因肝经湿热,眼红、眼...
- 熊胆丸
生冷油腻食物,鱼、虾腥物,忌烟、酒刺激食物。2.肝肾不足引起头晕眼花、迎风流泪及脾胃虚寒、大便稀溏...
- 芎菊上清丸(大蜜丸)
反应】【禁忌】【注意事项】1.体虚者慎用。2.有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的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更多肝风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肝风
- 《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之二]肝风痰火门
王血虚肝风上逆,痰涎走络。头眩心跳,干咳痰少,右肩臂不能举,足热无力。养阴以熄风阳,化痰以调脾胃。党...
- 《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肝风
用意。枸杞子桂圆肉归身炙草甘菊炭女贞子陆(四二)肝风阳气。乘阳明之虚上冒。牙肉肿痛。议和阳熄风。生地...
-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治肝风筋脉拘挛诸方
于筋脉。流入经络。则关机不利。故令筋脉拘挛也。治肝风筋脉拘挛。四肢烦疼。宜服羚羊角散方。羚羊角屑(一...
- 《王氏医案绎注》:卷六
木司令之时。肝阳贼肺。则肺气不行。故脉伏。弦滑为肝风煽痰。方义主息风救液。镑犀角四钱。羚次尖四钱。二...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一眼科]病机
,名曰内障。或先病一目,后则俱病,此是脑脂流下,肝风充上,宜以金针拨之,服防风散。冰翳内障(二)冰翳...
- 更多古籍中的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