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

目录

1 拼音

fù zhēn

腹针疗法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在腹部针灸,以调节经络和脏腑,治疗全身疾病。腹针理论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经过临床试验和反复印证,最终形成了腹针的治疗体系。

中医学认为:“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内脏主生气血,经络运输气血,四肢百骸应用气血,故针刺腹部可用来直接调整脏腑经络、四肢百骸。

2 腹针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腹部诊治疾病古已有之,《内经》中就有大量关于腹部经络循行、腧穴定位及利用腹部经穴治疗的记载,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又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完善。

至近现代,腹部作为“第二大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薄智云把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起来,提出“以神阙为核心的大腹部还拥有一个被人们忽略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观点,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腹针理论体系逐步形成。

受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日本汉方医学对腹部的诊疗也进行了数百年的探索。天数道明认为“外感证从脉诊为主,内伤病以腹诊为主”,曲直漱道三更是提出“腹者有生之本,百病皆根于此”。现代医学认为,腹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神经网络,人类的许多感觉和知觉都是从肚腹部传递出来的。这些神经细胞对维护人体内环境平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腹针可提高内脏应激状态下相对稳定的能力。

3 腹针理论

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

薄智云的腹针理论认为,人从无形精气到胚胎形成完全依赖于神阙系统。全身14条正经中有6条循行于腹部,分布于腹部的俞穴多达48个,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各经络间又可通过络脉、经别等途径相联系。因此,神阙系统是人体最早的调控系统和经络系统。这个系统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功能与调控机体作用,是腹针治疗的物质基础,具有脏腑最集中、经脉最多、途径最短的优点。

4 腹针疗法的特点

腹针疗法有三大特点,即中西合璧,理论创新;操作简便,安全无痛;穴位精准,重复性好。蔡圣朝说,腹针的定位是以神阙为中心展开的。因此,取穴较为重要。一般看来,腹针疗法有腹部全息(神龟)取穴法、腹部循经取穴法和腹部八卦取穴法三种方法,常用针刺和艾灸。

5 腹针疗法的应用

腹针疗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治疗时,要根据病人胖瘦、脂肪厚薄、病程长短、病位深浅、疾病虚实等选择针具的长短、进针的深浅及手法的补泻。

体验过腹针治疗的人知道,大夫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四肢放松,腿可伸直或半屈曲。腹针的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对于病程短和体质较差的病人,留针时间稍微短些,对于病程稍长和体质较好的病人,留针时间相对长些。

腹针适用于内因性疾病,即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具体来说,脏腑气血内伤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老年性痴呆等;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血栓性耳聋、眼底出血等。

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肿瘤并广泛转移、孕妇均为禁忌证。对于长期慢性病而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施术时亦需谨慎处之。

6 腹针穴位及主治病症

关元

部位:脐下3寸,中极穴上1寸处。

主治:诸虚百损,脐下绞痛,腹痛腹泻,肾炎,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血崩,子宫脱垂,遗精,阳痿,遗尿经闭,带下,不孕,尿路感染,产后恶露不止,疝气等。

石门

部位:脐下2寸,关元穴下1寸处。

主治:腹胀坚硬,水肿,尿潴留,小便赤不利,小腹痛,泄泻,身寒热,咳逆上气,呕血, 气疼痛,产后恶露不止,闭经,乳腺炎等。

气海

部位:脐下1.5寸,当脐与关元连线之中点处。

主治:下焦虚冷,呕吐不止,腹胀,腹痛虚阳不足,惊恐不卧,神经衰弱,奔豚七疝,脐下冷气,阳脱欲死,阴证伤寒阴缩,四肢厥冷,肠麻痹,遗尿,尿潴留,遗精,阳痿,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痛经。

神阙

部位:脐之正中处。

主治: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水肿臌胀,中风脱症,中暑,小儿乳痢脱肛,风痛角弓反张,妇人血冷不受胎气等。

水分

部位:脐上1寸处。

主治:腹水,呕吐,腹泻肾炎,肠鸣泄泻,癖块连脐,反胃等。

天枢

部位:脐正中穴旁开2寸处。

主治:奔豚,呕吐,泄泻,赤白痢,食不化,水肿腹胀肠鸣,冷气绕脐切痛,烦满便秘,赤白带下,月经不调,淋浊,不孕症。

外陵

部位:脐下1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主治: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疝气,月经痛等。

水道

部位:脐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主治:三焦热结,大小便不利,疝气,小腹胀痛,腰腹痛,胞中有瘕,子门虚寒,腹水,肾炎,膀胱炎等。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