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复原活血汤记载于《医学发明》,其组成为柴胡15g、天花粉9g、当归9g、红花6g、甘草6g、穿山甲(炮)6g、大黄30g、桃仁15g,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各种外伤、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属于血瘀气滞者。
3 组成
柴胡15g、天花粉9g、当归9g、红花6g、甘草6g、穿山甲(炮)6g、大黄30g、桃仁15g[1]
4 复原活血汤的用法用量
加酒适量,水煎服。
5 功用主治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6 使用注意
1.服药后以利为度,不必尽剂,因瘀血已下,免伤正气。若下后痛减,但病未痊愈,需要继续服药者,必须更换方剂或调整原方剂量。
2.孕妇忌服。
3.损伤过重,有筋断骨折、内脏破裂或严重开放性损伤者,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7 方解
本方证的病机是外伤后瘀血留于胁下。肝经循行于两胁,跌打损伤,血络受损,血离经脉,瘀血积于两胁间,血瘀气滞。治当活血祛瘀为主,兼以疏肝理气通络。方中重用大黄荡涤瘀血,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兼引诸药直达病所,共为君药。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穿山甲破瘀通络;瓜蒌根即天花粉,清热而散瘀,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加酒煎药,为借酒行散之功以增强活血通络之力。[1]
8 临床运用
1.本方是治疗跌打损伤的代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胁肋瘀肿疼痛、痛处固定不移、痛不可忍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2.加减法:若气滞较甚者,酌加木香、香附、青皮、枳壳、郁金以助行气止痛之力;血瘀较重者,可加三七粉,或酌加乳香、没药等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
3.本方现代常用于各种外伤、软组织损伤、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属于血瘀气滞者。
9 歌诀
复元活血有柴胡,蒌根归草与甲珠;桃仁红花大黄配,跌打损伤正宜服。[1]
10 摘录
《医学发明》
11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复原活血汤
- 《少林真传伤科秘方》:[正文]接骨膏
)没药(六分,去油)上研细末干掺二三厘,不顺气活血汤归身(一钱五分)羌活生地红花丹皮牛膝(各一钱)...
-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五杂证部]跌扑
跌扑之证属寻常,复元活血汤最良,已破亡血八珍服,未破血瘀大成汤。【注】此证有已破、未破之分,亡血、...
-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杂证部]跌扑
【方歌】跌扑之证属寻常,复元活血汤最良,已破亡血八珍服,未破血瘀大成汤。【注】此证有已破、未破之分...
-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小疵]无名肿毒
。下之。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者。瘀未尽也。复元活血汤调之。腹痛按之不痛者。血气伤也。四物汤加参、、...
- 《医宗金鉴》:[卷五痘疹心法要诀]灌浆证治
清根无红晕,乃气血虚缩,其用峻补无疑也。%清毒活血汤板灰紫黯浆不生,清毒活血地归茸,查芍翘蒡芩连桔...
- 更多古籍中的复原活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