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腐苔 (最后修订于2015/12/29 21:22:38)[共103字]
摘要:腐苔是指苔质颗粒粗大疏松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可去的舌象 。舌苔如豆腐渣堆铺舌面,颗粒大,松而厚,容易刮脱,表示内聚浊邪,由于胃中阳气有余,蒸发骨中浊腐之气上升而成,多属热证 。......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腐苔
腐苔 病状名。指如豆腐渣堆铺舌面,颗粒大,松而厚,容易刮脱。是由胃中阳气有余,蒸发胃中浊腐之气上升而成,多属热证。作者:
- 黄苔类总论
黄色有深浅老嫩之殊,其形似亦有燥润滑涩之异。有正黄色者;有老黄色者;有黄如炒枳壳色者;有黄黑相间如锅焦黄色者;有嫩黄色者;有牙黄色者;有如裱心纸兼灰青色者;有黄如粟米染着者;有黄如虎斑纹者;有黄如黄蜡敷舌上者;有水黄苔如鸡子黄白相兼染成者;有黄腐苔如豆渣炒黄堆舌者;此皆黄色之类,而症候之殊详后。作者:刘恒瑞
- 《察舌辨症新法》:黄苔类总论
黄色有深浅老嫩之殊,其形似亦有燥润滑涩之异。有正黄色者;有老黄色者;有黄如炒枳壳色者;有黄黑相间如锅焦黄色者;有嫩黄色者;有牙黄色者;有如裱心纸兼灰青色者;有黄如粟米染着者;有黄如虎斑纹者;有黄如黄蜡敷舌上者;有水黄苔如鸡子黄白相兼染成者;有黄腐苔如豆渣炒黄堆舌者;此皆黄色之类,而症候之殊详后。《察舌辨症新法》清刘恒瑞公元1644-1911年
- 成人舌苔厚是湿热所致要清热
说明人体内湿热上火或者积食。 一般年龄小的孩子舌苔不正常的话,积食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吃点健胃消食片,或者经常按摩孩子的腹部,都可以帮助消食。如果是年龄大一些的人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痰湿湿热所致,可以找中医大夫进行调理。如果是老年人,那么舌头上面很有可能是腐苔,依靠调理很难解决问题。总之,建议感觉舌苔不正常的人进行中医调理。此外,平时要少吃辛辣食物,少喝酒,少吃肉,多运动。(杨凤立段丹峰)作者: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六章·伤寒脉舌]第五节·察舌色
有净有不净。或微浓而刮不脱。虽有邪从火化。渐积而干。而舌本尚罩一层粘涎。是为浓腻之常苔。若浓腐虽多由胃液腐败。然有脓腐霉腐之别。如舌上生脓腐。苔白带淡红。粘浓如疮中之脓。凡内痈最多此症。肺痈肠痈多白腐苔。胃痈多黄腐苔。肝痈腰痈多紫黑腐苔。下疳结毒仍多白腐苔。若霉腐苔。满舌生白衣如霉苔。或生糜点如饭子样。皆由食道延上。先因咽喉而起。继则延累满舌。直至满口唇齿皆有糜点。多见于湿温、温毒、伏暑、赤痢、梅
- 舌红舌象话你知
苔。主胃脏气阴两伤。红舌齿痕舌: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主脾虚湿滞,兼有内热。红舌裂纹舌:舌质略红,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主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红舌白腐苔: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主痰食内聚,湿热蒸腾。红舌黄腐苔: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主湿热秽浊蕴结于里。暗红舌焦黄苔:舌质红而偏暗,苔
- 中医舌苔图谱
苔 10淡白舌薄白苔 11淡白舌薄白没润苔 12淡白舌薄白苔 13淡白舌薄白苔腻苔 14淡白舌白润略厚苔 15淡白舌白腻干苔 16淡白舌白腻苔 17淡白舌白厚腻苔 18淡白苍老舌白腐苔 19淡白苍老舌糙苔 20淡白舌白只粉苔 21淡白舌白腐苔 22淡白舌类剥苔 23淡白舌尖白根黄苔 24淡白舌红点白腻淡黄苔 25淡白挟红舌白厚腻淡黄苔 26淡白齿痕舌白腐黄心苔
- 中医“望舌苔”
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3)腐、腻苔: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佈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 观舌苔可知健康与否、“病之深浅”
。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剌,则属热极津液枯竭。3.腐、腻苔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粒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 《察舌辨症新法》:黄苔类分别诊断法
郁。黄如粟米染着,颗粒分明,此为胃阳太旺,胃热之候。黄如虎斑纹,气血两燔之候。黄如蜡敷舌上,湿温痰滞之候,故苔无孔而腻。水黄苔,如鸡子黄白相间染成,此黄而润滑之苔,为痰饮停积,是湿温正候。或为温热症而有水饮者,或热入胃阴,误服燥药,而变生此苔式者,宜以诊脉分别断之。黄腐苔,如豆渣炒黄堆舌,下症也。如中有直裂,气虚也,不可下,当补气,以气不足以运气也。《察舌辨症新法》清刘恒瑞公元1644-1911年
- 《回春录》:[五、五官科]喉痹
,仍佐(竹)茹、(竹)沥,加橄榄、银花、建兰叶,数剂,白腐渐以脱下,舌色始露,惟啜粥则胸次梗梗不舒,夜不成寐。孟英曰∶胃汁不充,热痰未净也。仍守前议。病家疑之,复商于瘦石,瘦石云∶勿论其他,即如满口腐苔,酷似小儿“鹅白”(即鹅口疮),大方证甚属罕见,苟胸无学识者见之,必按剑而诧,今医者有不惑之智,而病家乃中道生疑,岂求愈之道焉?沈大愧服,一遵孟英设法。既而吐痰渐少,纳谷颇适,两胁又添辣痛。孟英诊脉
- 黄苔类分别诊断法
候。或阳气抑郁,黄苔无正色,当舒气化郁。黄如粟米染着,颗粒分明,此为胃阳太旺,胃热之候。黄如虎斑纹,气血两燔之候。黄如蜡敷舌上,湿温痰滞之候,故苔无孔而腻。水黄苔,如鸡子黄白相间染成,此黄而润滑之苔,为痰饮停积,是湿温正候。或为温热症而有水饮者,或热入胃阴,误服燥药,而变生此苔式者,宜以诊脉分别断之。黄腐苔,如豆渣炒黄堆舌,下症也。如中有直裂,气虚也,不可下,当补气,以气不足以运气也。作者:刘恒瑞
- 中医临床舌诊图谱
与娇嫩舌(三)胖大、齿痕与肿胀舌(四)瘦薄舌(五)点剌舌(六)裂纹舌(七)痿软与强硬舌(八)歪斜舌(九)短缩舌(十)特殊舌象(十一)舌下络脉第二节舌苔类一、苔质(一)薄、厚苔(二)润、燥苔(三)腻、腐苔(四)剥苔、类剥苔(五)真假、偏全、消长化退二、苔色(一)白苔类(二)黄苔类(三)灰黑苔第三章病案举例作者:http://www.dangdang.com/product/7007/700767.s
- 舌象显示身体状况
苔都是疾病的表现。舌面本有苔但部分剥落,表明胃气或胃阴受损,也见于维生素缺乏时。若舌苔骤然退去,光洁如镜者为光剥苔,是胃阴胃气俱损的危重现象。苔燥说明人体津液受伤,某些糖尿病人可以见到。而苔滑则说明水液积聚。常见于肾病.往往伴有水肿、愎胀长、恶心、眩晕。苔腻说明有痰湿,古书上说“怪病多由痰作祟”,需要加以重视。如果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厚,如豆腐渣样就叫腐苔,这是食积胃肠的表现。作者:张苍
- 中医舌诊图谱(中英对照)
4.颤动舌 5.吐弄舌 6.短缩舌 第五节 诊舌下络脉 1.舌下络脉的观察方法 2.舌下络脉异常及其临床意义第三章 诊舌苔 第一节 诊苔质 1.薄苔、厚苔 2.润苔、燥苔 3.腻苔、腐苔 4.剥苔 5.偏苔、全苔 6.真苔、假苔 第二节 诊苔色 1.白苔 2.黄苔 3.灰苔、黑苔第四章 舌诊的临床意义及应用 第一节 舌诊的临床意义 1.判断邪正盛衰 2.区别病邪性质
-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一章·伤寒要义]第五节·六经舌苔
中浊腐之气始升。牙黄无孔。谓之腻苔。中焦有痰也。(5)水黄色苔。如鸡子黄白相间染成之状。乃黄而润滑。为痰饮停积湿温正候。或为温热病而有水饮者。或热入胃误服燥药。变生此苔者。宜以脉证分别断之。(6)黄腐苔。苔色如豆渣炒黄堆铺者。下证也。如中有直裂。气虚也。亦不可下。当补气。以气不足运化也。(7)黄如蜡敷苔。湿温痰滞之候。故苔无孔而腻。(8)黄如虎斑纹苔。乃气血两燔之候。(9)黄如粟米色苔。颗粒分明。
- 199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试题
配阴,扶阴配阳E以上都不是11.李士材的《诊家正眼》把脉象分为多少种?A.24种B.28种C.27种D.32种E.36种12.望色十法中“夭”是指:A.色惨B.色闭C.色开D.色深浓E.色枯楠13.腐苔主病与哪一项无关?A.食积B.痰浊C.湿温D.肝痈E.下疳14.多食易饥,大便漉泄是A.食积不化B.脾胃虚弱C.肝牌不和D.胃火亢盛E.胃强脾弱15.天亮咳甚属于:A.寒湿B.肾亏C.脾虚D.燥热E
- 平冲降逆汤治疗妊娠剧吐60例临床观察
附为理气良药,行血中之滞、理肝气解郁结。瓜蒌清热化痰,宽中散结,润肠通便,既能上清肺胃之热而涤痰导滞,又能宽中下气以开胸散结,解郁除烦,且能下滑大肠而润燥通便,为治疗恶阻之良药。佩兰、荷叶化湿浊、祛腐苔,生姜为“呕家圣药”,白术健脾燥湿。通过反复临床观察,本方具有理气和胃,平冲降逆止呕之功。反复呕吐兼有热象,可加黄连3g清心除烦,健胃助消化,治少寐,有助症状缓解。4.2煎服法很重要,宜浓煎,总量约
- 周仲英讲中医临证技巧(一)——四诊合参之望诊闻诊
注意苔色和舌质的变化。舌质淡红为平人,淡白为气血亏虚,红绛为热盛伤阴,青紫为血瘀。苔色有白、黄、灰黑之分,白苔主表、主寒,薄白而润为常人,薄白而干为表证津伤,薄白而滑为寒湿,厚白为湿浊、痰饮、食积,腐苔为湿热秽浊上蒸。黄苔主里、主热,薄黄为邪热未盛,初传入里;黄腻为湿热内蕴或食积化热;黄而黏腻为湿浊痰热胶结;黄而干燥,甚至焦黄者为燥热伤津;淡黄润滑者,多为湿蕴痰聚。苔灰黑,质干者主里热,质润者主里
- 舌象的病因病机学探析
伤津,阴液亏耗,阳虚气不化津;燥苔见于较严重的呕吐、泄泻脱水等体液丧失、感染及传染性疾病等;滑苔可见于慢性炎症、水钠潴留、水肿等。2.7腐腻苔质颗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揩之可去,称为腐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脱,上面罩一层油腻状黏液,称为“腻苔”。舌苔的腐腻可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腐苔主痰浊、食积,为阳热有余,腻苔主痰浊、食积、湿浊等,为湿浊内蕴,阳气被遏。腐苔常见于严
- 第三章 四诊八纲--第一节 四诊
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常见舌象见附图)舌象图谱说明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