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气

目录

1 拼音

fú qì

2 英文参考

insidious pathogenic factor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伏气为病证名[1]。又称伏气温病[1]。《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见《注解伤寒论》)伏气之说源出《内经》[1]。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如《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关于邪气伏藏的部位,各家说法不一[1]。晋·王叔和《伤寒例》认为:“中而……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发为温病,至夏发为暑病。”宋·成无己认为邪“伏藏于经(脉)中。”明·吴又可认为邪伏募原(见《温疫论》)[1]。清·王盂英认为:“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见《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1]。伏气之说为温病所重视,特别是王孟英更为强调,把温病分为外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两大类[1]。后世认为,凡初起不见表证,而先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者为伏气温病,例如春温与伏暑之类便是[1]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