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连

目录

1 拼音

fú lián

2 注解

伏连为古病名[1]。指传尸内传至脏者[1]。《外台秘要·传尸方四首》论传尸,以病邪内传五脏,名之伏连[1]。可用朱砂丸治疗[1]

参见传尸:传尸为古病名[2]。指能互相传染的消耗性疾患[2]。《外台秘要·传尸方四首》:“大都男女传尸之候,心胸满闷,背髆烦疼,两目精明,四肢无力,虽知欲卧,睡常不着,脊膂急痛,膝胫酸疼,多卧少起,状如佯病。每至旦起,即精神尚好,欲似无病,从日午以后,即四体微热,而好颜色。喜见人过,常怀忿怒,才不称意,即欲嗔恚。行立脚弱,夜卧盗汗,梦与鬼交通,或见先亡,或多惊悸,有时气急,有时咳嗽。虽思想饮食而不能多餐,死在须臾,而精神尚好,或两胁虚胀,或时微利,鼻干口燥,常多黏唾,有时唇赤,有时欲睡,渐就沉羸,犹如水涸,不觉其死矣。”一名转注[2]。因其病变早晚不同,又有痃疟、遁注、骨蒸、伏连、殗殜之称[2]。本病相似于结核病[2]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