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目录

1 拼音

fù fā xìng pào zhěn xìng jiǎo mó jié mó yán

2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常见的为树枝状角膜炎,同侧耳前淋巴结可肿大。初起时只发生表浅性角膜浑浊,但反复发作后,可引起疤痕,而致永久性视力障碍。除角膜外,晶体、视网膜,脉络膜等亦可受损,发生白内障及视网膜色素改变。

4 症状体征

复发性疱疹性角膜结膜炎常见的为树枝状角膜炎,同侧耳前淋巴结可肿大。初起时只发生表浅角膜浑浊,但反复发作后,可引起瘢痕,而致永久性视力障碍。除角膜外,晶体、视网膜、脉络膜等亦可受损,发生白内障及视网膜色素改变。

5 疾病病因

感染单纯疱疹病毒。

6 病理生理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是双链DNA病毒四周包以立体对称的蛋白质衣壳,其外围再包以类脂质的囊膜,直径约为150~200nm,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砖形。根据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Ⅰ、Ⅱ型(简称HSVⅠ及HSVⅡ)。HSVⅠ与大多数非生殖器感染有关,感染后常不出现临床症状,但机体可产生相应的中和抗体,有临床表现的约占10%左右。HSVⅡ通常发生于青春期以后,多通过性交而传染,损害多发生在生殖器部位,近来发现HSVⅡ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关。实验证明,宫颈癌患者血清中有HSVⅡ的补体结合抗体,免疫荧光检查,在宫颈癌的剥脱细胞中发现HSVⅡ的抗原,但未能直接发现HSVⅡ。HSVⅠ可能与唇癌有关。另外近来一些研究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在多形红斑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中回顾性检测HSV-DNA,其阳性率为35%~72%,说明HSV感染可能是多形红斑的主要促发因素。

原发性HSVⅠ的感染,主要发生于5岁以内的幼儿,但很少发病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此乃因其体内有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IgG),而使之免于感染。此病毒可存在于病人、恢复者或健康带菌者的水疱疱液、唾液及粪便中。其传染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亦可通过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间接传染。病毒经鼻、咽、眼结膜及生殖器等粘膜或皮肤破损处而进入人体,在人口处生长繁殖,后经血行或神经通路播散。在原发性感染消退后病毒可潜居于人体内。近来认为,感染后的病毒可能以某种形式潜伏于局部感觉神经节细胞中,当某些诱发因素如发热、受凉、日晒、情绪激动、消化不良、月经或机械刺激等,使机体细胞发生生理变化,则可使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致活而发病。

在原发性感染后4~5d,体内产生中和性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这些血清中抗体可使复发性单纯疱疹的临床症状减轻及不发生病毒血症,但不能防止单纯疱疹的复发。另外,许多事实也证明,单纯疱疹的复发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很大关系,如有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的Wiskott-Aldrich综合征、胸腺发育不全或不发育、淋巴瘤以及接受免疫抑制疗法的病人,皆易并发单纯疱疹。

原发型单纯疱疹与复发型者的病理变化相同。表皮细胞发生气球变性、网状变性和凝固性坏死,表皮细胞棘刺松解,导致细胞彼此分离而形成水疱。由于气球状变性比较明显,且多发生于疱底部,故水疱常为单房性。在水疱的上部及周围可见网状变性,陈旧的水疱内可见有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气球状细胞的胞核中,常可见到病毒包涵体(Lipschuntz小体)。此包涵体早期呈嗜碱性,Feulgen反应阳性,但后期则变为嗜酸性,Feulgen反应阴性。真皮乳头层有轻度水肿,有轻重不等炎性浸润。在反应严重时,真皮有严重的血管炎,表现在血管壁内及其周围有纤维蛋白样物质沉淀及致密的中性粒细胞的炎性浸润。此外,可有红细胞外渗,中性粒细胞的核碎裂,偶尔有纤维蛋白样血栓形成而致坏死。

7 诊断检查

实验室检查:

1.疱液涂片检查  取新鲜水疱疱底的疱液作涂片,用Giemsa染色,一般可见许多棘刺松解、一个或数个核的气球状细胞以及嗜伊红性核内包涵体。有条件时,可用电镜直接寻找疱液中的病毒颗粒。

2.疱液病毒培养与接种  取材时要用醋酮(不能用酒精)消毒水疱,然后用干燥的细针吸取疱液置于消毒的试管内,立即送往化验室进行培养和接种。若将疱液接种于家兔的角膜,能引起树枝状角膜炎。

3.免疫荧光检查  刮取疱底部疱液置于玻璃片上,再加上2滴磷酸缓冲液的生理盐水,混合,空气中干燥,固定,用兔抗疱疹病毒血清及荧光素标记抗兔球蛋白染色,则可见阳性荧光。其敏感性较高且迅速,但只适用于早期损害。

4.血清抗体测定  对原发性单纯疱疹的患者,测定其血清中和抗体的效价,对诊断有帮助,在血清中亦可发现IgM抗体。

5.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  用钻孔或手术方法取皮损放入离心管中,-20℃冰箱保存待行PCR检测。1987年Cao等研究证实用HSV共同型引物可从皮肤及石蜡组织标本中迅速、简单、敏感和特异地检测出皮肤和粘膜HSV感染,并且证实该引物对HSV的扩增是特异的。

常见的单纯疱疹多为复发型,根据其临床特点,如成群的水疱,好侵犯皮肤与粘膜交界处,多见于发热及消化障碍的疾病中,自觉有灼热及痒感等,即可诊断。对某些少见的原发型者,有时需配合特殊的实验室检查以助诊断。

8 治疗方案

文献上曾报道很多防治单纯疱疹的方法,如左旋咪唑、疫苗(牛痘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和热杀灭的HSV)、疱疹净、冷冻疗法、硫酸锌、补骨脂素加紫外线、聚烯吡酮碘溶液、α-脱氧-右旋葡萄糖和L-赖氨酸等,但均无肯定的临床效果。

(一)目前尚没有理想的防止单纯疱疹复发的方法,有人用单纯疱疹I型和Ⅱ型灭活疫苗皮下注射来预防同型单纯疱疹的复发。

(二)对少数严重原发型单纯疱疹,除给予积极的支持疗法与对症疗法外,可选用以下一些药物治疗,如阿糖胞苷、嗜酸性乳酸杆菌片、干扰素、胎盘或丙种免疫球蛋白制剂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及泛昔洛韦等被认为是目前抗HSV最有效的药物,对发病1周的早期原发型患者,治疗后可减轻全身症状,缩短病程,但不能防止复发。最近新的抗疱疹的药物如溴乙烯去氧尿苷、磷酰甲酸及异丙肌苷等均可试用。

(三)局部疗法

忌用皮质类固醇软膏,因可抑制血清中干扰素,应以收敛、干燥和防止感染的药物为主,可外用2%硫酸锌溶液或1%醋酸铝溶液湿敷,氧化锌软膏、5%阿昔洛韦霜、3%酞丁胺霜外涂,继发感染时可用0.5%新霉素霜、莫匹罗星软膏等。对原发性齿龈口腔炎应保持口腔清洁,可用中药金银花、连翘煎水含漱,以减少继发感染,对疱疹性角膜炎可用0.1%~0.5%疱疹净溶液滴眼。对生殖器疱疹可用2%~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患部,然后涂以龙胆紫溶液,或用1/5 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四)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本症发病系体内蕴热,外感时邪,热毒相结,阻于肺胃,上蒸头面或下注二阴而致。故发于头面部者,一般以清解肺胃热毒而治,用辛夷清肺饮加减;若发于外阴者,则以清热利湿解毒论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