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

目录

1 拼音

fèn mì xìng zhōng ěr yán

2 英文参考

secretory otitis media

3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4 疾病概述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等。

5 疾病描述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等。

6 症状体征

耳鸣、耳闷胀压迫感及听力减退,有自听增强、随头位改变耳内流水感及听力变化等症状。

7 疾病病因

周围组织感染。

8 病理生理

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控制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粘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如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粘膜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化生,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增厚的纤毛上皮,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分泌亢进,上皮下病理性腺体组织形成,固有层血管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圆形细胞浸润。疾病恢复期,腺体逐渐退化,分泌物减少,粘膜渐恢复正常。

9 诊断检查

诊断

1.病史  注意有无上呼吸道感染、鼻腔及鼻窦疾病史,有无鼻咽部病史。有无耳鸣、耳闷胀压迫感及听力减退,有无自听增强、随头位改变耳内流水感及听力变化等症状。

2.检查  ①鼓膜检查,注意鼓膜有无内陷、光泽变暗、反光增强、呈琥珀色或油染感,有无液线或气泡等。注意鼓膜活动度、有无粘连;②听力检查包括音叉、电测听、电声阻抗测听等;③鼻腔、鼻咽部及颈部检查,注意有无炎症或肿块影响咽鼓管口的通畅;④咽鼓管功能检查,行咽鼓管吹张术,检查是否通畅;⑤鼓膜穿刺抽液检查,确定中耳腔内有无积液及其性质。

10 治疗方案

1.积极治疗鼻部、鼻咽部及咽部疾病,用2%酚甘油滴耳,配合理疗。

2.咽鼓管吹张改善中耳负压状态;鼓膜穿刺或切开,排出中耳腔积液后,可注入5%尿素或可的松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反复穿刺或切开不愈者,可留置通气管。

3.服用抗过敏药物如克敏能、扑尔敏、异丙嗪等,必要时加用小量皮质激素。

11 预后及预防

加强身体锻炼,防止感冒。进行卫生教育,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本病的认识,对10岁以下儿童定期行筛选性声导抗检测。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

12 特别提示

1.凡发生耳内堵塞感应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排除,对疾病的恢复大有益处。

2.鼻和鼻咽部的炎症波及咽鼓管阻塞时,应及早使用1%麻黄素溶液滴鼻,使鼻腔粘膜收缩,咽鼓管通畅,新鲜空气进入中耳,使耳的渗出物即时吸收。

3.如有鼓膜穿孔者,禁止搏鼻及耳内滴药;以预防中耳感染。

4.经医生指导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有鼓室内积液或积血者,应去医院进行治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