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类圆线病

目录

1 拼音

fèn lèi yuán xiàn bìng

2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3 疾病概述

粪类圆线虫病是有世代交替的兼性寄生虫,它的自生世代在地面泥土上进行,寄生世代在人体内进行。生活史较复杂,发病过程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轻者无症状,重者出现小肠和结肠的溃疡性愮炎,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国内本虫感染率在10%左右。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从粪便中查见杆状蚴或丝状蚴。但用常规粪便涂片法有时可能查不到幼虫,此时可用贝氏分离法,直接从粪便中分离幼虫。曾有人应用改良醛醚离心法,效果良好。如在24小时内的新鲜粪便中同时查见村状蚴和丝状蚴,即可认为存在有自身感染。有时在腹泻患者的粪便内也可查见虫卵。如多次粪便检查阴性,应结合临床症状检查胃液、十二指肠液或痰液。反复查不见病原体时,可考虑应用免疫学检查以辅助诊断。日本学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查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达94.4%,而对照组全部阴性,认为用该法诊断本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满意。

4 疾病描述

本病是由粪类圆线虫感染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温热带地区,在非洲、中美、南美部分地区较为常见,国内的感染率各地报告约在10%以下。1876年Normand在印度支那法国军队腹泻者的粪便中,以后又在死者的小肠及胆囊中发现了粪类圆线虫。1914年Fulleborn阐明了该虫外来的自身感染过程,以后Nishigori又阐明了内源性的自身感染。

5 症状体征

感染期的幼虫侵入皮肤和移行至肺所引起的症状和钩虫相似,幼虫侵入处的皮肤可出现红斑、风团或小的丘疹,有剧痒。外表的自身感染在肛周可出现线状匐行性损害,一小时可达5~10cm。在肠道幼虫和成虫损伤肠粘膜,严重者患者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消瘦、厌食或有心肌炎、肝炎、胆囊炎、结肠炎甚至败血症而死亡。若虫体定居肺部,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部症状。

6 疾病病因

粪类圆线虫生活史复杂,有自生和寄生两个世代,类似钩虫的生活史,在粪便和土壤中发育具有感染性幼虫钻入皮肤后进入血循环,经右心到肺,移行至气管,通过吞咽入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雌虫产卵,幼虫数小时即孵化成杆状蚴,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成丝状蚴。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粪便中的丝状蚴可自肛周钻入皮肤引起再感染(称外来的自身感染),也有的杆状蚴在体内发育成丝状蚴再侵入血循环(称内源性自身感染)营寄生生活,但在适宜的环境中,土壤或粪便的幼虫也可直接发育为成虫营自生生活。

7 诊断检查

从粪便或痰液中查到杆状蚴或线状蚴,十二指肠引流或从腹泻的排泄物中查到虫卵或幼虫,则可确定诊断。对可疑患者可采用培养或幼虫浸出法。本病要和钩虫病、皮肤阿米巴、溃疡病、非典型性肺炎相鉴别。

8 治疗方案

首选噻苯达唑,每日50 mg/kg,分2次口服,连用2d。

9 预后及预防

要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做到便后饭前要洗手。要管好粪便,及时治疗患者。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