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藤

目录

1 拼音

fēng téng

2 英文参考

martin fig root and stem[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风藤

风藤为中药名,出自《中药志》,为清·叶小峰《本草再新》记载的海风藤之别名[1]

3.1 别名

风藤、巴岩香[2]

3.2 来源及产地

胡椒科植物细叶青蒌藤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的藤茎[2]。主产福建、台湾[2]

3.3 性味归经

辛、苦,微温[2]。入肝、脾、肾经[2]

3.4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2]。治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腰膝疼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2]

3.5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饮[2]

3.6 化学成分

茎含细叶青蒌藤素(Futoxide)、细叶青蒌藤烯酮(Futoenone)、细叶青蒌藤醌醇(Futoquinol)、细叶青蒌藤酰胺(Futoamide)、β-谷甾醇、豆甾醇及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蒎烯、柠檬烯、莰烯等[2]

3.7 药理作用

细叶青蒌藤素有抑制肿瘤作用[2]。大鼠静注海风藤提取物可减轻内毒素和血小板激活因子引起的血压降低[2]。海风藤能增加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2]

4 《*辞典》·风藤

4.1 出处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4.2 拼音名

Fēnɡ Ténɡ

4.3 别名

小叶风绳(《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小木莲(《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4.4 来源

为桑科植物爬藤榕的根、茎。

4.5 原形态

爬藤榕,又名:狭叶薜荔。

常绿攀援灌木,长2~10米。枝棕褐色,有棕色皮孔,幼枝及芽有棕色茸毛,有时节上生根。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圆形或楔形,先端渐尖,脉网在下面隆起,成蜂窝状;叶柄长4~7毫米,密生棕色毛,花序托单一或成对,单生于叶腋或聚生于老枝上,球形。直径4~7毫米,具短梗;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中,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花序托口部,花被片3~4,雄蕊2,瘿花有5花被片。花期4月。果期7月。

4.6 生境分布

常攀援在山间树干上、溪边岩石上或屋墙上。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等地。

4.7 功能主治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风湿。"

4.8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者2~3两。

4.9 附方

治慢性关节痛风:爬藤榕根或藤、钻地风根、毛竹根各二至三两,白牛膝、丹参各一至二两。水煎,冲黄酒,早、晚饭前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4.10 摘录

《*辞典》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0.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2.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