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化热证

目录

1 拼音

fēng shī huà r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syndrome of heat transformed from wind-dampn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风湿化热证为证候名[1]。指风湿之邪郁久而化热,以肢体酸胀困重,关节肿痛、活动不利,或皮肤瘙痒、渗液,发热口渴,舌红苔黄白等为常见症的证候[2]。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名部分》。

参见热痹:热痹又称脉痹[3]。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的痹证[3]。《证治准绳·痹》:“热痹者,藏府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𤸷痹熻然而闷,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口反裂,皮肤色变。”并可见关节红肿热痛,发热,烦闷,口渴[3]。治以清热祛邪,宣痹止痛,宜白虎加桂枝汤、升麻汤[3]。若风寒湿邪未尽者,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3]。热毒盛者,用《备急千金要方》犀角汤加减[3]。本病可见于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急性发作期等疾患[3]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1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