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注解
风喘为病证名[1]。见《医学入门·喘》。指感受风邪,肺气胀逆所致气喘[1]。治宜祛风宣肺,如金沸草散、麻黄杏仁饮等方[1]。
风寒喘为病证名[2]。风寒外束喘的简称[2]。《东医宝鉴》卷五:“风寒喘,寻常感冒,风寒内郁,肺胀逆而为喘。”可选用金沸草散、麻黄散、加味三拗汤等方[2]。
风寒喘逆为病证名[3]。指风寒郁于肌表,壅于肺脏所致的气喘[3]。《症因脉治·喘症论》:“风寒喘逆之症:头痛身痛,身发寒热,无汗恶寒,喘咳痰鸣,气盛息粗。”脉浮缓为风,浮紧为寒,六脉俱浮,表有风寒,六脉沉数,寒郁为热[3]。治疗以祛风散寒为主[3]。风气胜者,散风解表,宜防风泻白散、防风桔梗汤等方;寒气胜者,用小青龙汤、三拗汤、麻黄定喘汤等方;如寒郁化热,兼有呕吐者,可用干葛竹茹汤、平胃散加减[3]。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8.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3.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7.
治疗风喘的方剂
- 白附散
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吐逆不定,虚风喘急。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米饮调下,不拘时...
- 先天一气丹
,麝香3分,朱砂(飞)2两。主治:远年痰火,中风喘逆,癫痫谵语,惊悸怔忡,胃病,噎,膨胀,气满,癃...
- 桃红散
子1分,白僵蚕1分,蝉壳3钱。主治:小儿惊热,伤风喘嗽,潮热,及斑疮未出者。用法用量:上旋入脑、麝少...
- 干葛竹茹汤
,喘逆呕吐,六脉沉数。用法用量:水煎服。使用注意:若有风加防风;有寒加生姜。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秘痰丸
天麻1两,猪牙皂角(去皮弦,酥炙)5钱。主治:风痰喘嗽。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后、临卧以温...
- 更多治疗风喘的方剂
治疗风喘的穴位
- 神道
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心悸,健忘...
- 冲道
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心悸,健忘...
- 脏俞
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心悸,健忘...
- 定喘
气平喘的作用,主治哮喘发作期。定喘配膻中、大椎、风门、肺俞、丰隆,治哮喘。定喘配天突、大椎、丰隆,...
- 聚泉
静脉的动静脉网。聚泉穴的功效与作用:聚泉穴有清散风热,祛邪开窍的作用。聚泉穴主治病证:聚泉穴主治哮...
- 更多治疗风喘的穴位
治疗风喘的中成药
- 育婴丸
白附子(炙)1两,钩藤1两2钱,薄荷1两2钱,防风1两2钱,羌活8钱,猪苓1两,厚朴(炙)1两,前...
- 气管炎咳嗽痰喘丸
仁、马兜铃。气管炎咳嗽痰喘丸的功能主治:散风镇咳,祛痰定喘。适用于外感风邪,肺热脾湿引起的咳嗽痰盛,...
- 海珠喘息定片
蜕30g防风75g冰片12.5g甘草50g盐酸氯喘2.5g盐酸去氯羟嗪12.5g制法:以上九味,除...
- 喘咳宁片
用量: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贮藏:密封。喘咳宁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喘咳宁片药...
- 百花定喘丸
两,生石膏2两,百合4两,生五味子2两。功效:疏风解热,止嗽定喘。主治:咳嗽痰喘,日夜不息,不能安...
- 更多治疗风喘的中成药
风喘相关药物
- 止嗽定喘片
喘者忌用,其表现为咳声低弱,动则气喘气短,自汗怕风。3.有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结核、肺心病、高血...
- 喘咳宁片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用于内素有里热,外又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喘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4片...
- 止嗽立效胶囊
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咳声低弱,动则气喘气短,自汗怕风。4.运动员慎用。5.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
- 小青龙合剂
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规格】每瓶装120毫升【用法用量】口服...
- 小青龙颗粒
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规格】每袋装6克(无蔗糖)【用法用量】...
- 更多风喘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风喘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一·脾胃门内伤饮食]百病皆生于痰
饮发于中。治以诸热剂是也。〔《撮》〕诸痰为病,头风喘嗽,一切痰饮∶丰隆、中脘。〔《心》〕妇人年高,风...
-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兽之一]阿胶
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
-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卷之三诸风]诸风证治
间须要白,寻衣肺坏色忧黄。肺中风,偃卧胸满气短,喘息时嗽,燥闷汗出,其鼻白。目下及鼻四周,以至于口...
- 《奇效良方》:[卷之三十二喘门(附论)]喘急通治方
伤风喘急,坐卧不安,痰涎壅盛,涕唾稠粘,手足冷痹。麻黄(去节,四钱)款冬花(三钱)肉桂(二钱四分)...
-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二水病门]风水(附论)
也。肾主水故也。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既出复感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
- 更多古籍中的风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