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赤疮痍·湿热壅盛证

目录

1 拼音

fēng chì chuāng yí ·shī rè yōng shè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wind-red sore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congestion and excessiven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风赤疮痍·湿热壅盛证(wind-red sore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congestion and excessiveness)是指湿热壅盛,以眼睑红肿,疱疹,脓疱溃烂浸淫,或有胸闷、纳呆,大便干结,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为常见症的风赤疮痍证候[1]

4 症状

风赤疮痍·湿热壅盛证患者胞肿红赤掀痛,水泡簇生或生脓泡,甚至溃破糜烂腥臭,渗出粘液。

5 证候分析

脾胃蕴湿,被风热蒸灼,风湿热毒上攻胞睑,以致红肿掀痛。湿毒盛而致水泡簇生,或生脓泡。邪毒化火则溃烂腥臭,渗出粘液。

6 治法

风赤疮痍·湿热壅盛证治宜祛风除湿,泻火解毒。

7 方药治疗

风赤疮痍·湿热壅盛证可用除湿汤加减治疗。临床可加土茯苓、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方中黄连、黄芩、连翘、玄参、知母清脾胃,泻热毒;元明粉、大黄通腑,泻脾胃积热;荆芥、防风疏散风邪;桔梗、陈皮理气和胃祛湿;生地配合大黄凉血活血消滞。诸药合用,具有泻热清脾、疏风散邪之效。

8 关于风赤疮痍

风赤疮痍(wind-red sore)为病证名[2]。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风赤疮疾(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是指以眼睑皮肤红肿灼痛,起水疱或丘疹,溃后糜烂胶黏,结痂脱落并遗留瘢痕为主要表现的眼病[2]。《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由脾脏风热蕴结,两睑似朱涂而生疮,黑睛端然无染,不治便生翳膜。”

一般认为风赤疮痍与西医的眼睑皮肤炎、眼睑湿疹等相似。此外,也有人认为其与眼部带状疱疹相似。

西医学之眼睑带状疱疹、眼睑皮肤炎、眼睑湿疹、眼睑热性病疱疹等有类似表现者,均属本病范围。

详见风赤疮痍条。

9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5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