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疗法

目录

1 拼音

fēng bì liáo fǎ

2 英文参考

block therapy

3 注解

4 封闭疗法(眼科常规)

4.1 适应症

眶上神经痛、眼睑痉挛、泡性结膜炎、表层巩膜炎、各种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等。

4.2 方法及内容

1.眼睑封闭  常规消毒皮肤,以0.25%~0.5%普鲁卡因溶液1ml-3ml注射于眼睑的皮下,每日或隔日1次。

2.颞部皮下封闭  常规消毒皮肤,取0.5%~1%普鲁卡因溶液1-3ml,用41/2号针头于距外眦部2cm处注入皮下,1/d。

3.眶上神经封闭  常规消毒,在眶上缘内1/3眶上切迹周围处,与皮肤垂直进针,确定无回血后,注射0.5%~1%普鲁卡因溶液1ml,每日或隔日1次。

4.结膜下封闭  消毒及操作同结膜下注射法。每次用0.25%或0.5%普鲁卡因溶液0.5ml,隔日注射1次。

5.球后封闭  消毒及操作同球后注射法。用0.25%或0.5%普鲁卡因溶液2~3ml,每隔3~5d注射1次。

以上各封闭一般5~10次为1疗程。

5 封闭疗法(一般诊疗技术常规)

5.1 禁忌症

严重肝脏疾病;晚期严重脓毒血症及败血症;大血管晚期炎症或坏死,如四肢深部、盆腔、纵隔等处静脉炎等。封闭可能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而引发大出血者;肿瘤及结核病,禁用病灶局部封闭。

5.2 用品及准备

不同型号注射器、注射针头及腰椎穿刺长针头,洞巾,纱布,棉球等敷料,镊子,以上用品灭菌备用;清洁盘;0.25%、0.5%、1%、2%普鲁卡因溶液;醋酸氢化可的松或醋酸氢化泼尼松;急救用药如苯巴比妥、硫喷妥钠、地西泮(安定)、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等。

5.3 方法及内容

5.3.1 压痛点封闭

适用于单纯软组织急慢性劳损,肌肉附着点痛及筋膜痛等。

(1)根据痛点部位采取适当体位,用拇指尖仔细找到最明显的压痛点,做好标记。根据痛部深浅用长度适当的针头。压痛点较浅,用细的短针头,直接刺至痛点深层或骨膜上,局部有酸胀沉重感,有时伴放射感,即可注入药液。如压痛范围较大,单点注射药液不能到达全部,可做多点或扇形封闭。针头改变方向时,应先退至皮下,再行刺入。

(2)剂量:0.25%-0.5普鲁卡因每次总量5-20ml,也可加入醋酸氢化可的松或醋酸氢化泼尼松25mg。

(3)每3天1次,必要时一天1次,加入醋酸氢化可的松或醋酸氢化泼尼松者,每周1次。一般不超过5次。

5.3.2 颈部迷走交感神经封闭(颈封)

适用于头面部及上肢血管痉挛、支气管哮喘、呃逆、防治由于头颈部、胸部、上肢创伤而引起的休克。

(1)患者仰卧,肩后垫一软枕,头稍后仰并转向对侧,手置体测。注射点在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颈外静脉交叉处。以左手示指将注射侧颈部器官压向内侧,用长约4cm的针头,向内后缓慢刺入,碰到椎体后针尖退回0.5cm,抽吸无血液、脑脊液或空气,即可注入药液。如注射部位准确,5-15min可出现从侧霍纳(Horner)综合征)。注射部位不能过低,以免刺破血管,刺入纵隔或刺破胸膜。

(2)剂量0.25%普鲁卡因20-40ml,每周1次,共3-5次。

3、胸交感神经节封闭  适用于上肢疼痛及创伤等。

(1)患者测卧,注射点在第1或第2胸椎棘旁4cm,用腰椎穿刺长针头垂直刺入,触及横突后,针尖微向上,以25°向正中前进约3cm,抽吸无血液、脑脊液或空气,即可注入药液。

(2)剂量  0.25%普鲁卡因50-100ml,每周1次,共3-5次。

5.3.3 腰交感神经节封闭

适用于下肢冻伤、烧伤、创伤、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患者测卧,封闭侧在上。注射点在第2-4腰椎棘突旁约5-7cm,用腰椎穿刺长针头垂直刺入,触及横突时再将针头稍退,向上或向下避开横突,以45°向正中前进,到达椎体外侧,再向前推进1cm,抽吸无血液或脑脊液,即可注入药液。

(2)剂量:0.25%普鲁卡因液100-150ml,每周1次,共3-5次。

5.3.4 肾周围脂肪囊封闭

(简称肾囊封闭或腰封)  适用于麻痹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无力症、支气管哮喘、下肢炎症、灼性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急性无尿症、术后腹胀、烧伤、冻伤,以及防治下腹部、盆腔部、下肢创伤而引起的休克等。

(1)患者仰卧,注射侧在上,腰下垫一软枕,下侧腿屈曲,上侧腿伸直。两手置于头顶部,注射点在骶棘肌外缘与第12肋下缘交界处。用腰椎穿刺长针头垂直刺入,在刺过腰背筋膜时,可感到抵抗力骤然消失(深约4-7cm)示已进入肾囊。此时针头应随呼吸摆动,并无液体流出。

(2)确认针头在肾囊内后,切勿改变位置,接上盛有0.25%普鲁卡因的注射器,抽吸无回血,即可注入药液。如果抽吸有回血或注药时有阻力,说明进针太深或太浅,应调整后注药。

(3)剂量:0.25%普鲁卡因液单侧注射40-100ml;双侧同时注射,每侧40-60ml。门诊以单侧注射为宜。

(4)间隔及疗程:每周1次,共3-5次。

5.3.5 近端肌膜腔封闭(套式封闭)

适用于四肢远端炎症、冻伤、烧伤、坏疽、骨折、捩伤后肿痛、鼓膜炎、肌炎、风湿性关节痛、血栓性静脉炎、神经炎、灼性神经痛等。

(1)注射点上肢在上臂中1/3,前侧和后侧各1点,下肢在大腿中1/3可加一外侧注射点。用腰椎穿刺长针头垂直刺入达骨干,后退2-3mm,抽吸无回血,即可缓慢注入药液。

(2)剂量:0.25%普鲁卡因液,上肢50-100ml,下肢80-150ml,隔日或每周1次,共3-5次。

5.3.6 坐骨神经封闭

适用于坐骨神经痛。

患者侧卧。患肢在上,屈髋45°,屈膝90°,健肢伸直。注射点在股骨大粗隆与坐骨结节连线中心偏内0.5-1cm。用腰椎穿刺针头垂直缓慢刺入,深达5-8cm,直至出现下肢酸胀触电感,抽吸无回血,即可注入0.5%-1%普鲁卡因液20-40ml。

5.3.7 腰椎旁封闭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神经根炎等。

(1)患者仰卧。注射点在病变相应腰椎棘旁8cm。用穿刺长针头呈60°-70°斜向内刺入,达横突后稍向上或向下滑行前进1-2cm,刺到患肢有酸障触电感,抽吸无回血或脑脊液,即可注入药液。

(2)剂量:0.5%-1%普鲁卡因液10ml,隔日1次,一般为1-6次。

5.3.8 骶骨前封闭

适用于非特异性膀胱炎、前列腺炎、睾丸炎、附睾炎、夜尿、膀胱括约肌痉挛、慢性盆腔炎、坐骨神经痛、嵌顿性痔、肛裂等及便秘等。

(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或膝肘位,亦可取侧卧位。注射点在肛门与尾骨间。用腰椎穿刺针呈20°向后上方刺入,深达8-9cm即触及骶骨,抽吸无回血,可注药。操作中以戴橡皮手套的左手示指伸入肛门探查,以免针尖刺入直肠。如误入直肠,应迅速拔出,停止手术,并给予抗菌药物防止感染。一周后如无炎症表现,仍可行第2次封闭。

(2)剂量:0.5%普鲁卡因液50-100ml,或0.25%普鲁卡因液100-150ml,每周1次,共3-5次。

5.4 注意事项

1、术前向患者说明治疗意义及作用,以消除患者的恐惧与疑虑,提高信心。

2、有普鲁卡因不良反应史者、及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治疗期间,封闭液不宜用普鲁卡因,可用利多卡因。

3、年老体弱,或一般情况不佳者慎用。

4、严格无菌操作。一般以卧位为宜。注射点先作皮丘麻醉,注射后遇针眼出血,可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

5、注射药液前应先抽吸,遇回血即改变部位或方向。注射应缓慢,随时注意患者情况,如有反应,立即停止注射。

6、注射完毕,局部用无菌敷料覆盖,让患者稍事休息。

7、不良反应及处理  ①轻反应:可有头晕,心悸等不适。停止注射后平卧,一般可迅速自行消失,毋需特殊处理。②重反应:极少见,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胸闷、痉挛、呼吸困难、昏迷、惊厥等,应立即进行抢救,取平卧位,呼吸衰竭者行人工呼吸和氧气吸入;有惊厥者缓慢静注0.25%硫喷妥钠,成人用量不超过0.5g。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