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子

目录

1 拼音

fěi zǐ

2 英文参考

semen torreyae[朗道汉英字典]

Chinese torreya see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rand torreya see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emen Torrey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rand torreya see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榧子

榧子为中药名,出《新修本草》。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 的干燥成熟种子[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Semen Torrey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grand torreya seed(《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香榧、玉榧、木榧、野极子、赤果、榧实、罴子、彼子、玉山果、玉榧。

7 来源

榧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 的干燥成熟种子[1]

榧子为红豆杉科植物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种子[2]

8 产地

榧子主产浙江、湖北、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福建亦产[2]

9 原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小枝近对生或近轮生。叶坚硬,螺旋状着生,基部据曲呈两列,线状披针形,长1.2~2.5cm,宽2~4mm,先端骤尖如针,下面沿中脉两侧有黄白色狭气孔带。花单性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椭圆形,具柄;雌球花成对生于叶腋,通常只有1朵发育,基部有数对交互对生的苞片,胚珠1。种子椭圆形、倒卵形或卵形,假种皮肉质,熟时紫赤色,种皮坚硬。花期4~5月,果期次年8~9月。

生于向阳山坡,或有栽培。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福建。

10 采收与初加工

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11 生药性状

种子卵圆形或长圆形,长2~3.5cm,直径1.3~2cm。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可见椭圆的咎脐,另端稍尖。内种皮质硬,厚约1mm。种仁表面皱缩,外胚乳灰褐色,膜质;内胚乳黄白色,肥大,富油性。味微甜而涩。

12 性味归经

榧子性平,味甘。

榧子味甘,性平;入肺、胃、大肠经[2]

13 榧子的功效与主治

榧子具有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的功效,用于钩虫、蛔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大便秘结。

榧子具有杀虫,消积,润燥的功效[2]

榧子治钩虫病,绦虫病:炒榧子30~50g,每晚临睡前去壳嚼食,连食数日[2]

榧子治小儿疳积[2]

榧子治蛔虫病,燥咳,便秘,痔疮:煎服,15~30g[2]

14 榧子的化学成分

榧子含脂肪油,油中主为亚油酸、硬脂酸、油酸,并含麦朊(gliadin)、甾醇、草酸、多糖、挥发油等。

榧子种子脂肪油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还含挥发油、鞣质、麸脘、紫杉醇、浆果乌桕菜Ⅲ、西藏红豆杉碱等[2]

榧子对钩虫有驱除作用,并能驱除猫的绦虫[2]

15 榧子的食用价值

榧子为红豆极科植物榧的种子。果实大小如枣,核如橄榄,呈椭圆形,富有油脂并有一种特殊香气,很能诱人食欲。干燥的种子呈卵圆形,长2~4厘米,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有一椭圆形的疤痕,色较淡,在其两侧各有一个小突起,另一端稍尖,外壳质硬脆,破开后内面红棕色,有麻纹。种仁卵圆形,皱而坚实,表面有灰棕色皱缩的薄膜,仁黄白色,有油性。气微香,味微甜。以个大、壳薄、种仁黄白色、不泛油、不破碎者为佳。 主产浙江,湖北、江苏,安徽、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亦产。

15.1 榧子的营养价值

1. 榧仁内含4种脂碱,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治疗和预防淋巴肉瘤有益,可用于治疗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杀虫能力较强;

2. 脂肪酸和维生素E含量较高,常食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

3. 含较多维生素A,对眼睛干涩、易流泪,夜盲等症状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

4. 能消除疳积、润肺滑肠,化痰止咳,适用于多种便秘,疝气、痔疮、消化不良、食积、咳痰症状。

15.2 榧子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以食用,每次10-15颗;腹泻、大便溏薄、咳嗽咽痛且痰黄者忌用。

15.3 榧子的食疗功效

榧子味甘、性平,入肺、胃、大肠经;

可杀虫,消积,润燥;

主治钩虫病、绦虫病、小儿疳积、蛔虫病、燥咳、便秘、痔疮。

15.4 与榧子相克的食物

榧子与绿豆同食易腹泻。

15.5 榧子的食用建议

炒香常食,可强筋明目轻身。

饭前不宜多吃,以免影响正常进餐。

16 榧子的药典标准

16.1 品名

榧子

Feizi

TORREYAE SEMEN

16.2 来源

本品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16.3 性状

本品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cm,直径1.3~2cm。表面灰黄色或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可见椭圆形的种脐,另端稍尖。种皮质硬,厚约1mm。种仁表面皱缩,外胚乳灰褐色,膜质; 内胚乳黄白色,肥大,富油性。气微,味微甜而涩。

16.4 鉴别

取本品粉末3g,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三氯甲烷30ml振摇提取,分取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榧子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8:2)为展开剂,预饱和15分钟,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和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16.5 检查

16.5.1 酸败度

照酸败度测定法(附录ⅨP)测定.

16.5.2 酸度

不得过30.0。

16.5.3 羰基值

不得过20.0。

16.5.4 过氧化值

不得过0.50。

16.6 饮片

16.6.1 炮制

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16.6.2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肺、胃、大肠经。

16.6.3 功能与主治

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

16.6.4 用法与用量

9~15g。

16.6.5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16.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8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