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辞典》:肥皂核
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
Féi Zào Hé
2.3 肥皂核的别名
肥皂子(《药材学》)
2.4 来源
为豆科植物肥皂荚的种子。9~10月间采取果实,干燥后剥取种子,晒干,置干燥处,防蛀。
2.5 性状
干燥种子呈类球形,一端略狭尖,长1.5~2厘米,阔1.5~1.8厘米,厚1~1.2厘米。外皮黑色,光滑,种脐位于尖端呈棕色点状。剥开种皮,见白色子叶2片。以个大、黑褐色、饱满坚实、有光泽、无霉蛀者为佳。
2.6 性味
《纲目》:"甘,温,无毒。"
2.7 功能主治
①《纲目》:"除风气。"
④《本草求原》:"吐顽痰。"
⑤《药材学》:"治风湿,下痢,疮癣,淋疾。又用为祛痰剂、利尿剂。"
2.8 肥皂核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钱。
2.9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肥皂核的方剂
- 梅疮神效丸
十九:方名:梅疮神效丸组成:棉花核半升(炒),肥皂核半升(炒黄),槐花米半升(炒),广胶半升(楚皮...
- 通肠痔漏方
漏方组成:龟版(酥炙)1两,槐花(炒黄)1两,肥皂核(炒黄色)1两,戍盖1个(即狗头骨,用羊酥油炙...
- 屈膝散
浸晒)1两,僵蚕5钱,天花粉5钱,荆芥穗5钱,肥皂核肉1两,鹿茸5钱。主治:鹤膝。用法用量:每用3...
- 肉核油
两,首乌3两,花粉3两,苦参3两,冷饭团1两,肥皂核肉4两,猪脂油4两。主治:疠疮。用法用量:水1...
- 涤肠汤
,延胡索2钱,红花1钱,木香8分,冬瓜子3钱(或肥皂核仁亦可)。功能主治:大肠生痈。用法用量:水煎服...
- 更多用到中药肥皂核的方剂
用到中药肥皂核的中成药
- 五积丸
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医统》卷三十三:组成:大肥皂角(炙,去皮弦。灰火煨,勿令烟出)。主治:积聚。...
- 启脾丸
治百病。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以米汤嚼服。制备方法:上如常法制过,共炒为末,炼密为丸,如肥皂子大。...
- 紫金锭
道的毒物;口服中毒超过6小时以上、导泻无效者以温肥皂水连续多次灌肠,促使排泄,以清除毒物。蜂窝织炎:...
- 润肠丸
梧桐子大。《朱氏集验方》卷六:方名:润肠丸组成:肥皂角15片(5片醋炙焦,去皮及子;5片生用,去皮子...
- 更多用到中药肥皂核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肥皂核
-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诸疮部(上)]杨梅疮门主方
茯苓(四两)金银花皂角(各五钱)水煎汤,另用大肥皂核烧存性为末,每用三分调服。梅疮神方(《启玄》)...
- 《外科医镜》:痈疽真假例论
(二钱)红花(一钱)木香(八分)冬瓜子(三钱或肥皂核仁亦可,取其性主滑,憩能涤肠垢也)水煎服。五利...
- 《济世神验良方》:外科附录
研粉)六钱,乌鱼骨(刮粉)四钱,香油敷。又方陈肥皂核、大蒜同捣敷,先服雄黄一钱,以防内攻。治下疳方...
- 《针灸逢源》:[卷六论治补遗]鹤膝风
五钱)苦参(女便浸晒)防风薏苡仁牛膝(各一钱)肥皂核肉(一两)共为粗末。每用三钱。同冷饭团四两。牯...
- 《冯氏锦囊秘录》:[外科大小合参卷十九胎毒诸疮]神应散方
肥皂核(烧存性,五钱,研为末)何首乌天花粉荆芥防风苦参(各一两)薄荷叶(五钱)共为末,分作十服,每...
- 更多古籍中的肥皂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