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 (最后修订于2016/8/10 10:01:32)[共163字]
摘要:肺炎喘嗽·肺脾气虚证(pneumoniawithdyspneiccoughwithsyndromeofqideficiencyoflungandspleen)是指正虚未复,余邪留恋,肺脾气虚,以低热起伏不定,面色苍白无华,动则汗出,咳嗽乏力,喉中有痰,纳呆,大便溏薄,甚则足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细软为常见症的肺炎喘嗽证候。......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第三节喘病
喘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喘病古代文献也称“鼻息”、“肩息”、“上气”、“逆气”、“喘促”等。喘病是一种常见病证,也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中医对喘病有系统的理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前题下,有显着的治疗效果。《内经》对喘病有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证形成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肺脾气虚证的证候形成因素,为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7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438例及非呼吸道感染儿童116例进行对照研究。编制反复呼吸道感染证候形成因素调查表,针对呼吸道感染诱发因素、既往病史、既往患病用药情况、体质形成因素及发育过程等资料设计31组、共113个可能与RRTI证候形成有关的因素作为变量,以肺脾气虚证作为常量,然后进
- 小儿常见的肺炎喘嗽辨证论治
【关键词】肺炎喘嗽辨证论治 小儿 小儿常见的肺炎喘嗽可分为外感里饮型、阳虚外寒里饮型、寒湿闭肺型,根据发病的原因、个体差异、临床表现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1小儿肺炎喘嗽的辨证论治1.1外寒里饮因外感风寒致畏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痰清稀、或咳喘倚息、喉部闻痰鸣、不汗或少汗、大便或稀、脉浮。方:小青龙汤。麻黄、桂枝解表,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温肺化饮止咳,芍药、五味子、甘草敛肺止咳,汗出口渴者加
- 从热郁痰瘀论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的理论研究
究中,对小儿病毒性肺炎480例进行了证候分布调查。结果表明:风寒袭肺证14例(2.92%)、风热犯肺证78例(16.25%)、痰热闭肺证360例(75.00%)、阴虚肺热证13例(2.71%)、肺脾气虚证15例(3.12%)[2]。说明证候分布有明显差异,痰热闭肺证在病毒性肺炎中最为多见,风热犯肺证次之。风寒袭肺证仅占极少数,且这些患儿虽起病时表现为风寒证,但随后也易于向热证转化。阴虚肺热证、肺
- 从肺炎喘嗽谈先证而治的思路与方法
【摘要】从病势动态学角度出发,就凉肝熄风、通腑涤痰、活血通络、强心防脱4个方面介绍肺炎喘嗽先证而治思路与方法,值得临床重视。【关键词】肺炎喘嗽;先证而治;中医疗法肺炎喘嗽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西医学称为小儿肺炎。临床以热、咳、痰、喘、煽为主症。若素体羸弱或感邪较重,或病热凶猛,可迅速出现心阳虚衰,邪陷厥阴之变证。因其发病率、病死率居他病之首,我国卫生部将其列为儿科重点四防病之一[1]。对于本
- 《杂病广要》:[脏腑类]咳嗽
嗽羸瘦,脉形坚大者死(《巢源》络脉大者死)。(《脉经》)浮短者,其人肺伤,诸气微少,不过一年死,法当嗽也。(同上)(当参死证条)病咳嗽,脉数身瘦者死。暴咳嗽,脉散者死。病咳,形肥,脉急甚者死。病诸嗽喘,脉沉,而浮者死。(《中藏经》)诸嗽证治许仁则论咳嗽病有数种∶有热嗽,有冷嗽,有肺气嗽,有饮气嗽。热嗽者,年少力壮,体气充满,将息伤热,积热所成,故致热嗽。此但食饮取冷,兼以药压之自歇。冷嗽者,年衰
-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6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静滴阿奇霉素,并给予对症治疗。5~8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消失、肺部啰音吸收、胸片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
-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
第五节 肺部常见病 一、肺炎 肺炎可发生于肺的实质或间质。X线检查在肺炎的诊断中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对病变的早期发现、部位、性质、病变的发展、治疗的效果以及有无并发症等,可提供重要的诊断资料。按病变的解剖分布可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及间质性肺炎。 (一)大叶性肺炎(Lobarpneumonia) 大叶性肺炎多为肺炎双球菌致病。多发生于冬末夏初时,多见于青壮年。临床症状有急
- 城市与农村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及病原体的临床特点
剧烈,气急鼻煽,甚至喘憋,涕泪惧无,鼻孔干燥如烟熏,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⑤阴虚肺热证:病程延长,低热出汗,面色潮红,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苔光剥,脉细数。⑥肺脾气虚证:病程延长,低热起伏,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无力。(2)变证。①心阳虚衰证:骤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或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
- 支气管肺炎
意加强营养,防止发生营养不良。2.抗生素疗法细菌性肺炎应尽量查清病原菌后,至少要在取过体液标本作相应细菌培养后,开始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一般先用青霉素治疗,每日4次,每次20~40万单位〔5u(kg·d)〕肌注,直至体温政党后5~7日止。对危重患儿还可增加剂量2~3倍,或改用静脉滴入。不见效时,可改用其他抗生素,通常按照临床的病原体诊断或咽拭培养的阳性病菌选用恰当抗生素。如同时有败血症,应及时取
- 第一节咳嗽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临床上多为痰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咳嗽是内科中最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发病率甚高,据统计慢性咳嗽的发病率为3%-5%,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0%—15%,尤以寒冷地区发病率更高。中医中药治疗咳嗽有较大优势,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内
- 试论活血通腑法在小儿肺炎喘嗽中的运用
【摘要】以两则病案为例,介绍了在清肺化痰法基础上伍用活血通腑法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体会,并对其配伍意义进行探讨。【关键词】小儿肺炎喘嗽;清肺化痰;活血通腑法小儿肺脏娇嫩、卫表未固,且冷暖不知自调,若家长护养失宜,易感受外邪。六淫外邪,不论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受,均易先犯于肺,引发各种肺系病证,使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肺炎喘嗽又是各种肺系疾病中较常见、较严重的一种,它极大地威胁
- 第三篇 胸部--第一章 肺与纵隔--第一节 X线诊断
皱褶连续,一般右侧较明显,不可误为病变。 3.女性乳房及乳头 女性乳房(femalebreast)可在两肺下野形成下缘清楚、上缘不清且密度逐渐变淡的半圆形致密影,其下缘向外与腋部皮肤连续,勿误认为肺炎。乳头(nipple)在两肺下野相当于第5前肋间处,有时可形成小圆形致密影,年龄较大的妇女多见,有时亦见于男性。勿误为肺内结节性病灶。两侧对称为其特点,透视下转动患者即可与肺野分开。 骨 骼 1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年6月~2005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138例小儿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辨证论治内服中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肺部体征、咳嗽、喘促和咯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肺部体征、咳嗽、喘促和咯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 第三节肺炎喘嗽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肺炎喘嗽的病名首见于麻科活人全书),该书叙述麻疹出现“喘而无涕,兼之鼻煽”症状时,·称为“肺炎喘嗽”。本病全年皆有,冬春两季为多,好发于婴幼儿,一般发病较急,若能早期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本病包括西医学所称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等。[病因病机]引起肺炎喘嗽的病因主要有外
- 《保婴撮要》:[卷六]咳嗽
钱仲阳云∶嗽者肺感微寒。八九月间肺气正旺,若面赤身热,其病为实,当用葶苈丸下之,久嗽者不宜下。若在冬月,乃伤风嗽,当用麻黄汤汗之。面赤饮水,咳嗽唾脓痰,咽喉不利者,以甘橘汤清之。先咳后喘,面肿身热,肺气盛也,以泻白散平之。嗽而唾痰涎乳者,以白饼子下之。洁古云∶嗽而两胁痛者,属肝经,用柴胡汤。咳而呕苦水者,属胆经,用黄芩半夏生姜汤。咳而喉中如梗者,属心经,用甘桔汤。咳而失气者,属小肠,用芍药甘草汤。
- 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
【关键词】喘嗽1范围本指南制订了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辨证和治疗规范。适用于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和治疗。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肺炎喘嗽(pneumonia)是儿科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临床以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为主要特征。同义词:小儿肺炎。3诊断3.1临床表现气喘,咳嗽,咯痰痰鸣,发热,肺部闻及中、细湿啰音。3.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3.2.1X线全胸片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
- 第五节 肺疾病
第五节 肺疾病 一、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阻塞性疾病的统称,主要指具有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是4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为特征,且症状
- 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析,使对临床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起到指导作用。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再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显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再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感染病原体一般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卡他莫拉菌、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呼吸道病毒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社区
- 小儿肺炎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证型演变特点的临床研究
急鼻煽,甚至喘憋,涕泪惧无,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6)阴虚肺热证:病程延长,低热出汗,面色潮红,干咳无痰,舌质红而干,苔光剥,脉细数。(7)肺脾气虚证:病程延长,低热起伏,气短多汗,咳嗽无力,纳差,便溏,面色淡白,神疲乏力,四肢欠温,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无力。在住院当日(基线点)、治疗后第3,5,7,10d各进行中医辨证并记录中医证型。2.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已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危重病情者,不选入观察范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均衡性及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氧疗;控制喘憋:普米克令舒加万托林雾化吸入,10~15min/次,2~3次/d;对症及支持治疗;小婴儿及病情危重者可合并使用抗生素,5~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肺炎喘嗽口服液[2](由射干
- 第四节哮喘
,多有喷嚏、咳嗽等先兆症状。发作时不能平卧,烦躁不安,气急,气喘。2.有诱发因素,如气候转变、受凉受热或接触某些过敏物质。3.可有婴儿期湿疹史或家族哮喘史。4.肺部听诊,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延长。哮喘如有继发感染或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可闻及粗大湿哕音。5.血象检查:支气管哮喘,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伴肺部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二、鉴别诊断哮喘需与肺炎喘嗽相鉴别。哮喘以
- 肺炎杆菌致婴幼儿肺部感染临床特点与治疗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杆菌致婴幼儿肺部感染临床特点,寻找治疗对策。方法分析婴幼儿肺炎杆菌肺炎61例临床特点、药物敏感情况,同期1198例其他细菌性肺炎作为对照。结果婴幼儿肺炎杆菌肺炎临床特点为咳嗽,咳大量白色黏痰,部分伴发热、气促、呼吸困难;肺部闻及湿音,近半数有喘鸣音;痰培养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50例(占82%),药敏试验耐药率,青霉素类96%~100%,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
- 肺炎喘嗽痰喘闭肺和热毒闭肺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是什么?
而病情较急者,可另外用成药牛黄夺命散1/3~1/2管以导痰下行,通腑泄肺。 热毒闭肺者,多见高热持续不退,烦渴引饮,口干唇裂,气促喘粗,鼻煽咳嗽,舌质红或绛,苔少或黄干,脉数大;严重者,舌红起刺,精神烦躁或萎靡,也可出现谵妄、神昏等类症候。以麻疹并发肺炎为多见,此乃痰热壅肺,炽盛化火,或由温毒之邪闭肺而致,治疗采用清热解毒药:生石膏15g,黄连4g,黄芩10g,山栀子8g,炙麻黄3g,紫草8g,
- 小儿支原体肺炎误诊肺结核30例分析
【摘要】目的查找支原体肺炎误诊肺结核的原因,正确诊断避免误诊。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收集的30例误诊为肺结核的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误诊原因分析。结果发现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X线表现认识不足。结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与肺结核相似,两者极易混淆,易误诊为肺结核。【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肺结核;肺炎支原体抗体30casesofmisdiagnos
- 喘证的病因及诊断、治疗方法!
【证候特征】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肾失摄纳所引起的喘证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喘证的各种证候所共有,是喘证的证候特征。呼吸困难为喘证的特征性证候,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见呼吸迫促,呼气吸气深长,一般尚能平卧。重者可见鼻翼煽动,张口抬肩,摇身撷肚,端坐呼吸,面唇发绀。急发者多表现呼吸深长费力,以呼出为快,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声高痰涌,气喘与劳动及体位无关。缓发者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六·肺大肠部]咳嗽
〔洁〕咳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若咳嗽有痰而有声者,因伤肺气动于脾湿,故咳而兼嗽也。脾湿者,秋伤于湿,积于脾也。故《内经》曰∶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大抵素秋之气,宜清而肃,若反动之,则气必上冲而为咳嗽,甚则动脾湿而为痰也。是知脾无留湿,虽伤肺气,亦不为痰。若有痰而寒少热多,故咳嗽。嗽非专主乎肺病,以肺主皮毛而司于外,故风寒先能伤之也。《内经》曰∶五脏六腑,皆能使人
- 肺炎喘嗽后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炎喘嗽的后期,特点是虚多邪少,根据病邪性质和体质情况而分为两种,一为阴虚邪恋型,表现为低热缠绵,口渴多汗,口唇干红,咳嗽痰少,舌光红少苔,脉细数,此乃耗伤肺津,邪热未尽所致,治疗采用养阴清肺药: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花粉10g,桑叶10g,芦根12g,地骨皮10g,水煎服,每日1剂。 二为肺脾气虚型,表现为低热不退,咳嗽无力,喉中痰鸣,神疲气短,面色无华,汗多不温,动则汗出,四
- 咳儿宁对肺炎喘嗽痰热证患儿C-反应蛋白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
【摘要】治疗组。结论:CRP检测有利于观察对患儿治疗的效应和评价治疗作用;以野荞麦为主组方的咳儿宁对肺炎喘嗽痰热证患儿CRP有较好的干预效果;中西结合疗法可显著提高临床综合疗效。【关键词】肺炎喘嗽;痰热证;C-反应蛋白;咳儿宁;中医药疗法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相蛋白,大量例证已表明正常人其CRP的含量与年龄、性别无关,其水平与机体组织炎症及损伤程度平行
- 肺炎喘嗽风邪闭肺型的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是什么?
风邪闭肺多见于疾病的初期,根据受邪之不同,有偏寒偏热之异,其中以风热闭肺较为多见,这是因为小儿系纯阳之体容易感邪化热所导致。 如见恶寒、发热、咳嗽、气急、鼻煽、无汗不渴,痰白且稀,舌苔薄白或白腻,舌不红,指纹青,多在风关,脉浮紧,为风寒外袭,肺失宣肃所致,治疗采用辛温解表,宣肺化痰药:麻黄3g,杏仁6g,苏子8g,甘草4g,陈皮6g,清夏6g,痰多者加白芥子6g,炒莱菔子6g。如见发热有汗、口
- 肺炎喘嗽的临床特点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怎样?
肺炎喘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涕泪俱无,颜面口唇青紫。本病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冬春寒冷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病因多由外感引起,也有继发于感冒、麻疹、百日咳之后,一般发病较急,也有少数来势较凶,变化莫测或起病缓慢,尤其是营养不良,体质虚弱的患儿则病程较长,迁延难愈。 本病的病因,外因为感受风邪,或从皮毛而受,或由口鼻而入。内因责之于小儿形气
- 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适应症是什么,怎样随症加减?
杏石甘汤属辛凉重剂,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四味组成。其中,麻黄有较强的宣肺平喘作用,石膏清热除烦,二者配伍,具有宣肺气、清肺热之功,是治疗肺热咳喘的主要药物,配伍杏仁更加强降逆平喘,止咳化痰作用,甘草除调和诸药外,亦起着解毒清热作用。 中医认为的肺炎喘嗽,相当于西医的小儿肺炎,临床以发热、汗多、咳嗽、气喘、痰鸣,甚则气急鼻煽为主要特征,同时,可伴有口渴喜饮、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
- 为什么肺炎喘嗽会引起心阳虚衰,或邪陷心肝?
系,病情继续发展将由肺而影响到其他脏腑。如肺气闭阻会影响心血的运行。因肺主气而朝百脉,心主血而运营阴;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如因邪盛正虚,痰热郁肺,闭阻气道而致心血不畅,脉道壅滞,则见颜面、口唇、舌质紫绀等气滞血瘀之证。如果正不胜邪又可导致心气不足,心阳不振之变证。心阳不振则血脉不得温运,复又加重血瘀和肺气闭塞,造成互为因果的病理循环,使临床上出现一系列咳嗽痰壅,喘促不安,面色青紫、唇
- 肺炎喘嗽的辨证要点是什么,应采用什么样的治疗原则?
本病初期和感冒相似,但表证时间短暂,很快化热入里,主要特点是发热,咳嗽气喘,鼻翼煽动,涕泪皆无,这是本病的共有特征。病初为感受风邪,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寒重热轻,则咳声不扬,痰白清稀,舌不红,苔白厚,脉浮而紧;热重寒轻,则咳声响亮痰粘或黄,舌边尖红,苔多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痰热壅盛于肺时,要辨清痰重还是热重。痰重者咳嗽剧烈,气促鼻煽,喉中痰鸣,甚至痰声漉漉,胸高气粗等,舌红苔厚腻或黄腻,脉滑
- 外感咳嗽的辨证用药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属一种常见的病症,是由于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引起。 同样是咳嗽,但其病因却有多种,如感冒、哮喘、气管炎、肺结核等都会引起咳嗽,另外,其他脏腑疾病如果影响到肺脏也能引起咳嗽;而用于止咳的药物更是种类繁多,不下几十种。其中西药品种较少,药理单一(多数为中枢性镇咳药,如盐酸美沙芬片、可待因片、咳必清、咳宁片等),用时比较容易把握;中成药
- 养老院内老年性肺炎的病原学调查
复期血清肺炎支原体lgM和lgG抗体、肺炎衣原体lgM和lgG抗体、军团菌lgM抗体滴度≥4倍增高或降低。结果:63例均进行血清学检测,59例进行痰培养,19例进行血培养。单一病原体感染顺位前3位:肺炎克雷伯杆菌4例(6.3%),流感嗜血杆菌4例(6.3%),肺炎支原体3例(4.8%)及肺炎链球菌3例(4.8%);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顺位前3位: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4例(6.3%),肺炎支原体
- 新生儿肺炎病原菌及其药敏分析
29例,阳性率51.79%。革兰阴性杆菌占93.10%;②院内获得性肺炎:痰培养阳性者18例,阳性率66.67%,共分离菌株25株,革兰阴性菌占92%。结论①新生儿肺炎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②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三代耐药率高,但对其加酶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低,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关键词】新生儿肺炎致病菌细菌敏感性Speciesofpa
- 红霉素与山莨菪碱联合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患儿按就诊单、双号日分为两组,避免了年龄和季节的差异。单号为观察组用红霉素20~30mg/(kg·d)+山莨菪碱0.1~0.3mg/(kg·次)混合于同一瓶液体中静滴,qd。其中1mg红霉素配1ml5%葡萄糖液中缓慢静滴。双号为对照组用头孢塞肟钠50~100mg/(kg·d),分两次静滴。分组解痉平喘等对症治疗药物是相同的。但观察组茶碱的用量适当减量。根据新编306种药物注射液变化检索表,山莨菪
- 老年人肺炎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我部近4年来60岁以上75例以肺炎为主要诊断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老年人肺炎常发生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上,症状多样且不典型,诊断主要在于提高警惕与重视患者一般状态变化,胸部X线检查仍为诊断的重要手段,治疗上除应用抗生素外,必须加强全身等综合治疗。结论老年人肺炎治愈率的关键在于迅速正确的早期诊断和充分合理的治疗。关键词老年人肺
- 腺病毒肺炎
大显著,以后易见心力衰竭、惊厥等合并症。上述症状提示腺病毒肺炎不但涉及呼吸道,其他系统也受影响;③肺部体征出现较迟,一般在第3~5病日以后方出现湿性罗音,病变面积逐渐增大,易有叩诊浊音及呼吸音减低,喘憋于发病第二周日渐严重;④白细胞总数较低,绝大多数病儿不超过12×109/L(12000/mm3),中性粒细胞不超过70%,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及四唑氮蓝染色较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数值明显低下,但如并
- 易误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
39℃),咳嗽,阳性体征少,仅27例患者肺部叩诊有干、湿性啰音。白细胞计数呈正常或略偏低。1.2方法所有病例均拍摄X线胸部平片检查,时间为发病的第1天~第2天。2结果2.1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7例,占8.3%,左肺上叶2例,右肺上叶5例。X线表现为病变自肺门向外呈扇形分布,大叶分布或节段性分布,可见大片性致密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此类型最易误诊为细菌性大叶性肺炎。2.2支气管性肺炎支气管肺炎1
- 第七章 肺炎--第一节 总论
第七章 肺炎第一节 总论 肺炎(pneumonia)是肺实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其他如放射性、化学、过敏因素等亦能引起肺炎。肺炎是常见病,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例肺炎发生,12.5万人因肺炎死亡,在各种致死病因中居第5位。老年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者(用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肿瘤、糖尿病、尿毒症、嗜酒、药瘾、艾滋病、或久病体衰者)伴发肺炎时,病死率尤高。 正常的呼
- 乳腺癌术后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氟尿嘧啶)159例;FMC方案(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环磷酰胺)229例;AT方案(表阿霉素+紫杉醇)20例。(4)患者内有324例在放疗中同时运用内分泌治疗。 1.5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患者有肺炎症状(如干咳、发热、气急等)与体征(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放射性肺炎分级标准2级以上),特别是胸部平片和CT检查在照射野内出现肺组织炎性改变的影像学征象者,即可诊断为放射性肺炎,但需除外肺转移。
- 新生儿肺炎的病原体检测
【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方法用直接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细菌培养检测各种细菌。结果200例新生儿肺炎中呼吸道病毒阳性98例,细菌阳性92例,不明原因肺炎35例。结论本次检测的新生儿肺炎病原以病毒多见,细菌性肺炎以3d以上新生儿多见。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病原病毒细菌 Pathogendetectionofneonatalpneumonia Zhu
- 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及红霉素疗效探讨
组男86例,女64例,6个月~3岁58例,3~14岁92例,其中支气管炎36例,肺炎114例。1.2方法对全部病例,在病程7~10天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置普通试管送免疫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MP-IgM)。将哮喘患儿随机分成红霉素治疗组和对照治疗组,红霉素组以红霉素25mg·kg-1·d-1,按1mg兑1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液体中加维生素B610
- 小儿喘息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探讨
【摘要】将小儿喘息性疾病辨证分为邪犯肺卫、痰浊内蕴和肾虚失纳3型,并各列举医案1则,分别采取宣肺化痰、痰瘀同治、益肾纳气之法治疗,能有效达到平抑喘息的目的。【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儿科疾病;中医药疗法小儿喘息性疾病是指一组具有喘息症状的呼吸道综合征。主要包括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哮喘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3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而这三者之间在其病理机制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 浅析《金匮要略》之咳喘用方
论治肺疾专篇外,还在痰饮咳嗽病、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等其他篇中分别从不同方面论述了肺系疾病的理法方药。现对其中用方作一概述,以期为临证有所帮助。1针对寒性咳喘的用方1.1小青龙汤适用于外寒内饮的咳喘证。《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本证系外感风寒引动内饮,致水寒犯肺,肺气不宣。证见干呕咳喘痰涎清稀,甚则咳逆倚息不得卧,此外伴见发热恶寒无汗的表寒证
-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三喘门]喘嗽(附论)
夫五脏者。皆禀于肺。若肺气虚。为风冷所乘。使经络否涩。气不宣通。则肺壅胀。气逆则于肺由痰摇身KT肚。嗽之为病。由气急而痰随上浮。风生喉间。面淫淫如痒。习习如梗。涕唾稠浓。声音重浊。甚者续续不已。坐卧不安。诸方定喘嗽。皆以三拗汤为主。麻黄散冷。杏仁下气。甘草和中故也。九宝汤一方。于中皆增六品。深有理焉。本草云。麻黄久服令人虚。患喘人无时而发。此方中有肉桂实表。不致亡阳。薄荷、桑皮、清利膈道。紫苏、陈
- TDP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00~2005年我科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不同年龄段患儿3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治愈平均疗程,并进行分析。结果经TDP照射治疗组疗程平均为7.3天,观察组疗程为10.5天。结论TDP辅助治疗肺炎可明显缩短支气管肺炎患儿疗程,节省住院费用。本方法简单,易被接受,便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儿童;治疗 小儿肺炎是儿科四大常
- 细菌性肺炎
【概述】细菌性肺炎(bacterialpneumonia)占成人各类病原体肺炎的80%。进入抗生素时代以来,细菌性肺炎的预后一度显著改善,但自60年代以后病死率居高不降。目前细菌性肺炎出现一些新特点,包括病原谱变迁,特别是医院内肺炎G-杆菌比率显著上升,肺炎链球菌虽然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中仍占主导地位,但临床表现多趋于不典型。细菌耐药率增高,所谓“难治性”肺炎屡见不鲜,尤其在儿童、老年人和免疫抑
- 针灸治疗咳嗽
【概说】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证候。其发病原因,有外邪侵袭,肺气不得宣畅而咳嗽;也可由肺脏的病变,或其它脏腑有病,影响肺脏所致咳嗽。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患。【病因病机】(一)外感: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职司呼吸,一旦遭受外邪侵袭,肺卫受邪,肺气壅遏不宣,肺气失其清肃,因而引起咳嗽。由于四时气候变化不同,人体所受外邪各异,因而临床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