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肺死 (最后修订于2009/1/6 15:50:53)[共46字]
摘要:肺死脉学名词。指肺脏的死脉。《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
- 肺死
肺死 脉学名词。指肺脏的死脉。《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作者:
- 肺死脏
肺死脏 肺的真脏脉象。浮取虚,按之如葱管中空,软而无根。表明肺脏真气已绝,预后不佳。《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作者:
- 《研经言》:[卷二]释散
者,谓之散,如树叶之动、榆荚之落,(《玉函》聂聂如落榆荚者,名曰散也。《八十一难》作厌厌聂聂。根据义当作,《广韵》,叶动貌;,树叶动貌。)物轻而泛于水,(《素问》秋脉来急去散,故曰浮,又如物之浮,曰肺死,)车行而望其盖,(《伤寒论》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八十一难》以为肺平脉。)其象莫不如是,故历拟之也。左右如相低昂,与数脉相似。其实数之促急,以径言,散之低昂,以横言;数之促急起线,散之仰昂
- 污染和氧化LDL胆固醇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上有协同作用
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损伤相关的多个基因有协同作用。该研究发表在2007年7月26日的基因组生物学杂志上,研究者指出大规模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颗粒物质暴露水平(PM)和未成年心血管死亡相关,PM每增加10g/m3会使心肺死亡增加6%。尽管该机制并没有完全清楚,以前分析污染颗粒对肺影响的研究显示污染颗粒可以诱导气道炎症反应以及过氧化物和氧化应激反应,氧化损伤是PM诱导肺炎症反应的机制,作者猜测该机制
- 临终关怀与死亡伦理
成一个整合体,或“整体的有机体功能之永久的丧失。另类的的定义,如“万物之灵的死亡,“意识永久的消失等。死亡是个体生命终结和自我意识的丧失,是不可逆的过程。(二)心肺死亡标准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还普遍接受“血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等生命活动终止的概念。“心之官则思,是灵魂和智慧活动的中心。我国出版的《辞海》,死亡的定义也是心跳、
- 《古今医案按》:[卷一]伤风
。魂梦安则精不妄动矣。若以其火盛而用知、柏之属。鲜有不成虚损者。震按伤风是轻病。然有伤风不醒即成痨之说。今人犯此者甚多。大约喜于色欲及常多梦泄之辈。内经谓劳风法在肺下。太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如脓。不出则伤肺死。盖引精者肾脏充固。太阳引少阴以内守而自为外拒。邪从痰出。不致内留伤肺也。不精即冬不藏精之义。肾脏亏乏。太阳馁而无援。邪留难去。伤风所由不醒也。昧者峻用发散。不知
-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卷中]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七条方二首(此三字。辑义偶脱。)肺中风者。(冒而肿胀。辑义。肿。讹作腹。诸本。皆作肿字。)肺中寒。按评热病论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又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咳论久咳下曰。使人多涕唾。先教论曰。古无痰字。云唾出如涕。谓吐粘痰也。据此。则浊涕。即是粘痰。非鼻涕之谓也。肺死脏。先兄曰。此即浮芤之脉。肝死脏
- 《古今医案按》:[卷九女科]螈搐
加桃仁。又四服而漉漉有声。大下水晶块。大小如鸡子黄与蝌蚪者数十枚。而愈。乃去荆芥、槟榔、滑石。加当归、茯苓。调理其血。四十帖而安。震按左脚左手发搐。似肝经血燥生风。气喘不眠。面起黑色。口臭。似瘀血入肺死证。脉象浮弦易辨。沉涩难辨。身临其局。彷徨无措者多矣。非丹溪岂能认为湿而用此等药乎。若下条薛案。稍有墙壁可循耳。一妇人发螈遗尿。自汗面赤。或时面青。饮食如故。肝脉弦紧。立斋曰。此肝经血燥。风热螈也。
- 急性呼吸道感染管理对5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率的影响
lsettings. [KEYWORDS]Pneumonia;Populationsurveillances;Childmortalityrate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而由肺炎引起的儿童死亡居我国农村儿童死因之首[1]。为了降低5岁以下儿童肺炎病死率,提高家长对肺炎的早期识别能力,济南市利用呼吸感染监测技术,建立儿童呼吸感染监测网,对儿童肺炎进行登记并分类诊断,实行儿童肺炎分级治疗、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二蛊证门]药方
。神效木香散治二十四种蛊证。(方见水肿门。)广术溃坚汤治中满腹胀,内有积块,坚硬如石,生卧不安,寝成蛊胀,面色痿黄。(方见积聚门。)(秘方)七圣君子散治一切气血水食蛊证皆治,如患人面色青黑者肝死,两眉凸者肺死,脐中突出脾死,两手无绞心死,下注脚肿肾死。此五证内显一证者不可治。白樟柳枝葛根桑白皮甘遂续随子(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三钱,重者五钱,绿豆汤调下,看大小虚实用之。忌一切生冷油腻荤腥盐酱面食鱼肉
- 《医学纲目》:[卷之二·阴阳脏腑部]诊生死
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五·伤寒]热病说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伤肺则死,见《素问》卷九第三十三《评热病论》篇。自篇首至饮之汤,见《甲乙》卷七第一中篇,唯编次前后小异。自黄帝问曰劳风为病至伤肺则死,见《甲乙》卷十一第七。自偏枯身偏不用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篇。自偏枯身偏不用至浮而取之,见《甲乙》卷十第二下编。自热病热三日而气口静至末,见《甲乙》卷七第一中篇。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
- 《华氏中藏经》:[卷上]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八
血病。此由燥扰嗔怒劳伤得之。气壅结所为也。肺胀。则其人喘咳。而目如脱。其脉浮大者是也。又肺痿。则吐涎沫。而咽干欲饮者。为愈。不饮则未瘥。又咳而遗溺者。上虚不能制下也。其脉沉浊者病在内。浮清者病在外。肺死。则鼻孔开而黑枯。喘而目直视也。又肺绝。则十二日死。其状足满泻痢不觉出也。面白目青。此谓乱经。此虽天命亦不可治。又饮酒当风。中于肺。则咳嗽喘闷。见血者不可治。无血者可治。面黄目白者可治肺病。颊赤者死
- 肺切除术后近期死亡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 目的 分析肺切除近期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各种肺切除术后近期(一个月内)死亡病例。结果 男37例,女9例。年龄38~74岁。年龄≥60岁和<60岁组近期死亡率分别为1.23%和0.45%(P<0.01)。全肺切除组和肺部分切除组的近期死亡率分别为0.51%和0.32%(P<0.01)。死亡原因包括:循环并发症17例,癌肿转移10例,急性呼吸衰竭10例,消化道并发症6例,支气管胸膜
- 《华佗神方》:[卷一]一○二四·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
中央坚,两旁虚者曰太过,病在外。脉来毛微曰不及,病在内。太过则令人气逆,胸满背痛。不及则令人喘呼而咳上气,见血不闻声音。又肺脉厌厌聂聂,如落榆叶者曰平。来如循鸡羽者曰病。如物之浮,如风之吹鸟背上毛者死。其肺脉来至大虚,又如以毛羽中人肤,其色赤,其毛折者死。又微曰平,毛多曰病,毛弦曰春病,弦甚即死。又肺病吐衄血,皮热脉数,颊赤者死。又久咳见血,身热气短,脉当涩而反浮大,色当白而反赤者,为火克金,十
- 毛
毛 ①动物体表上所生的丝状物。《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②人体表的毛。《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③特指阴毛。《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抵阴器。” ④指“毛虫”,长毛的动物,“五类”之一。《素问·五运行大论》:“其虫毛”。 ⑤脉象名。指肺的常脉。《素问·宣明五气篇》:“肺脉毛。”作
- 骨科围手术期致死性肺栓塞的特点
科15例中,有记录体位变化引起栓子脱落者共7例:1例双膝骨性关节炎,待行全膝置换术,术前排便时突发PE。1例甲状腺癌脊柱转移,有慢性PE病史,低分子肝素抗凝,入院后12h,下床时突发呼吸困难,1h后死亡。术中1例右胫骨平台骨折,调整血糖6d于麻醉下抬高患肢驱血、上止血带1min突发PE。术后3例,1例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后9d下地时突发PE,1例全髋置换术后10d翻身时突发PE。1例C7骨
-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死亡原因分析
炎和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死亡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研究者对15例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死亡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3例生存者作比较。结果15例患者死亡年龄(50.1±12.0)岁,其中12例(80%)在起病半年内死亡;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的间质性肺炎死亡率高,随着病程延长,肺部感染成为死亡主要原因.死亡组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出现比例、动脉氧分压降
-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早期肺癌的筛查
【摘要】在我国肺癌位居癌症死亡原因之首,临床对其筛查方法很多,但在早期发现癌肿方面有明显不足,随着CT技术的发展,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筛查工作中得到应用,在发现早期肺癌、降低肺癌患者的病死率方面体现出其独特优势。 【关键词】肺癌;筛查;低剂量螺旋CT扫描据估计2000年在美国有164000例肺癌新增患者[1],其间大约有157000例死于此病。大概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29%,死亡人数多
- 《证治准绳·幼科》:[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卒死
巢氏云∶小儿卒死者,是三虚而遇贼风,故无病仓卒而死也。三虚者,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时之和,三也。有人因此三虚,复为贼风所伤,使阴气偏竭于内,阳气阻隔于外,而气壅闭,阴阳不通,故暴绝而死也。若腑脏未竭,良久乃苏。亦有兼挟鬼神气者,皆须邪退乃生也。凡中客忤及中恶卒死,而邪气不尽,停蓄心腹,久乃发动,多变成疰也。〔茅先生〕卒死候,眼合、哜齿、遍身如绵软、面青黑、口鼻冷。此候因本生下而遍身
- 《幼科证治准绳》:[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卒死
巢氏云∶小儿卒死者,是三虚而遇贼风,故无病仓卒而死也。三虚者,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时之和,三也。有人因此三虚,复为贼风所伤,使阴气偏竭于内,阳气阻隔于外,而气壅闭,阴阳不通,故暴绝而死也。若腑脏未竭,良久乃苏。亦有兼挟鬼神气者,皆须邪退乃生也。凡中客忤及中恶卒死,而邪气不尽,停蓄心腹,久乃发动,多变成疰也。〔茅先生〕卒死候,眼合、哜齿、遍身如绵软、面青黑、口鼻冷。此候因本生下而遍身
- 突出前期干预发展多中心协作推动规范治疗——专家展望肺癌诊治图景
每30秒钟就有1人死于肺癌;每年60万中国人死于肺癌;每年全球增加120万肺癌病例,我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8%,80%的肺癌患者在临床确诊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作为癌症中的第一杀手,肺癌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在肆虐的癌症面前,传统的药物、放疗手段和手术治疗都略显乏力,人们也因此而谈癌色变。不过,医学界始终没有放弃攻克癌症的努力。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
- 肺动脉栓塞猝死的法医学分析与检验
死的案例,并就与法医学检验鉴定相关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及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猝死的法医学鉴定中,除应结合检验鉴定要点全面地进行系统仔细的尸体解剖、病理组织学检验外,还应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等暴力死和其他疾病死,为肺动脉栓塞的定性提供直接证据。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猝死;法医病理学 Aforensicanalysisanddetectionofsuddendeathbypulmonary
- 《脉理求真》:[卷一新着脉法心要]五脏死脉
若使诊心而见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是为心死;诊肺而见如物浮水,如风吹毛,是为肺死;诊肝而见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是为肝死;诊脾而见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是为脾死;诊肾而见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是为肾死;与诊命门而见鱼翔虾游涌泉,是为命死;此五脏必死之脉也。脉象如此。(诸脉形象止是。)《脉理求真》
-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 总论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根据我国1992的死因调查结果,呼吸系统疾病(不包括肺癌)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於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这说明呼吸系统疾
- 女性抽烟更易患肺癌
,当一个人戒烟若干年后,存于肺部中的香烟毒素仍可引起肺部的癌变。许多现在被诊断出的肺癌,往往是过去多年吸烟所产生的后果。例如,仅2003年,美国就有80100名女性被诊断患上了肺癌,并有68000人死于肺癌。 研究人员表示,除了美国之外,女性吸烟人数的增加在其他许多国家都有例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吸烟人数的增长基本与美国同步。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采取积极措施阻止女性吸烟人数的进一步上升,是
- 《金匮要略心典》:[卷中]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肺中寒。吐浊涕。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肺中风者。津结而气壅。津结则不上潮而口燥。气壅则不下行而喘也。身运而重者。肺居上焦。治节一身。肺受风邪。大气则伤。故身欲动而弥觉其重也。冒者。清肃失降。浊气反上。为蒙冒也。肿胀者。输化无权。水聚而气停也。肺中寒。吐浊涕者。五液在肺为涕。寒气闭肺窍而蓄脏热。则浊涕从口出也。肺死脏者。肺将死而真脏之脉见也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三]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毛。冬石。脏真之神也。此篇言真脏之脉。资生于胃。输禀于脾。合于四时。行于五脏。五脏相通。移皆有次。如璇玑玉衡。转而不回者也。如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至其所不胜则死。有为风寒外乘。亦逆传所胜而死者。有为五志内伤。交相乘传而死者。有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真脏之神。为所不胜之气乘之者。皆奇恒之为病也。故曰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是以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言
- 《此事难知》:[卷下]面部形色之图
察色分位坤胃(遗散至肾死)兑肺干大肠(遗散至肝死)额离心坎肾颐精明五色巽胆(遗散至脾死)震肝艮小肠(遗散至肺死)《此事难知》元王好古公元1279-1368年
- 肺心病死亡35例临床分析
过速28例,房颤11例,房早16例,室早19例,室速1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消化道出血5例(14.28%),休克4例(11.42%)。合并糖尿病10例(28.57%),冠心病6例(17.14%)。死于呼吸衰竭16例(45.71%),心力衰竭9例(25.71%),肾功能不全5例(14.28%),休克、窒息各2例,猝死1例。 2讨论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十分严重,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死亡率仍
-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肺脏方]肺脏脉论第一
逆而背痛,愠愠然。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而咳,上气见血,下闻病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巢源》无不字。)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肺藏气,气舍魄。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
- 《集验方》:[卷第六]治缢死、溺死、中、冻死方
治自缢死方。以衣若氍毹浓毡物,覆其口鼻抑之,令两人极力吹其两耳,一炊倾可活也。(《外台》卷治自经死方。捣皂荚、细辛屑,取如胡豆,吹两鼻孔中。单用皂荚亦好。(《医心方》卷十四)治溺死方。屈死人两脚着人肩上,以死人背向生人,背负持走,吐出水便活。(《外台》卷二十八)又方熬沙以覆死人,使上下有沙,但出鼻口,沙中温,温须易之。(《医心方》卷十四)治溺死一宿者尚可活方。倒悬解衣,挑去脐中垢,极吹两耳,即活
- 高龄髋部骨折并发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出院,6例死亡;6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讨论2.1高龄髋部骨折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繁多,有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具有这些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增加了对肺炎的易感性。本组肺炎患者7例合并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4例合并脑梗死,2例合并冠心病,3例合并肾功能不全,1例合并精神分裂症,1例合并帕金森病。高龄、基础疾病多、使用抗生素不当等危险因素的存在,髋
- 脑死亡与器官移植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随着脑死亡、器官移植等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实施,引发了很多新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1脑死亡的伦理问题与立法生命是生物体最本质的属性,死亡是生命的最终归宿。什么是死亡?即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的终结应当从什么时候算起?严格意义上的死亡是否应该在细胞层次?其根本标志是什么?心肺死亡还是脑死亡?死亡过程是否应该划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两个阶段?有关问题已成为医学、伦理学和法学等诸多学科探讨的共同课题。1.1
- 《景岳全书》:[卷之三十七天集·杂证谟死生]经义
《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上二条详四卷脉神章)。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三
- 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致死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
【摘要】 [目的]提高对骨科围手术期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认识,选择正确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2005年7月12例于骨科围手术期确诊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和预后。[结果]本组12例中,9例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其中7例症状明显改善,痊愈出院,2例死亡;3例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
- 《察病指南》:[卷中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七死脉
一、弹石脉在筋肉皮。按举皆劈劈急。曰弹石。是肺绝死脉也。(弹石脉者。萧处浓谓肺绝之脉。此说既未稳。吴仲广又推展之。以为象西方金。令肝元绝。其说尤穿凿。当以为肾绝之脉可也。石乃肾之本脉。合沉濡而滑。今其脏脉现如弹石。劈劈然指。殊无息数。其死无疑矣。)二、解索脉在筋肉上。动数而随散乱。无复次第。曰解索。是五脏绝死脉也。(王叔和云。解索。散乱而无绪。吴仲广云。解索脉者。其形见于两尺。脉来指下。散而不聚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手术指征和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梗死,而肺梗死的栓子95%来自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血栓的脱落。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的成功开展已成为预防肺栓塞发生的有效途径。随着此项手术的广泛开展,其相关并发症也为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1~2]。我院自2000年6月开展此项手术以来,共行25例,相关手术指征及并发症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00年6月~2005年3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2
-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诊候之二]五脏脉诊
,不下不上,如循鸡羽,曰肺病;(按于毛脉,如人以手摩循鸡翅之羽得于心者,以为肺之病脉也。平按∶《甲乙》无“病肺脉来”四字。不下不上《素问》作不上不下,《甲乙》同。)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之吹毛,曰肺死。(脉之动也,如芥叶之浮于水,若轻毛而逐风移,如斯得者,曰死脉者也。夫五色有形,目见为易;五声无形,耳知为难;五脉之动,非耳目所辨,斯最微妙,唯可取动指下以譬喻之,亦得在于神,不可以事推之也。平按∶
- 《医门补要》:[附载采集先哲察生死秘法]死诊
须发焦枯善怒者死。眉与发竖起者死。发直如妆者死。汗出发润气喘者死。汗出如油者死。汗出如珠不流者死。冷汗发黄者死。大肉尽脱者死。大躁欲入水者死。吐血不止者死。咳不止,吐白沫者死。咳嗽挟便血者死。呕逆不止者死。气少不语者死。善忘善悲者死。善惊妄言者死。或静或乱者死。起坐不定者死。神明失守,声哑者死。神昏妄语者死。热病可治。中风发直吐沫喷药者死。鼻衄不止,脉大者死。气喘脉疾者死,寒热往来妄言者死。热病
- 《医宗金鉴》:[卷三杂疗方第二十三]救卒死、客忤死,还魂汤主之方
诸阳气也。昧者不知,以麻黄为入太阳发汗之药,抑知不温覆取汗,则为入太阴通阳之药也,阳气通动,魂可还矣。又方:韭根一把乌梅二七个吴茱萸(炒)半筋右三味,以水一斗煮之;以病人栉,内中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煮取三升,去滓,分饮之。【方解】韭根、吴茱萸、乌梅之治,亦收阳气法也。浮为阳,沉为阴,阳生阴死义也。救自缢死,旦至暮虽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小,难也。恐此当言分气盛故也。然夏时夜短于昼,又热,犹应可
-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坠压类
从高顿仆内伤。肠满。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察病指南》宋施桂堂公元960年—1279年
-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金疮类
金疮出血太多。脉虚细者生。实大者死。(急疾大数者死。一云血出不断。脉大而止者。三七日死。一云伤在阳处者。去血四五斗。脉微缓而迟者生。急疾者死。)金疮失血。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一云实大而浮者死。)《察病指南》宋施桂堂公元960年—1279年
-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霍乱类
霍乱脉微细者生。微迟气少不言者死。(一云脉浮洪者生)《察病指南》宋施桂堂公元960年—1279年
- 《医学纲目》:[卷之二·阴阳脏腑部]诊病传变(诊病将死期入诊生死条)
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膈。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阴阳别论》)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膈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
-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咳嗽类
咳嗽脉浮直者生。沉坚者死。咳嗽羸瘦。脉坚大者死。嗽脱形发热。脉紧急者死。嗽而呕。脉弦欲绝者死。诸嗽脉浮软者生。沉伏者死。《察病指南》宋施桂堂公元960年—1279年
-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血类
吐血嗽而上气。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吐血衄血。脉滑小弱者生。实大者死。(一云沉细者生。浮大者死。一云浮大而牢者死。)衄血汗出。脉小滑者生。大躁者死。唾血脉坚强者死。滑者生。瘀血在内腹胀。脉牢大者生。沉者死。《察病指南》宋施桂堂公元960年—1279年
-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汗类
病多汗。脉虚小者吉。紧者凶。病汗不出。出而不至足者死。厥逆汗出。脉紧弦急者生。虚缓者死。《察病指南》宋施桂堂公元960年—1279年
-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杂病类
咳而尿血。脉微细者生。大者死。寒热螈。脉代绝者死。外实内热吐泻。脉沉细者生。洪大者死。内实腹胀痛干呕。手足烦热。脉洪大实者生。沉细者死。阴阳俱竭。齿上如熟小豆。脉躁者死。身热脉浮涩者死。无故而喑。脉不至。此气暴厥。气复则已。病患饥寒。脉细。气少泄痢。饮食不入。是谓五虚。其人必死。病患浆粥入胃泄注。上则肌大热。前后不通。胃闷脉盛。是谓五实。其人必死。若得身汗后利则生。老人脉微。阳羸阴强者生。脉躁大
- 《察病指南》:[卷下审诸病生死脉法]癫狂类
癫狂恍惚。病脉实牢者吉。沉细者凶。癫疾脉大而滑者。久久自已。脉小紧急者死。狂病妄语。身微热脉洪大者生。四肢逆冷。脉沉细者。一日死。《察病指南》宋施桂堂公元960年—1279年
- 《急救便方》:[救五绝]救压死及坠跌死
凡压死及坠跌死心头温者,急扶坐起,将手提其发,用半夏末吹入鼻内少苏。以生姜汁同菜油调匀灌之,次取散血药服,如无药以小便灌之。一方取向东桃柳枝各七寸,煎汤灌下。《急救便方》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