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肥气(liver amassment[1])为古病名[2]。见《难经·五十四难》。又名肝积(《难经·五十四难》)。五积之一[3]。即肝之积证[1]。是指以左胁下有块如覆杯,或可有头足,如龟鳖状,久不愈,咳嗽,呕逆,痃疟,脉弦细等为常见症[1]。
《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曰肥气。”
4 肥气的症状
《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
《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肥气。在左胁下,如复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瘤疟,连岁不已。”
《严氏济生方》卷四:“肥气之状……诊其脉,弦而细,其色青,其病两胁下痛,牵引小腹,足寒转筋,男子为积疝,女子为瘕聚。”
《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肝积脉弦而细,两胁下痛,邪可起心下,足肿寒,胁痛引少腹,男子积疝,女子瘕淋,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
5 肥气的治疗
肥气治宜大七气汤煎熟待冷却,以铁器烧通红,以药淋之,乘热服,兼吞肥气丸(见《证治准绳·杂病》)[3]。
6 关于积聚
积聚(abdominal mass[4]、amassment and accumulation[1])为病名[5]。是指以腹内结块,或痛或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4]。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变》。
积聚为积病与聚病的合称[5]。腹内结块,固定不移,并伴胀痛或刺痛为特征者称为积[4]。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作时止为特征者称为聚[4]。积和聚有不同的病情和病机:积是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6]。
积为脏病,脏有五,聚为腑病,腑有六,故又有五积六聚之名[5]。
积和聚在病情和病机上虽有不同,但二者病因相同,病机相关,故并而讨论[6]。
《医学入门》等书有以积聚为男子病,癥瘕为女子病者[5]。又有从部位区分者[5]。
在现代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腹盆腔肿瘤、增生型肠结核等,多属“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切[7]。
积聚现常分为聚证(肝气郁结证、食滞痰阻证)、积证(气滞血阻积证、气结血瘀积证、瘀血内结积证、正虚瘀结积证)进行辨治,详见积聚条。
7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1.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89.
-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31.
-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7-191.
- ^ [7]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79-82.
治疗肥气的穴位
- 行间
视,目中泪出,太息,便溺难,七疝寒疝,中风,肝积肥气,发痃疟,妇人小腹肿,面尘脱色,经血过多不止,崩...
- 丰隆
足阳明胃经之络穴。丰即丰富,隆即隆起,足阳明脉谷气充足,气血旺盛,至此溢入大络,故名丰隆。主治痰多...
- 兑冲
神,门即门户,心藏神,此穴为手少阴经的输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
- 锐中
神,门即门户,心藏神,此穴为手少阴经的输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故名神门。主治心痛,心烦,健忘失眠,...
- 泰一
乙”字。《礼记》“鱼馁必自乙。”注:“鱼去乙则不肥。”大肠俗名肥肠。“太乙门”即是“大肠门”。其所...
- 更多治疗肥气的穴位
治疗肥气的方剂
- 肥气丸
发咳逆呕,痎疟,连岁月不已,其脉弦而细。肝积名肥气,色青,两胁下痛,牵引小腹,足寒转筋,男为积疝,...
- 肥气主方
胡1钱,人参7分,川芎5分,生姜1片。功能主治:肥气,形枯神萎,其脉两关沉弦而急,或弦滑而数。用法用...
- 增损肥气丸
入醋同煮一伏时),蛇含石(煅,醋淬)5钱。主治:肝积。用法用量:每服40丸,当归酒送下。制备方法:上...
- 蓬(藟木)根散
),枳壳2分(麸炒微黄,去瓤),槟榔1两。主治:肥气。在左胁下,似覆怀,咽酸吐水,面目萎黄,胸膈不利...
- 魏灵丹
分。主治:噎食,转食、痞疾,中满中窄,贪豚伏梁,肥气癥瘕。用法用量:每服5-7丸,小儿3丸,白滚汤送...
- 更多治疗肥气的方剂
治疗肥气的中成药
- 五积丸
苓、厚朴、黄连、川乌、巴豆。主治:五脏之积。肝积肥气,心积伏梁,脾积痞气,肺积息贲,肾积奔豚。制备方...
- 减肥健身茶
消食和中,有健脾和胃之功;麦冬养阴生津;辅以荷叶气禀清扬开发脾气。诸药相合具有平肝清热,润肠通便,...
- 三花减肥茶
、番泻叶、荷叶。三花减肥茶的功能主治:行气通下减肥,调节机体功能。用于肥胖症。三花减肥茶的用法用量...
- 减肥通圣片
项规定(附录ⅠD)。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化痰减肥。用于湿热痰浊内阻之肥胖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
- 消积肥儿丸
水泛丸,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淡黄棕色的水丸;气微,味微苦。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 更多治疗肥气的中成药
肥气相关药物
- 色甘酸钠气雾剂
于预防支气管哮喘。【用法用量】喷吸前先摇匀液体。气雾吸入,每次3.5~7mg,每日3~4次。【不良...
- 小儿增食丸
二丸;一日2~3次。【禁忌】【注意事项】1.忌食肥甘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2.服药三日后症状加重者应...
- 降脂通便胶囊
胃肠实热、脾气亏虚所致的大便秘结,腹胀纳呆,形体肥胖,气短肢倦等症。【规格】每粒装0.5克【用法用...
- 扑尔伪麻片
【药品名称】通用名:扑尔伪麻片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PseudoephedrineHydrochl...
- 那敏伪麻胶囊
【药品名称】通用名:那敏伪麻胶囊曾用名:商品名:英文名:PseudoephedrineHydroch...
- 更多肥气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肥气
-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积聚门]肥气(附论)
故阴多而阳少。病为气令方酸枣仁丸(出圣济总录)治肝积肥气。久不已变疟。令人热多寒少。小便赤涩。酸枣仁...
-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八]治肝积气诸方
夫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疟。连岁月不已。以仲肺。治肥气在左胁下。似...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五·脾胃部]积块瘕
半月,泻出癞虫二升,如马尾,长寸许,后愈。李灵患肥气病,日服五丸,经一年,泻出肉鳖二枚,愈。黄门卒中...
- 《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积聚
斗熨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若是肝积,加芦荟末同熨。加减四物汤(东垣)治妇人血积。当...
-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三积聚门]药方
肝积肥气肝积名肥气,在左胁大如覆杯,似有头足,色青,两胁下痛牵引小腹,足寒转筋。男为积疝,女为瘕聚。...
- 更多古籍中的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