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痨·阴虚火旺证

目录

1 拼音

fèi láo ·yīn xū huǒ wàng zhèng

2 英文参考

lung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肺痨·阴虚火旺证(lung consumption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1])是指阴精亏损,虚火亢旺,以咳呛气急,咯血,痰少黏白或黄,口干咽燥,午后颧红,潮热,骨蒸,盗汗,形体消瘦,口鼻干燥,舌边尖红,苔薄,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肺痨证候[1]

4 阴虚火旺型肺痨的症状

肺痨·阴虚火旺证患者咳呛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稠黄多量之痰,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口干咽燥,心烦,失眠,性急善怒,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绛而干,苔薄黄或剥,脉细数。[2][3][4]

5 证候分析

肺肾阴伤,水亏火旺[4]

肺病及肾,肺肾阴伤,虚火内灼,炼津成痰,故咳呛气急,痰粘或质稠色黄。虚火灼伤血络,可致咯血反复发作,水亏火旺则潮热骨蒸,营阴外泄故夜卧盗汗,肝肺络脉不和,乃致胸胁掣痛,心肝火炎,故心烦失眠,善努。相火偏旺则梦遗失精。冲任失养故月经不调,阴精耗伤以致形体日瘦。舌绛苔黄或剥,脉细数显系阴虚燥热内盛之象。[4]

6 肺痨·阴虚火旺证的治疗

6.1 治法

肺痨·阴虚火旺证治宜滋阴降火[4][4]

6.2 方药治疗阴虚火旺型肺痨

肺痨·阴虚火旺证可用百合固金丸[备注]百合固金丸(《医方集解》引赵蕺庵方):生地黄、熟地黄、麦冬、贝母、百合、当归、炒芍药、甘草、玄参、桔梗合秦艽鳖甲散[备注]秦艽鳖甲散(《卫生宝鉴》):地骨皮、柴胡、秦艽、知母、当归、鳖甲、青蒿、乌梅加减治疗。方中百合、麦冬、玄参、生地、熟地滋阴润肺生津;鳖甲、知母滋阴清热;秦艽、柴胡(用银柴胡)、地骨皮、青蒿清热除蒸;川贝母、百合补肺止咳。另可加白芨、百部补肺止血杀虫;龟版、阿胶、五味子滋肾养阴。如咳嗽痰粘或色黄量多者酌加桑白皮、马兜铃、鱼腥草等清化痰热,咳血不止可加丹皮、山梔、紫珠草、大黄炭、煅人中白等凉血止血,血出紫黯成块,伴胸痛可加三七、血余炭、花蕊石、广郁金等化瘀和络止血,盗汗甚者可加乌梅、煅龙骨、瘪桃干、煅牡蛎、麻黄根、浮小麦等敛营止汗,失音或声音嘶哑可加诃子、凤凰衣、胡桃肉、白蜜以调肺肾、通音声。[4]

6.3 针灸治疗阴虚火旺型肺痨

[4]

治法:滋阴降火,退热敛汗。

选穴:以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太渊、肺俞、中府、鱼际、孔最、阴郄、太溪。

随证配穴:便干者,加支沟、照海。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可加灸。

方义:中府与肺俞为俞募配穴,更配太渊及主治诸虚百损的要穴膏肓,滋阴润肺。太溪补肾阴,滋水润肺。鱼际为手太阴经荥穴,可清虚热,治骨蒸。孔最为手太阴经郄穴,可清热凉血治咯血。阴郄为益阴敛汗的要穴。

6.4 阴虚火旺型肺痨的饮食疗法

6.4.1 推荐食材

肺痨·阴虚火旺证患者推荐食用百合、麦冬、阿胶、荠菜、藕、甲鱼、冬虫夏草等[4]

6.4.2 推荐食疗方

[4]

1.冬虫夏草粥(《中国药粥谱》):冬虫夏草10g,瘦猪肉薄片50g,小米100g。先将冬虫夏草用布包好,与小米、猪肉片同时放入砂罐内,加水煮至粥熟时,调味即成。每日1剂,分次喝粥吃肉。

2.鳖甲炖鸡(《嘉裙本草》):鳖甲1只,母鸡1只,黄酒、葱、姜、食盐各适量。先将鳖甲放入锅中炖1小时后,再下母鸡,待鸡肉熟烂后即可出锅,可依据个人口味加适量调料。分次食用。

3.清蒸鳗鱼(《太平圣惠方》):鳗鱼1条,大蒜瓣、葱、姜、料酒各适量。将新鲜鳗鱼1条剖开去肠肚,刮去鳞,去腮,洗净滤干水分,用适量盐涂抹全身和内腹,将大蒜瓣、葱、姜放鱼上,加入料酒,置锅中蒸熟即可。每日或隔日1剂。

7 关于肺痨

肺痨(pulmonary tuberculosis[4][5]、lung consumption[5])为病名[6],又称肺劳[6]、痨瘵[7]、传注[7]、传尸[7]、鬼注[7]等,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虚损性疾患[7]。由于劳损在肺,故称肺痨[7]。主要以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其特征[7]。病轻者诸症间作,重者可以先后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7]

病因为感染“瘵虫”,但发病与否与正气强弱有很大关系。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有关。病理特点主在阴虚,进而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久延病重,阴伤及阳者,可见阴阳两虚,在临床先后表现各个不同证候类型。

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根据邪正两者的主次予以相应处理。补虚重点在肺,同时予以补脾和补肾,治疗大法以滋阴为主,火旺的兼以清火,气虚的同时补气。若阴阳两虚则当滋阴补阳。区别四大主症的主次,有重点的随证施治。

一般而言,本病多属慢性病变,但亦有急骤发病,病情严重,表现为“急痨”、“百日痨”特殊情况,或出现类似湿温、类疟等证候者,临证必须予以注意,做到早期辨病,以免贻误治疗。

肺痨与肺结核病相类似[7]。针灸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辅助疗法[7]。注意处理好患者痰液,餐具消毒,以防传染。

详见肺痨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6-82.
  3. ^ [3]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1-52.
  4. ^ [4]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40-43.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81.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4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