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底

目录

1 拼音

fèi dǐ

2 英文参考

Zhìyáng GV9[中国针灸学词典]

Língtái GV10[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肺底为经穴别名:1.至阳;2.灵台。[1]

4 至阳·肺底

肺底为经穴别名,即至阳[1]。见《医学原始》。

穴位至阳
汉语拼音Zhiyang
罗马拼音Chiyang
美国英译名Bright Sunshine
各国代号中国GV9
日本9
法国莫兰特氏VG8
富耶氏
德国LG8
英国Gv9
美国Go9

至阳为经穴名(Zhìyáng GV9,DU9)[2][3]。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4][4]。别名肺底[4]。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4]。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至阳穴也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常用针麻用穴[4]

4.1 至阳穴的别名

肺底(《医学原始》)。

4.2 出处

《针灸甲乙经》:至阳,在第七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4.3 穴名解

至即到达,阳为阴之对,此穴在第七胸椎下,与横膈平,经脉至此已从膈下的阳中之阴到达膈上的阳中之阳,故名至阳[4]

至,达也,又极也。阳,指心阳,背亦为阳,为阳气至盛与全身仰赖之处。穴当心后与背脊之中,自应阳光普照,万物生成,全身仰赖,而所主之病亦至多也。四时节令,夏至为夏之至极,冬至为冬之至极。人身以背为阳,而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穴属督脉,位于背部,当七椎之下,《针灸甲乙经》有:“在第七椎节下间。”督为阳经,背亦属阳,七为阳数,因名至阳。[5]

4.4 所属部位

胸椎[6]

4.5 至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至阳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下凹陷中[7]

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7]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伏卧位取穴[7]

至阳穴在督脉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至阳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4.6 至阳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7]。俯伏或伏卧位取穴[7]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当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8]

4.7 至阳穴穴位解剖

至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9]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9]

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9]

4.8 至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至阳穴具有利胆退黄、宽胸利膈的功效。

至阳穴有理气宽胸、疏肝和胃作用[9]

至阳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正当横膈部位,上可宽胸理气治疗肺病,下可疏肝利胆治疗肝胆疾患,为退黄之要穴。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黄疸性肝炎。督脉并行脊中,故本穴可治疗脊强、腰背痛。[10]

至阳穴有宽胸利膈、消热化湿之功,主治黄疸,咳喘,脊强、胸背痛[10]

督脉之气上行至此,乃由阳中之阴达于阳中之阳,即背部阴阳交关处也。凡属寒热交争症,多先取此穴,以扶正气之阳,而却病邪之阴,俾收汗出而解之效。譬如阴阳交争之际,势均力敌,各不相下,而阳方突得生气增热之助,犹生力军突来增援,则阳之为胜,必可知也,故疟疾多取此。因本穴旁平膈俞,则知其内应膈肌也。[10]

4.9 至阳穴主治病证

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胸胁胀痛,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背痛,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肝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带状疱疹,胃肠炎等。

至阳穴主要用于胸肺、肝胃疾患等:如胸胁胀词、咳嗽气喘、腹背相引痛、腰背强痛、四肢重痛、疟疾[10]

至阳穴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疟疾等[10]

至阳穴主治黄疸,胸胁胀痛;咳嗽,气喘;胃痛,胃寒不能食,腹痛,肠中鸣;脊强,腰背疼痛;少气懒言,身体羸瘦[10]

至阳穴主治胸胁胀满、黄疸、咳嗽、气喘、背痛、脊强[10]

现代又常用至阳穴治疗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肝炎、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下垂及带状疱疹等[10]

主治胸胁胀痛,脊强,腰背疼痛,黄疸,胆囊炎,胆道蛔虫症,胃肠炎,肋间神经痛。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向上斜刺0.5~1寸[10][10]

斜刺0.5~1寸[10][10],局部酸胀[10],可向下背或前胸放散[10]

注意:至阳穴不宜针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10]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1]

4.10.2 灸法

可灸[11][11][11]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1]

4.11 至阳穴的配伍

至阳穴配列缺治咳嗽胸痛[11]

至阳穴配肝俞、脾俞、阳陵泉、足三里治传染性肝炎[11]

至阳透胆俞可治胆道蛔虫症[11]

至阳配配阳陵泉、日月,有疏肝利胆,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黄疸,呕吐。

至阳配心俞、内关,有宽胸利气,温阳通络的作用,主治心律不齐,胸闷。

至阳配内关、足三里、中脘,治胃病[11]

至阳配天突、太渊,治咳喘[11]

至阳配中渚、委中,治腰背痛[11]

至阳配阳陵泉、日月,治胁肋痛[11]

至阳透胆俞,治胆道蛔虫病[11]

4.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七椎下间主肾热。

《针灸甲乙经》:寒热懈懒,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至阳主之。

《针灸大成》:主腰脊痛,胃中寒气,不能食,胸胁支满,身羸瘦,背中气上下行,腹中鸣,寒热解㑊,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

4.13 研究进展

4.13.1 对心脏的作用

大多数研究认为指压至阳能够缓解心绞痛,而且预防性按压3~6 min可防止心绞痛发作。另有研究认为指压至阳对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及排除非冠心病胸痛者具有一定的意义。[11]

4.13.2 镇痛作用

针刺至阳能够缓解胆道蛔虫所致的腹痛[11]

4.13.3 对食管影响

针刺神道、至阳等穴,可使食管蠕动减弱,并且明显提高其黏膜皱襞的显影效果[11]

针刺至阳穴组,可使食管平滑肌有所弛缓,黏膜皱襞可因此在吞钡检查时显影更加清楚,故可应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检查[11]

4.13.4 用于胃大部切除术针麻

至阳穴也是胃大部切除术的常用针麻用穴[11]

4.13.5 改善肝功能

据报道,用药物注射至阳可改善肝功能,降低黄疸指数。

5 灵台·肺底

肺底为经穴别名,即灵台[11]。见《循经考穴编》、《医学原始》。

穴位灵台
汉语拼音Lingtai
罗马拼音Lingtai
美国英译名Spiritual Terrace
各国代号中国GV10
日本10
法国莫兰特氏VG9
富耶氏
德国LG9
英国Gv10
美国Go10

灵台为经穴名( Língtái GV10,DU10)[12]。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别名肺底[13]。属督脉[13]。灵即神灵,台即亭台,此穴在神道和心俞两穴下,故喻为心的神灵之亭台,故名灵台[13]。灵台穴主要用于胸肺、脊背和外科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身热,脊背强痛,痈疽,疔疮,胸胁胀满,胃痛,疟疾,咳嗽,气喘,疗疮,气喘不得卧,背痛,项强,疔疮,现代又用灵台穴治疗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结核,胆道蛔虫症,蜂窝织炎等。

5.1 灵台穴的别名

肺底(《医学原始》)

5.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六椎下间主脾热。《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灵台在第六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5.3 穴名解

灵即神灵,台即亭台,此穴在神道和心俞两穴下,故喻为心的神灵之亭台,故名灵台[13]

灵指心。成玄英疏:“灵府者,精神之宅也,所谓心也。”本穴在第6椎下间,内应于心,喻该穴为心灵至尊之地,即中医说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本穴内应神志。《庄子·桑庚楚篇》注文:“灵台者,心也。”凡属有关神志之病,可以取此。俾以加强感通之力,而调性灵之能,故喻本穴为灵台。[13]

5.4 所属部位

胸椎[13]

5.5 灵台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灵台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下凹陷中[13]

灵台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俯或伏卧取穴[13]

灵台穴位于背部,第六七胸椎棘突之间[13]

灵台穴在督脉的位置

灵台穴在胸椎的位置

灵台穴在胸椎的位置

灵台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灵台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5.6 灵台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灵台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俯或伏卧取穴[13]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先取约与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于其上方凹陷中取穴[14]

5.7 灵台穴穴位解剖

灵台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六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4]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14]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14]

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六肋间动脉后支[14]

5.8 灵台穴的功效与作用

灵台穴具有清热化湿、止咳定喘的功效。

灵台穴有止咳平喘、清热解毒作用[14]

灵台穴有清热化痰之功,主治咳嗽,气喘,疔疮,背痛项强,以及心神疾患[14]

《针灸大成》云:“禁针,可以多灸。”治气喘不得卧者,火到便愈,盖以兴奋其阳也。但虚人或多寒湿及精神不振者,宜之。[14]

5.9 灵台穴主治病证

灵台穴主要用于胸肺、脊背和外科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身热,脊背强痛,痈疽,疔疮,胸胁胀满,胃痛,疟疾,咳嗽,气喘,疗疮,气喘不得卧,背痛,项强,疔疮,现代又用灵台穴治疗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结核,胆道蛔虫症,蜂窝织炎等。

灵台穴主要用于胸肺、脊背和外科疾患等:如咳嗽气喘、身热、脊背强痛、痈疽疔疮及胸胁胀满、胃痛、疟疾等[14]

灵台穴主治咳嗽、气喘、疗疮、脊背强痛[14]

灵台穴主治咳嗽,气喘不得卧;背痛,项强;疔疮,痈疽,疟疾,身热[14]

现代多用灵台穴治疗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结核、胆道蛔虫症等[14]

灵台穴主治咳嗽,气喘,项强,背痛,痈疽,疔疮;以及胆道蛔虫症,疟疾等[14]

气喘,咳嗽,背痛,项强,疔疮,肺炎,支气管炎,蜂窝织炎,疟疾 。

5.10 刺灸法

《针灸大成》:“禁针,可以多灸。”

5.10.1 刺法

一般针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14]

向上斜刺0.5~1寸[14][14]

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下背或前胸放散[14]

注意:灵台不宜深刺,以防损伤脊髓[14]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4]

5.10.2 灸法

可灸[14][14][14]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4]

5.11 灵台穴的配伍

灵台配合谷、委中,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主治疔疮,风疹。

灵台穴配委中点刺放血治疗疮、丹毒[14]

灵台穴配陶道、内关治间日疟[14]

灵台配合谷、委中(放血),本穴针刺拔罐,治疗疮[14]

灵台穴单刺或配阳陵泉治胆道蛔虫症[14]

灵台配阳陵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治胸胁疼痛、胆道蛔虫病[14]

灵台配陶道、内关,治间日疟[14]

5.12 文献摘要

《针灸聚英》:先儒谓心曰灵台,经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岂主病同手少阴神门,而针刺浅深,艾壮多寡,同至阳、神道欤?

《针灸大成》:今俗灸之,以治气喘不能卧,火到便愈。

《类经图翼》:今俗以灸气喘不能卧及风冷久嗽,火到便愈。

《普济》:西方子云,主热病脾温疟汗不出。

5.13 灵台穴研究进展

5.13.1 镇痛作用

有研究表明,灵台针刺拔罐,可以缓解胃疼症状,认为灵台为十二指肠疾患反应点,针刺之可调节督脉与胃经。按压灵台能够缓解胆道蛔虫所致的腹痛。[14]

6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48.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5.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5.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5.
  5.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
  7.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3-354.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5.
  10. ^ [1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3-354.
  11. ^ [11]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1-352.
  12. ^ [1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7.
  13. ^ [1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4.
  14. ^ [14]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