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

目录

1 拼音

fèi bù bìng biàn jīng pí chuān cì huó jiǎn

2 名称

肺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

3 概述

肺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国内报道为90%,国外报道为70%~86%,表明此项技术实用而有效,可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开胸探查术,而达到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目的。

4 适应证

肺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适用于:

1.纤维支气管镜及痰细胞学检查无法确定性质的肺部病变。

2.性质待定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

3.肺部转移瘤确定组织学类型。

4.不适合开胸术或病人拒绝手术的肺内恶性病变,需明确病变组织学类型以便制定化疗或放疗方案。

5.肺内实变,需做微生物学检查。

6.胸壁或胸膜肿瘤的病理性质诊断。

5 禁忌证

1.重症肺气肿,肺心病病人。

2.在穿刺针道经过的部位有肺大泡,肺囊肿或叶间裂的病人。

3.肺包虫病。

4.肺内血管性病变,如动静脉瘘或动脉瘤。

5.有出血素质的病人。

6.合并肺内或胸腔内化脓性病变的病人。

7.不能合作或控制不住咳嗽的病人。

6 准备

穿刺前应全面了解病人有无局麻药物过敏史及凝血机制障碍。要全面分析病人近期的影像学资料,以决定穿刺针的选择、进针的径路和导向的方式,并作好必要的器械准备。手术前,应给病人作必要的解释,消除其紧张心理,取得病人合作。

介入技术设备:主要包括穿刺针和导向设备两大类。

1.穿刺针  大致可分为三类:

(1)抽吸针,针的口径较细,对组织损伤小,只能获得细胞学标本,如千叶针(Chiba)。

(2)切割针,口径较粗,针尖具有不同形状。活检时可得到组织芯或组织碎块,可进行病理诊断。如Rotex针、Turner针等。

(3)环钻针,针尖有尖锐的切割齿,所获得的组织细胞多,但对组织损伤大,如Franseen针等。

2.导向设备  常用的导向设备有X线增强器-电视系统、B超、CT等。其中以X线增强器-电视系统的使用最为方便、普遍。B超因受肋骨和含气肺组织的干扰,导向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但B超对囊性或实质性肿瘤定向准确,不受胸水干扰,可以区别肺不张和肿块,且无电离辐射。由于这些优点,B超成为目前定向常用技术之一。CT可以清楚显示病变内部结构,确定活检部位,且可清楚显示肺大泡和叶问裂,避免穿刺时伤及。但CT操作较复杂,不如前两者方便,且费用较高。由于这些原因,使用上受到一定限制。

7 方法

7.1 1.活检方式

活检方式的选择根据病情和病变部位来决定。

(1)基底部较宽且靠近胸壁的肿物,可采用切割针或环钻针。

(2)对远离胸壁或内有液化坏死的结节病灶,则以采用抽吸针为好。

(3)切割针和环钻针对组织损伤大,但所获取的组织细胞多,有利于诊断。

(40抽吸针对组织损伤小,但所获取的细胞少,诊断效果稍差。

因此,在穿刺针的选择上应权衡利弊,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决定。

7.2 2.操作

(1)先在导向设备下作好穿刺定位,选好穿刺点和决定穿刺径路。

(2)按外科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铺巾、局部麻醉。

(3)穿刺进针时,应嘱病人在平静呼吸时屏气,在电视监视下,穿刺针经肋间肌到达胸膜。然后令病人在平静呼吸时屏气,迅速穿刺胸膜入肺内达病灶部位。如导向设备显示针已达病变部位,同时病人呼吸时,活检针随病灶上下移动,则证明已刺入病变内,穿刺成功。

(4)根据所选用穿刺针情况,抽吸或切割病理组织。

(5)采取病理组织后,可结束手术操作。拔针时也应嘱病人屏气,动作要迅速。将取得的病理标本及时固定送检。

8 并发症

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穿刺针不可距肋骨缘太近,以避免损伤位于肋骨下方的肋间血管及神经。②穿刺胸膜时,动作应迅速,病人应屏气。③穿刺针的径路必须避开叶间裂、肺大泡和肺囊肿。

常见并发症如下:

1.气胸  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2%~10.6%。少量气胸无需处理,严重者需插管排气。穿刺后,用病人自身血堵塞针道可防止气胸发生。

2.咯血  比较少见。如发生应让病人安静休息,避免咳嗽。少量咯血无需治疗即可自愈。咯血量大时,可用止血药物。

3.空气栓塞  极少见,如发生则后果严重。操作时应注意防止穿刺入肺静脉。每次抽吸后应立即用针芯堵住套管针,以免空气进入。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