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乳

目录

1 拼音

fā rǔ

2 英文参考

phlegmatic mastit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hlegmonous mastit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lactagogue method[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uppurative mastit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ammary celluliti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发乳为病名[1]。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三。即乳发[1]

乳发(suppurative mastitis[2])为病名[3]。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乳发即发乳[3]。俗称脱壳乳痈[3]。是指以乳房红肿痛热,溃后大片皮肉腐烂坏死,甚至热毒内攻为主要表现的发[4]。本病为乳痈之严重者[4]。好发于哺乳期妇女。为急性化脓性疾病。

《外科启玄·乳痈》:“乳肿最大者名曰乳发。”

《医宗金鉴》:“此证发于乳房,锨赤肿痛,其势更大如痈,皮肉尽腐,由胃腑湿火凝结而成。”

发乳相当于西医的乳房蜂窝组织炎和乳房坏死性蜂窝组织炎。

4 发乳的病因病机

发乳是由产后劳伤精血,百脉空虚,腠理不固,湿热火毒之邪乘虚外侵乳房皮肉;或情志内伤,气郁化火,或平素过食膏粱厚味,产后饮食不节,脾胃湿热内生,肝胃二经湿热结滞乳房肌肤之间,热胜肉腐而成。

乳痈火毒炽盛者也可并发发乳。

5 发乳的症状

溃则皮肉尽腐,迅速扩大,如治疗不当,易伤囊隔,终成漏证,久不收口[4]

6 发乳的诊断

发乳多发于哺乳期妇女。发病迅速,病程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6.1 初起

乳房部皮肤掀红漫肿,疼痛剧烈,毛孔深陷,肿势迅即扩大,患侧腋窝淋巴结肿痛。伴有形寒壮热,骨节酸楚,不思饮食,大便干结等全身症状。

6.2 成脓

2~3日后患处皮肤湿烂,继而发黑溃腐,或中软不溃,疼痛更剧,伴壮热口渴,便秘。

6.3 溃后

一般治疗适当,身热渐退,腐肉渐脱,肿痛消退,新肉生长,约月余可愈。若湿热毒邪传囊,乳络损伤,则转为乳漏,迟迟难以收口。若正虚邪盛,毒邪内攻,可有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症。

6.4 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总数可高达30×109,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

7 需要与发乳鉴别的疾病

乳痈好发于尚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发病相对较缓,病程阶段清楚。初起乳房局部肿胀疼痛,或有结块,但皮色不红不热,或微红微热,无皮肤湿烂发黑溃腐,病变部位较深,常形成脓肿。可并发发乳。

8 发乳的治疗

发乳早期治宜舒肝理气、清胃热、通乳散结,方用瓜蒌牛蒡汤或橘叶散和乳汤内服;如意金黄散或蒲公英捣烂外敷;或隔蒜灸之;或葱一握洗净,连须捣烂作饼,置患处,以茶杯盛热灰,覆葱上热熨之;或南星末调敷;或玉簪花根加盐少许,共捣如泥外敷;鹿角尖磨汁敷之;若脓成宜服托里透脓汤,并于脓肿处切开排脓,余按一般溃疡处理[5]

8.1 辨证治疗

8.1.1 热毒蕴结

8.1.1.1 症状

发病迅速,乳房皮肤掀红、漫肿、疼痛难忍,毛孔深陷;伴形寒发热,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

8.1.1.2 辨证分析

热毒外侵,肝胃二经湿热与外邪相互搏结,蕴结于乳房肌肤,致局部经络阻滞,故乳房皮肤掀红漫肿,疼痛难忍;正盛邪实,正邪相搏,故形寒发热;热毒蕴结,内伤津液,故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均为湿热之象。

8.1.1.3 治法

清热解毒。

8.1.1.4 方药治疗

黄连解毒汤加减。高热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热解毒;便秘者,加生大黄、芒硝以泻下通腑。

8.1.2 火毒炽盛

乳发·火毒炽盛证(mammary cellulites with blazing fire-toxin pattern)是指火毒炽盛,以发病2~3天后皮肤湿烂,继则发黑溃腐,疼痛加甚,壮热口渴,舌质红,舌苔黄燥,脉数为常见症的乳发证候[5]

8.1.2.1 症状

乳房皮肤湿烂,继而发黑溃腐,疼痛加剧;壮热不退,口渴,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数。

8.1.2.2 辨证分析

火毒炽盛,故壮热不退,口渴;热盛则肉腐,故乳房皮肤发黑溃腐;火毒炽盛,局部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疼痛剧烈;舌红、苔黄燥、脉数为热盛之象。

8.1.2.3 治法

泻火解毒。

8.1.2.4 方药治疗

龙胆泻肝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若火毒内攻,症见高热神昏者,加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清心开窍。

8.1.3 正虚邪恋

乳发·正虚邪恋证(mammary cellulites with pattern of healthy qi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是指正虚邪恋,以热退肿痛渐消,腐肉新生,肉色不鲜,愈合缓慢,身疲乏力,面色少华,舌质淡,舌苔薄,脉濡细为常见症的乳发证候[5]

8.1.3.1 症状

身热渐退,腐肉渐脱,肿痛消退,新肉不鲜,生长缓慢;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濡细。

8.1.3.2 辨证分析

热毒炽盛日久,损伤气血,气血虚弱,营养不良,故新肉不鲜,生长缓慢;气血受损,故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脉濡细均为虚象。

8.1.3.3 治法

调理气血,兼清余邪。

8.1.3.4 方药治疗

四妙汤加味。

8.2 外治法

未溃烂时,用玉露膏外敷,或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敷;皮肉腐烂者,用黄柏溶液湿敷,或七三丹玉露膏盖贴;腐肉脱尽,用生肌散、红油膏盖贴。若局部腐黑不溃,按之中软有波动感者,可作放射状切口切开排脓,术后用七三丹药捻引流,玉露膏盖贴。若成乳漏者,按乳漏外治法治疗。

9 预防与保健

1.哺乳期注意乳房卫生,经常用温开水清洗乳头,保持乳头清洁。

2.如有乳房外伤、乳头破碎、乳房及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10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2.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2.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7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