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

目录

1 拼音

fàn zuì xīn lǐ

2 英文参考

guilty mind

犯罪心理指支配和影响主体预备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在故意犯罪中,犯罪心理的核心因素是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它是支配主体预备和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动力。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形成,除了与客观环境因素有关外,也与主体的其他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错误的认识,消极的情绪状态,不良的情感、意志品质,不合理的需要和动机结构,有害的兴趣、意志品质,不合理的需要和动机结构,有害的兴趣,错误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和反社会的态度、不成熟的自我意识等有关。在过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犯罪心理是指主体的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心理。犯罪心理是主体的头脑对社会生活尤其是社会规范的消极能动的反映。

3 犯罪心理机制

犯罪心理机制指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包括犯罪心理形成的机制(内化机制)与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外化机制)两个方面。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是犯罪心理的内化过程。由犯罪心理发动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过程。但是,这种内外化机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衔接、渗透,相互作用的。内化过程中包含有若干消极行为和活动,这实际上是不良个性倾向的外化。外化过程中的犯罪行为对犯罪心理的反馈,又是再一次内化。

4 犯罪心理的亚文化因素

违背统治阶级所确定的共同文化标准和本民族主流文化特点的文化称之为亚文化,又叫副文化。它是导致犯罪的诱因,与犯罪心理形成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亚文化因素可分为四种形态:语言形态;行为规范形态;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亚文化因素充斥于各类社会的底层,成为反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及反社会心理的主要构成因素。如我国社会中流传的"哥们义气"、"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及各种淫乱思想等,都是犯罪心理的亚文化因素。

5 犯罪心理结构

犯罪心理结构指个体在犯罪行为实施前早已潜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推动作用的各种消极心理因素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结合。其实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的部分畸形发展所致的社会心理缺陷。一种典型的犯罪心理结构,只存在于那些劣性难驯、屡教不改的惯犯、累犯身上,而其中的部分因素则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其他刑事犯及罪孽不深的一般违法者身上。

从纵向来看,犯罪心理结构包括:

(1)无意识层次,它受制于意识因素,具有冲动性,常体现人的自然属性。如犯罪恶习、无意识犯罪动机、无意识体验等。

(2)意识层次,具有能动支配作用,体现人的社会属性。

从横向来看,它包括:

(1)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反社会意识、畸变的需要、犯罪动机等。

(2)犯罪心理的调节结构、歪曲的自我意识、亚文化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等。

(3)犯罪心理的特征结构、特定的气质类型、消极的性格特征、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智能等。

(4)犯罪人的心理状态,如冒险心理、侥幸心理、好奇心理、嫉妒心理等。犯罪心理结构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危害甚大。

6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经历着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

(1)潜在形态。当个体只具有某些不良心理因素,尚未形成特定的犯罪心理结构时,各因素之间处于混沌状态,缺乏明晰的指向性与稳定性。个体犯意的产生,标志着犯罪心理结构开始形成,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由混沌向有序转化,但并未完全摆脱无序状态。此时处于实施犯罪行为前的准备状态。

(2)恶变与整合形态。当外界条件达到一定的阈值时,个体心理发生突变,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之间,由潜在形态后期的半混沌半有序状态恶变为胶着、稳定的有序状态,形成一种合力结构。产生具有特定指向的犯罪动机和决意,并着手实施犯罪行为。

(3)衰落形态。当犯罪行为经过实施(包括已遂和未遂),其犯罪欲求得到满足而暂时不那么强烈时,或因犯罪行为受遏止而恐惧感增强时,与犯罪相适应的心理状态消失,行为人的常态心理因素从抑制状态中恢复,内心矛盾冲突产生,原来胶着、有序的犯罪心理结构开始衰落,变得混沌无序、松弛涣散。与潜在形态不同的是,由于有了犯罪体验,强化了犯罪心理,其主观恶性程度更为严重。

7 犯罪心理内化机制

犯罪心理内化机制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机制。就多数案例而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以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作为中介,通过不良行为的反馈,逐渐导致犯罪意向的萌发。其间经历以下环节:(1)不良交往和模仿;(2)造成个性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外界消极因素反映活动的选择性和不良需求的滋长;(3)通过不良行为的尝试获得体验;(4)不良习惯和定势的养成;(5)产生了违法犯罪的意向,等待着犯罪条件与机遇的出现。犯罪意向的萌发,标志着犯罪心理的形成。

犯罪心理外化机制是行为将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行为的机制。这种外化并不是简单的反射,而是需要经历若干环节的复杂过程。

包括:适宜于犯罪的条件,诱发犯意的情境与气氛,欲求指向对象的引诱,着手犯罪的机遇等对行为人的影响。

(1)刺激和情境对主体的诱发。

(2)自我调控机制的作用。它在刺激、情境与犯罪行为之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要是指自我监督机制(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对行为的调控),认知判断机制(权衡利害得失),欲求及情绪强度机制和意志努力机制。

(3)动机斗争的选择,犯罪目的的确定。

(4)犯罪决意。即行为人已就实施犯罪活动作出最后决定。

(5)犯罪预备。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6)犯罪着手。

8 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

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包括:

(1)自然环境因素。如某些地域、季节、时间、自然灾害等因素,有可能为一定的犯罪行为提供方便条件,在一定程序上起到强化主体侥幸心理的作用。

(2)社会环境因素。如宏观社会环境因素,微观社会环境因素和特定的情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在个体犯罪心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宏观社会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中的缺陷、社会风气的不良等。微观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家庭、学校、居住环境、工作场所、职业条件中的消极因素和有利于实施犯罪行为的因素。特定的情境因素是指被害人、现场的条件和气氛、犯罪机遇等因素。客观环境因素与主体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9 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

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身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活动因素。

(1)生理因素。是指个体某些解剖生理特点,如性别、年龄、内分泌、神经类型以及其他一些影响正常生理、心理活动的疾患等。生理因素不会直接萌生犯罪心理,它只是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相关因素。

(2)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不良心理品质。如不良的个性倾向性,不良的性格品质以及不成熟的自我意识等。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容易导致个体对客观现实做出消极的反映。

(3)行为活动因素。是指个体某些不良的行为活动,如不健康的活动内容,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模仿不良的行为模式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反作用于心理,使不良的心理得到强化,在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中,心理因素、行为活动因素起主导作用。

上述主体因素与主体外客观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10 犯罪心理预测

犯罪心理预测指通过使用预测量表或进行调查访问,收集资料和数据,通过科学分析和技术处理,对特定范围内犯罪者心理形成以及某些个体犯罪和重新犯罪的可能性,进行科学的估计和推断。预测的依据,主要是预测对象的个人素质、生活史、现实心理和行为表现。预测中应将社会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与心理因素结合起来,并使用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具体又可分为短期预测(2、3年)和长期预测(5至10年),初犯预测和再犯预测等。

11 犯罪心理预防

犯罪心理预防是针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所采取的削弱和排除犯罪动因,防止犯罪心理结构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则、措施和方法的总称。搞好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是犯罪心理预防的根本方针。基本原则是:坚持犯罪心理矫治和犯罪心理预防结合,群众预防与专业机关工作结合,综合性预防与个体的免疫性和矫治性预防结合。可分为宏观预防与微观预防,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免疫性预防与矫治性预防,控制防范、减少犯罪机遇等具体措施和方法。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